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几次火车厢营销
by emilmatthew
18/12/2008
火车厢的营销,相信乘火车的朋友多半会遇到,虽说无非是卖一些小电筒,验钞机之类的。但列车不同,营销的人不同,所用的技巧、风格、地域及风土人情不同,有时也值得细细品味一番。
一.
这是一列从成都开往上海的慢车,我在倒数第二站---苏州上的车。
上车后,味道并不那么好闻,不过当喇叭时传来:"本列火车已开行36个小时,行经若干省,几千公里时."心里确有一丝莫名的感动,为祖国地域辽阔而感动,为那些出门在外,为生活而奔波的人感动。
这列车的营销人员是个卖袜子的,个子不高,说着一口地道的四川口音,听起来蛮舒服的。只见他吆喝着:“卖袜子喽,买一送三,只要十元。”走到你面前时,他会主动掏出一叠袜子,放在桌上,然后问:“要不要袜子?”这样的营销手段,很直接,效果上,从四川来的老乡们会感觉这样的推销很亲切,拿起来问一下:“四双十块,还蛮便宜的噢。”而像长三角一代的人,可能会觉得这样的推销有点街头小贩的意味,有时,会忙不迭的拿起袜子说:“拿下去,不要不要。”个人以为,在火车上推销个袜子也不容易,又没叫你一定买,这样的回拒方式有些粗鲁了。
袜子最后卖得还是不错的,基本卖完了,其中的原因有两点:
1)营销的人很卖力。
2)觉得这袜子很便宜的人在火车上有相当的比例,商品的针对性很强。
二.
乘了几趟沪宁线上的T字头车,推广的人员也看了不少,各有各的特色,总得来说,都还是不错的。
沪宁线上最近推销的东西比较类似,一个是手动发电,使用LED灯管的电筒,还带验钞功能(够山寨!);另一个是类似陀螺的小玩具,只要很小的支点就可旋转,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两样商品都卖十元。
男推销员A:
对这位推销员印像最深刻的就是他着力介绍电筒的验钞功能---“大家想想,买一个我这个可以随身携带的验钞机才十块钱,验一张100元假钞的话,那不就赚回来了吗?”“刚才,啊,就在这列车的第三号车厢,有位旅客,拿出一张100元,一验就发现是假的,一验一个准啊。(天知道有没有这回事)”这位推销员,在说这些话时,中气十足,语调高昂,在车厢,那个特殊的狭小空间内,很具煽动性。结果呢,当然卖得不错。
女推销员A:
这位推销员最出彩的是她拿小陀螺出来玩了一把,可以放在手指上,甚至可以放在线上。这样的演示,直观性强,能让人对“此小陀螺好玩”产生深刻印象。结果,买小陀螺自然是不少,但买到手,大家才发现,要把小陀螺玩得像那位推销员一样得心应手,还是要一定火侯的。。。囧
女推销员B:
这位推销员相比前几位,就没什么特色了,产品的介绍主要流于表面,像手电筒,主要去强调了它的LED灯管,验钞功能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没有什么演示。说到这里,你似于觉得这位推销员情形不妙,但她也有自己的方法,那就是,在同一个车厢的两头各做一次推销。这样的"苦劳",最后还是产生了不错的推广效果。
-----------------------------------------------------------------------
总之,这几位做列车营销的都不是初出茅庐的新手,看似平淡的推销外表下其实隐藏着很多关于推广技巧经验的积累和人的心理需求的把握,还是值得细细品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