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淘宝的网页通不过W3C验证?
淘宝网站 www.taobao.com 首页通不过W3C验证,1001个错误
使用Opera浏览器打开 http://www.taobao.com/
鼠标按右键,选择“校验”,你就会看到下面的信息:
http://validator.w3.org/check# 写道
Errors found while checking this document as HTML5!
Result: 1001 Errors, 2 warning(s)
Result: 1001 Errors, 2 warning(s)
淘宝手机站点 m.taobao.com 通不过W3C验证
http://validator.w3.org/check# 写道
Errors found while checking this document as XHTML Mobile Profile 1.0!
Result: 57 Errors
Result: 57 Errors
网页到底要不要通过W3C验证?各有各的道理
http://homepage.yesky.com/150/11372650.shtml 国外网站对于网页W3C验证的思考与讨论 写道
W3C 验证让很多 Web 设计与开发者感到纠结,在自己的网页上放置一个验证按钮,点击以后,当看到 W3C 为你给出的全部是绿色对勾的时候,满足感油然而生,然而对这种机器验证的过度依赖往往带来另外的问题,本文作者Alexander Dawson文对W3C 验证做了一些讨论和思考,供大家参考。
W3C Web 验证的现状
必须明白,所有有生命的东西必须在机械与常识之间取得平衡,虽然 Web 标准如今被奉为圭皋,然而那些用来对你的代码进行验证的工具并不代表最好的判断。下面的代码或许通不过验证,但在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法之前是可以接受的。
那些不遵守代码验证的站点
我们可以对 Alexa 排名前 100 的站点进行 W3C 验证测试,会发现,大量的站点根本通不过验证,Amazon 的首页包含了大量的验证错误和警告,当然并不能说明 Amazon 存在什么严重的问题,不过,压根不关心验证和过于依赖验证都不可取。
盲从验证规则
那些过分依赖验证的情形也值得我们担忧,很多人对验证形成了药物般的依赖,常常是为验证而验证,为了通过验证,他们不惜使用各种奇巧淫技。如果你对验证非常纠结,会很熟悉下面这些自动验证工具。
语境为王
对验证而言,很多人经常忽视的一个问题是语境,验证工具是机器,而非人,机器永远无法取代人的判断。下面这个站点的设计,机器的评价会怎么样?它完全判断不了,机器看到的只是代码。
人能做出决断而机器不能
目前的技术,机器智能离真正的智能还有很远的距离,机器并不能理解语境和语义,将来也许能,但现在不能。
代码验证的问题
当前,最著名的代码验证包括 W3C 的 HTML 及 CSS 验证。很多网站会放置一个 HTML 和 CSS 验证按钮,表示自己的站点通过了验证,然而,通过了验证并不意味着你设计的东西是完美的。
无法顾及未来标准
如果你在设计中使用了未来的 Web 标准,如 CSS3,将无法通过验证,而现在非常有效的一种设计方式是,针对未来的标准使用渐进式设计,这种设计模式将很难通过验证。
为验证而验证
为了取悦验证工具,一些设计师不得不对那些非 W3C 标准,然而却被普遍认可的对象或属性下手,最终,人们的设计是为机器,而不是用户设计。事实上,在你的网站上放一个或几个验证按钮,对用户来说,有什么意义?很多用户并不知道什么事 HTML,什么是 CSS,他们对你是否通过了什么验证毫无兴趣。
可访问性验证
Cynthia 一类的 Web 可访问性验证工具只能验证它们所能认识的东西,也就是代码,而这对真正的可访问性验证远远不够。
可访问性与易用性测试只能通过人来进行
可访问性与易用性是非常主观的东西,那些基于代码验证的测试工具往往并不能发现真正的问题,需要真正的用户告诉你他们是否可以无障碍的,轻松地访问你的站点。下面的站点可以通过可访问性验证,但...
