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芝加哥三

本文讲述了作者在芝加哥的学习经历,特别是在IIT建筑学院的学习体验,以及对克朗楼的看法。同时,文中还介绍了芝加哥唐人街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现状。
情迷芝加哥三
2011年08月20日
   克朗楼
  都说建筑系是IIT最好的学院,尽管它在全美的研究生专业排名越来越不咋地。每每遇到刚认识的中国学生,互相介绍时说起自己在建筑学院读书,人家都会露出赞赏的表情,“建筑系可是最牛的哦!”这时候我就只有一脸苦笑,心想,“在这里牛,出去了可就一般了;而且,就算是牛校的学生,现在想找工作也不是那么容易哦!”
  但是,谁都不能否认IIT建筑系的创始人,密斯•凡•德罗的牛逼,更不能无视他所留传下来的镇山之宝,“克朗楼”。坦白说,我对克朗楼并无特别崇拜,其实我喜欢他的“德国馆”更多一些;而且,如果纯粹从艺术的角度来看的话,我认为他的家具设计要远远好过他的建筑设计。克朗楼可能是毁誉参半且早已过时,但是“巴塞罗那椅”却是人见人爱的贵族精品。
  事到如今,密斯的形象还经常出现在学院的各种活动海报上,特别是他那张斜坐在不锈钢椅上抽雪茄的照片,仿佛在反反复复地强调,我们是密斯的后裔!他很牛逼!所以我们也牛逼!我不反对借祖上的光辉来给自己长脸的行为,只不过,如果一个人老是要靠回忆来证明现在的能力,是不是有点可悲呢?而且密斯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敢挑战传统、把握时代的脉搏,最终建立起自己的设计规则。如果他知道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IIT建筑系的学生们还在以作为他的徒子徒孙为荣,不知道他又会做何感想呢?
  说归说,作为一个建筑学学生,总免不了要对理论课本上那些有头有脸的人物及其作品充满憧憬。能够在这样一个举世闻名的历史遗迹中学习,本身就有一种虚荣的满足。就好像一个学画的人要是拥有毕加索的真迹,就算那幅画对提高他的技艺并无多少帮助,他也会出现那种能够与大师亲近交流的错觉。
  我们设计课小组的第一次会晤,就是在克朗楼的大厅里进行的。按照惯例,老师要大家分别自我介绍,无非就是说说你叫什么,哪儿毕业的,有些什么特长,为什么会来这,等等。有个韩国学生,说他因为崇拜密斯才来IIT,被我鄙视了十分钟;而一个中国女生,居然说她去不了Cooper Union(传说中和哈佛建筑系不相上下的牛校)才来的这里,我那个汗啊!弄得老师只好帮着打圆场,“是啊,我也想去Cooper Union……”。轮到我的时候,我就说是芝加哥吸引了我,因为她有优良的现代建筑传统。瞧瞧,咱这话说得多有水平!不卑不亢,不骄不躁,这多吃了几年饭的就是不一样!
  China Town
  好像唐人街已成了欧美各大城市的必要组成部分,芝加哥也不例外。我理解海外华人喜欢归宗认祖、聚集而居,并以此寻求文化认同的心理,因为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真理。不光唐人街,现在越南街、韩国街、墨西哥街、甚至印度街都遍地开花了。
  我不明白的是,为何每个唐人街,都会给人一种时光倒流50年的感觉?脏乱不说,建筑的样式也是非常老旧,还不是那种古典的老旧,而是那种显得很“简陋”的旧。国内的仿古街我去过不少,重庆的瓷器口,成都的锦里,长沙的太平街,上海的城隍庙,虽然都并非真的古建存留,但相比国外的这些“仿古”唐人街,至少看起来要舒坦得多。唐人街的存在,让我感觉华人们在彰显特色的同时,也在画地为牢、自我封闭。
  据说相比加州和纽约的巨型规模,芝加哥的唐人街在美国算小的。这里大概只有两三个街区的面积,主要的建筑就是餐馆,然后还有一些华人超市。餐馆的消费倒不是很高,三个人吃一顿比较丰盛的晚餐,三荤两素吧,算上百分之十五的小费也就五十多美元。口味有粤菜、川菜到东北菜不等。听说有个华人商会的老大,几乎垄断了唐人街的餐饮业。这里的许多家餐馆,尽管口味不一,名字也是五花八门,但是实际上都是此人名下的产业。而该老大为投资餐馆,光从银行拿到的贷款据说就超过了五千万美元。我很诧异这样天文数字的投资,究竟投到了什么地方?为什么不肯拿钱来改善一下街区的环境?因为有一次和一个老师谈起亚洲口味的餐馆时,他说他印象中芝加哥有个比较好的韩国料理,至于好的中餐馆,还真没找到哩!
