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
[b]四月二十二日 有慧眼识人的伯乐?
“世上只有善于作人事决策的人和不善于作人事决策的人……而后一种人,事后才会后悔不迭。”[/b]
“我知道,”斯隆继续说,“你一定认为我是个慧眼识人的伯乐。听我说,世上没有这种人。只有善于作人事决策的人和不善于作人事决策的人。前一种的人的成果是用时间换来的;而后一种人,事后才会后悔不迭。我们在这方面犯的错误确实比较少,不是因为我们都是用人的最好裁判,而是因为我们郑重其事。”
在主管会议上,他们经常会为了人事决策问题争执的不可开交。有一回,全体与会者终于达成了共识,赞同某一个叫史密斯的候选人,认为这个人处理危机的方法令人啧啧称道,能把问题解决的尽善尽美,而且还能沉着冷静地预判并防止危机的发生。这时,斯隆突然插话道:“你们说的这个候选人可谓业绩辉煌。但是,谁能跟我解释一下,这些被处理得天衣无缝的危机是怎样发生的呢?”大家都缄默不语了,以后再也没有提起这号人物。又有一次,斯隆说:“大家都认为乔治先生有多方面的能力欠缺,那么他又怎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他到底有何能耐?”听完大家的发言后,他继续说:“好吧,这人不够聪明,不够机灵,呆板拘谨。但他不是一直都在创造业绩吗?”后来,在公司最艰难的时候,乔治走马上任成为一个大部门的总经理,表现果然极其出众。
[b]行动指南:[/b]
把人事决策当做你的头等大事。在这方面一定要舍得花时间。
[b]摘自:[/b]
彼得·德鲁克《旁观者》(Adventures of a Bystander)
[/quote]
[b]评注:[/b]
斯隆《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第20章“人事和劳工的关系”中说,通用的人事部门主要做两件事,一是作为专家,为公司提供建议和咨询,另外就是作为高级行政人员,与工会谈判并管理合同。从斯隆的描述看,通用人事部门很大一部分精力,都用在和工会的沟通协调上了。而公司人事的任免决策,基本上都是斯隆和各位主管的亲力亲为。
对通用汽车这样的巨无霸企业来说,斯隆的人事管理方式其实是很特别的。就算现在,遍数国内外的大中型企业,也没有几家公司真正采用此种方法。每个管理者,都会有和斯隆类似的慧眼识才的故事。《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记载了更多任人唯才的成功案例,在书中想找一个用人失败的反例都很难,也许是真没有,也许是斯隆不愿意公之于众。
斯隆的人事管理决策之所以与众不同,根本原因在于本篇日志中提到的“郑重其事”。斯隆真正做到了“郑重其事”,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因为“郑重其事”,管理者不得不在日常工作中多留几个心眼:听其言、观其行、察其心。在容易被忽略的细微之处,去认清一个员工的真正实力。慧眼如炬的前提,不是先入为主,而是观察入微。
因为“郑重其事”,管理者不得不在做出最终决定之前慎之又慎。对于重要的人事任免,斯隆很少在做出决定后立即实施。而是先将结论封存,等待一周时间之后,如果决心还没有动摇,再对外正式宣布。用人不疑的前提,不是刚愎自用,而是先慎重地排除自己的怀疑。事先已经充分怀疑,使用过程中就是疑无可疑。
管理者都是心智很高的人才,人事决策出现问题,绝大部分都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重视不够。斯隆的人事决策也没有什么深不可测的道理在里面,更多是一种选择而已。斯隆选择了人事第一,他的时间安排、工作方式也会随之改变。
要不要把人事决策当成企业第一等大事、要不要调整工作安排为人事决策让路、要不要从得心应手的具体业务中脱身出来、要不要花更多时间去了解观察员工。对斯隆来说是甘之如饴的抉择,对另外的管理者来说,也许就是一种折磨。
[b]四月二十二日 有慧眼识人的伯乐?
“世上只有善于作人事决策的人和不善于作人事决策的人……而后一种人,事后才会后悔不迭。”[/b]
“我知道,”斯隆继续说,“你一定认为我是个慧眼识人的伯乐。听我说,世上没有这种人。只有善于作人事决策的人和不善于作人事决策的人。前一种的人的成果是用时间换来的;而后一种人,事后才会后悔不迭。我们在这方面犯的错误确实比较少,不是因为我们都是用人的最好裁判,而是因为我们郑重其事。”
在主管会议上,他们经常会为了人事决策问题争执的不可开交。有一回,全体与会者终于达成了共识,赞同某一个叫史密斯的候选人,认为这个人处理危机的方法令人啧啧称道,能把问题解决的尽善尽美,而且还能沉着冷静地预判并防止危机的发生。这时,斯隆突然插话道:“你们说的这个候选人可谓业绩辉煌。但是,谁能跟我解释一下,这些被处理得天衣无缝的危机是怎样发生的呢?”大家都缄默不语了,以后再也没有提起这号人物。又有一次,斯隆说:“大家都认为乔治先生有多方面的能力欠缺,那么他又怎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他到底有何能耐?”听完大家的发言后,他继续说:“好吧,这人不够聪明,不够机灵,呆板拘谨。但他不是一直都在创造业绩吗?”后来,在公司最艰难的时候,乔治走马上任成为一个大部门的总经理,表现果然极其出众。
[b]行动指南:[/b]
把人事决策当做你的头等大事。在这方面一定要舍得花时间。
[b]摘自:[/b]
彼得·德鲁克《旁观者》(Adventures of a Bystander)
[/quote]
[b]评注:[/b]
斯隆《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第20章“人事和劳工的关系”中说,通用的人事部门主要做两件事,一是作为专家,为公司提供建议和咨询,另外就是作为高级行政人员,与工会谈判并管理合同。从斯隆的描述看,通用人事部门很大一部分精力,都用在和工会的沟通协调上了。而公司人事的任免决策,基本上都是斯隆和各位主管的亲力亲为。
对通用汽车这样的巨无霸企业来说,斯隆的人事管理方式其实是很特别的。就算现在,遍数国内外的大中型企业,也没有几家公司真正采用此种方法。每个管理者,都会有和斯隆类似的慧眼识才的故事。《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记载了更多任人唯才的成功案例,在书中想找一个用人失败的反例都很难,也许是真没有,也许是斯隆不愿意公之于众。
斯隆的人事管理决策之所以与众不同,根本原因在于本篇日志中提到的“郑重其事”。斯隆真正做到了“郑重其事”,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因为“郑重其事”,管理者不得不在日常工作中多留几个心眼:听其言、观其行、察其心。在容易被忽略的细微之处,去认清一个员工的真正实力。慧眼如炬的前提,不是先入为主,而是观察入微。
因为“郑重其事”,管理者不得不在做出最终决定之前慎之又慎。对于重要的人事任免,斯隆很少在做出决定后立即实施。而是先将结论封存,等待一周时间之后,如果决心还没有动摇,再对外正式宣布。用人不疑的前提,不是刚愎自用,而是先慎重地排除自己的怀疑。事先已经充分怀疑,使用过程中就是疑无可疑。
管理者都是心智很高的人才,人事决策出现问题,绝大部分都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重视不够。斯隆的人事决策也没有什么深不可测的道理在里面,更多是一种选择而已。斯隆选择了人事第一,他的时间安排、工作方式也会随之改变。
要不要把人事决策当成企业第一等大事、要不要调整工作安排为人事决策让路、要不要从得心应手的具体业务中脱身出来、要不要花更多时间去了解观察员工。对斯隆来说是甘之如饴的抉择,对另外的管理者来说,也许就是一种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