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子方法

本文通过JUnit中的TestCase类解析了模板方法模式的应用。该模式通过定义一个算法骨架,并将某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实现,使得子类可以不改变算法结构即可重定义算法的某些特定步骤。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还是在我刚刚分析完源码的JUnit中找个例子吧。JUnit中的TestCase以及它的子类就是一个模板方法模式的例子。在TestCase这个抽象类中将整个测试的流程设置好了,比如先执行Setup方法初始化测试前提,在运行测试方法,然后再TearDown来取消测试设置。但是你将在Setup、TearDown里面作些什么呢?鬼才知道呢!!因此,而这些步骤的具体实现都延迟到子类中去,也就是你实现的测试类中。

  来看下相关的源代码吧。

  这是TestCase中,执行测试的模板方法。你可以看到,里面正像前面定义中所说的那样,它制定了“算法”的框架——先执行setUp方法来做下初始化,然后执行测试方法,最后执行tearDown释放你得到的资源。

public void runBare() throws Throwable {
 setUp();

 try {
  runTest();
 }

 finally {
  tearDown();
 }
}


  这就是上面使用的两个方法。与定义中不同的是,这两个方法并没有被实现为抽象方法,而是两个空的无为方法(被称为钩子方法)。这是因为在测试中,我们并不是必须要让测试程序使用这两个方法来初始化和释放资源的。如果是抽象方法,则子类们必须给它一个实现,不管用到用不到。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使用钩子方法,则你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在子类中重写这些方法。

可以看出,使用模板方法模式可以将代码的公共行为提取出来,达到复用的目的。而且,在模板方法模式中,是由父类的模板方法来控制子类中的具体实现。这样你在实现子类的时候,根本不需要对业务流程有太多的了解。

子类的实现可以不关注业务流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