  唐人街也是很多没身份的偷渡客的藏身之地。这些人一般都在餐馆打工,每天工作10个小时,一个星期休息一天,一个月一千二百美元,无社保,无医险,属于真正的最底层劳动力。我时常想,也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廉价劳工存在,中餐馆的价格才会如此“平易近人”;而为了继续享用这样物廉价美的中餐,美国人也对唐人街的非法劳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然如若搞个突然袭击的话,所有中餐馆的大部分员工,都有被移民局抓走的危险。当然,也许黑工的低收入和餐饮的低价格并没有多少直接关系(因为我也曾在一家韩国餐馆吃过比较实惠的午餐),那么更有可能的是,被压榨出来的人工开销,通通都进了老板的腰包。
  除了吃饭,我们另一个来光顾唐人街的理由就是逛华人超市。因为这里可以买到一些中国人喜好的食物。比如说小白菜,空心菜,榨菜之类的。这类超市一般都不大,经常是水产区、货架区挤在一起,一进屋就是一股鱼腥味扑面而来。这里还可以看到很多从国内进口过来的产品,方便面,辣酱,干香菇什么的。我因为交通不便的原因,去到唐人街的频率并不高,大概一个月会去个两三次的样子,主要是去超市买方便面和蔬菜。后来看到有报道说国内的方便面含塑化剂,吃多了会小JJ!心想不吃方便面是小,萎靡不振是大,加上青菜也可以用水果代替,现在是基本上一两个月才去一次了。
采用PyQt5框架与Python编程语言构建图书信息管理平台 本项目基于Python编程环境,结合PyQt5图形界面开发库,设计实现了一套完整的图书信息管理解决方案。该系统主要面向图书馆、书店等机构的日常运营需求,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了图书信息的标准化管理流程。 系统架构采用典型的层设计模式,包含数据存储层、业务逻辑层和用户界面层。数据持久化方案支持SQLite轻量级数据库与MySQL企业级数据库的双重配置选项,通过统一的数据库操作接口实现数据存取隔离。在数据建模方面,设计了包含图书基本信息、读者档案、借阅记录等核心数据实体,各实体间通过主外键约束建立关联关系。 核心功能模块包含六大子系统: 1. 图书编目管理:支持国际标准书号、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等专业元数据的规范化著录,提供批量导入与单条录入两种数据采集方式 2. 库存动态监控:实时追踪在架数量、借出状态、预约队列等流通指标,设置库存预警阈值自动提醒补货 3. 读者服务管理:建立完整的读者信用评价体系,记录借阅历史与违规行为,实施差异化借阅权限管理 4. 流通业务处理:涵盖借书登记、归还处理、续借申请、逾期计算等标准业务流程,支持射频识别技术设备集成 5. 统计报表生成:按日/月/年周期自动生成流通统计、热门图书排行、读者活跃度等多维度分析图表 6. 系统维护配置:提供用户权限分级管理、数据备份恢复、操作日志审计等管理功能 在技术实现层面,界面设计遵循Material Design设计规范,采用QSS样式表实现视觉定制化。通过信号槽机制实现前后端数据双向绑定,运用多线程处理技术保障界面响应流畅度。数据验证机制包含前端格式校验与后端业务规则双重保障,关键操作均设有二次确认流程。 该系统适用于中小型图书管理场景,通过可扩展的插件架构支持功能模块的灵活组合。开发过程中特别注重代码的可维护性,采用面向对象编程范式实现高内聚低耦合的组件设计,为后续功能迭代奠定技术基础。 资源来源于网络分享,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于商业,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