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自然语言的数据表达
“我还认识一种外语,那就是阿拉伯数字!”
这当然是个玩笑,但是要说哪一种语言使用最普遍,当属阿拉伯数字了,全世界的人,只要是识字的人大概都会用。
数字的魅力还在于,就算伴随着公式的演算过程,加上各种符号的运用,不同国家的人也能理解这些数字推理和解析,所以数学也成为了一种语言。
对于信息技术,当事物抽象为数据的时候,是为了有利于存储、分析和演绎,所以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它承载着信息的现实意义,然而,要想让人们再次理解这些经过处理的数据的时候,数据(数字)就要以人们容易理解的形式展现出来。
接近自然语言的表达是人们较易接受的方式。那么在人机交互技术中,最容易被用户理解的数据形式又是什么呢?“从程序的角度,自然语言输出最技巧的部分,在于左边控件的选择多数情况下以级联(cascading)的方式改变右边控件的内容”(注:《about face 2.0》),也就是:当用户点击左侧控件时,右侧的对应内容发生变化,以此来表明右侧的数据与左侧“关键字内容”的从属或层次关系。
但是,在信息处理过程中,有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比如:在无法使用控件或没必要使用控件的时候,如何表达这种从属关系呢?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使用阶梯形式,如图表1,
表1 用级联(cascading)方式表示数据
班级 |
小组 |
姓名 |
成绩 |
一班 |
1 |
张三 |
90 |
|
|
李四 |
90 |
|
2 |
王五 |
90 |
二班 |
1 |
赵六 |
90 |
… |
… |
… |
… |
当用户看到这个图时,不需要思考就知道数据的从属关系,尽管这样看起来不够规整。但是因为这种阶梯性,有了层次效果,并且大量的留白,给了视觉呼吸的空间,实践表明,这种形式非常受用户欢迎。
所以,如何有效地呈现数据,存在着大量的细节,这些细节的实现需要付出巨大的设计和编程努力,而这些努力的结果是使用户在管理数据的效能和灵活性方面会获得极大的好处。另外,对于信息系统的实施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节省了培训时间,因为用户能够快速地理解数据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