验证工具就像机器翻译
现在最常用的机器翻译工具,如 Google Translate 以及 Babel fish 可以证明,没有什么东西比人更聪明,人类的语言不仅仅是一堆单词的堆砌,更要靠语境,而机器是无法理解语境的。验证工具和机器翻译是一个道理。
用翻译实验看看机器翻译的能力
你可以找一段话,复制到 Google Translate, 先翻成别的语言,再从别的语言翻译回来,如此三番几次,就会知道机器翻译的局限。
结语
关于 W3C 代码验证,一个事实就是,验证本身并不能保证你的站点在语义,可访问性,易用性,乃至用户体验上的的完美,通过这些验证工具,发现你代码中的错误和问题是应该的,但过分追求验证的结果,为验证而验证时不可取的。
W3C Web 验证的现状
必须明白,所有有生命的东西必须在机械与常识之间取得平衡,虽然 Web 标准如今被奉为圭皋,然而那些用来对你的代码进行验证的工具并不代表最好的判断。下面的代码或许通不过验证,但在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法之前是可以接受的。
那些不遵守代码验证的站点
我们可以对 Alexa 排名前 100 的站点进行 W3C 验证测试,会发现,大量的站点根本通不过验证,Amazon 的首页包含了大量的验证错误和警告,当然并不能说明 Amazon 存在什么严重的问题,不过,压根不关心验证和过于依赖验证都不可取。
盲从验证规则
那些过分依赖验证的情形也值得我们担忧,很多人对验证形成了药物般的依赖,常常是为验证而验证,为了通过验证,他们不惜使用各种奇巧淫技。如果你对验证非常纠结,会很熟悉下面这些自动验证工具。
语境为王
对验证而言,很多人经常忽视的一个问题是语境,验证工具是机器,而非人,机器永远无法取代人的判断。下面这个站点的设计,机器的评价会怎么样?它完全判断不了,机器看到的只是代码。
人能做出决断而机器不能
目前的技术,机器智能离真正的智能还有很远的距离,机器并不能理解语境和语义,将来也许能,但现在不能。
代码验证的问题
当前,最著名的代码验证包括 W3C 的 HTML 及 CSS 验证。很多网站会放置一个 HTML 和 CSS 验证按钮,表示自己的站点通过了验证,然而,通过了验证并不意味着你设计的东西是完美的。
无法顾及未来标准
如果你在设计中使用了未来的 Web 标准,如 CSS3,将无法通过验证,而现在非常有效的一种设计方式是,针对未来的标准使用渐进式设计,这种设计模式将很难通过验证。
为验证而验证
为了取悦验证工具,一些设计师不得不对那些非 W3C 标准,然而却被普遍认可的对象或属性下手,最终,人们的设计是为机器,而不是用户设计。事实上,在你的网站上放一个或几个验证按钮,对用户来说,有什么意义?很多用户并不知道什么事 HTML,什么是 CSS,他们对你是否通过了什么验证毫无兴趣。
可访问性验证
Cynthia 一类的 Web 可访问性验证工具只能验证它们所能认识的东西,也就是代码,而这对真正的可访问性验证远远不够。
可访问性与易用性测试只能通过人来进行
可访问性与易用性是非常主观的东西,那些基于代码验证的测试工具往往并不能发现真正的问题,需要真正的用户告诉你他们是否可以无障碍的,轻松地访问你的站点。下面的站点可以通过可访问性验证,但...
验证工具就像机器翻译
现在最常用的机器翻译工具,如 Google Translate 以及 Babel fish 可以证明,没有什么东西比人更聪明,人类的语言不仅仅是一堆单词的堆砌,更要靠语境,而机器是无法理解语境的。验证工具和机器翻译是一个道理。
用翻译实验看看机器翻译的能力
你可以找一段话,复制到 Google Translate, 先翻成别的语言,再从别的语言翻译回来,如此三番几次,就会知道机器翻译的局限。
结语
关于 W3C 代码验证,一个事实就是,验证本身并不能保证你的站点在语义,可访问性,易用性,乃至用户体验上的的完美,通过这些验证工具,发现你代码中的错误和问题是应该的,但过分追求验证的结果,为验证而验证时不可取的。
http://www.silandn.com/List.asp?ID=783 网站通不过W3C验证的十个原因 写道
w3c验证并不是要求你的网站一定要通过,但是它能告诉你你的网站HTML标记语言中的错误。验证器中指出的错误和警告是提示你的XHTML代码还 不够完美的重要信号,虽然在不同的浏览器中会看起来并不太一致。
http://uicss.cn/seo-w3c/ 网站SEO优化,是否需要考虑W3C验证? 写道
关于 W3C验证 对网站SEO的影响,有两种很极端的说法,一种是“别人都错着,我也错着呗” ,另一种是 符合W3C标准的网页=50%的SEO工作
那“别人的网站都不符合W3C标准,我也不符合呗”?
错!
我不知道你的优势在哪里。你象 信息产业部 一样,有141342249个外部链接?
你坚持每天更新发布原创文章?
你有一个历史悠久、质量上乘的好域名?
什么都没有,还跟163比,“它的Errors 492, warnings 674”
拜托,亲爱的客户,你要有163那么庞大的用户群,挂个白纸上去都有千万次点击。
老老实实的去写标准化的语言,老老实实的去给img加alt属性,能做一点优化就做一点优化。不要这里放过一点,那里放过一点,积攒起来,你放过的是整个搜索引擎。
那“别人的网站都不符合W3C标准,我也不符合呗”?
错!
我不知道你的优势在哪里。你象 信息产业部 一样,有141342249个外部链接?
你坚持每天更新发布原创文章?
你有一个历史悠久、质量上乘的好域名?
什么都没有,还跟163比,“它的Errors 492, warnings 674”
拜托,亲爱的客户,你要有163那么庞大的用户群,挂个白纸上去都有千万次点击。
老老实实的去写标准化的语言,老老实实的去给img加alt属性,能做一点优化就做一点优化。不要这里放过一点,那里放过一点,积攒起来,你放过的是整个搜索引擎。
个人对W3C验证的想法
1. 尽可能符合W3C标准。比如写的 xhtml 文档符合一些规定:你至少得保证标签正确的嵌套、正确的关闭等等。不然为什么还要标准呢?
2. 不要为了验证而验证。在具体实现一个网页时,有些地方不一定能通过验证,比如有时候为了方便实现某个功能增加了自定义的属性,就会通不过验证。
3. 对网页,特别是服务端生成动态网页进行W3C验证,可以找出很多编程问题来,比如标签不匹配等。对于网页排错,W3C验证也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4. 网站开发的主要目标还是给使用者带来价值,用户体验应该为使用价值服务,W3C验证只是辅助(通过了也并不能保证好的用户体验)。
5. 至于淘宝的网页为什么也通不过W3C验证:或许是它们太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