一晃入职IBM已经有快两 个月的时间了,我的签约是到七月三十一日,但是由于项目的原因,我想或许还是要续约的,上班的时候想想在五月初就可以拿到自己在人生中第一桶金了——两个 月的工作(因为IBM的实习生第一个月的薪水是要pending到第二个月一起下发的),心里还是很自豪的,虽然不多,不过毕竟不像过去拿奖学金或者竞赛 奖金,这次是纯正的“打工所得”,想了想该给父母买点什么,才发觉自己竟然连父母平时一直想买而没有买的东西都不知道。上班的时候已经习惯了看报纸上各种 打折信息和楼盘或者买车介绍,以前一直在学校呆着的时候是无论如何是不会去做的,或许这个不经意的改变成了工作以后自己最大的变化。
一 整天的时间都消耗在调整我们的系统和IE的简体中文关系上了,除了IE的语言设置为简体中文时无法正常访问某一个页面以外其余语言或浏览器都没有问题,于 是我们的TEAM在中午吃饭闲聊的时候一致把这个问题归咎于我的校友唐骏(这哥们当年成就了Windows简体中文的汉化工作)。个人觉得Firefox 强大的Addon扩展,有点像Eclipse的模式,以后一定会超越IE的。发觉自己慢慢成为一个反对微软的激进分子,可能是因为自己电脑里的微软产品 (基本都是盗版)越来越少的缘故(Windows已经离我远去近半年了)。下午的时候通过一个优快云加了一个北京某公司做Tivoli开发的北林计算机 专业的毕业生,聊了几句他发觉我实习竟然涉及开发,很是吃惊,实习生出去实习,尤其是本科的,基本会是在测试部门,这一点我也觉得挺幸运的,我们只在开发 和部署完毕后进行一些测试,而大量测试都是由我们指导下由Shanghai和Taipei的CDL进行。
以 往周三的下午小 组例会改到了今天,我猜想是因为Lihao那对SharedID的开发有了整体的思路。在会上又一次体会到作为一个Leader如何把事情做缜密规划和问 题的提前预见,很佩服Alana对问题的预见性。不过我还是觉得会上讨论的某些细节是应该放到后期来进行完善的,在一个项目初期阶段提出问题和可能 出现的BUG是好的,不过牵扯到过多的未知技术细节对于整个会议的效率还是会有一些影响的。
晚上还是像每 周二一样,大家七 八个人一起去汉王科技的篮球场打球,在去球场上的路上认知了一个从华工保送到北大软院的大四学生,听他说了北大软院的培养模式,觉得比北邮的还水很多,可 能是他老师的个案吧。他还说了他们TEAM的Leader,他们都因为他的种种过于严格的管理而不喜欢他。据描述那个Leader简直是太不人性化的一个 人。对比之下觉得Alana真是个聪明人,其实在工作中学会变通,学会弹性,才是成功带Team的关键。今天的球打了快一个小时的时候又被人家的保 安轰出来,说我们没有定场地。。。下次有人提议说到附近的一个小区去打。在北京,若是没有挨着哪个学校,那么运动和讲座什么的基本是件麻烦透顶的事情,以 后上班时不管离单位多远一定要租一个离学校近的地方。
打完球时看到一个人骑着摩托车从身边驶过,车上有一个音量巨大的音响,里面放着黑豹的《无地自容》。于是想起初中放学时,大家一起在回家的路上唱《回到拉萨》和《无地自容》的情景,恍如隔世,但仿似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