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谁在浪费社会财富?
关键字: 资源浪费 社会财富 公共资产 过度消费
正文:
昨天和一个特喜欢汽车的童鞋争论了一番,主题是:大马力汽车是不是过度消费。
我的观点是大马力大排量汽车绝对是过度消费,本来1.0排量就可以拉着四五个人满世界跑了,结果全世界跑的都是2.0的,还有车主开着5.0的车在公路上堵着。百公里油耗就不说啦,全是喝油的机器,有的人一百公里喝20个油,有的人一百公里喝8个油。运送力没有太大差别啊?[沙漠等特殊环境除外]
童鞋的观点是大马力汽车在动力、扭矩、速度方面都有绝对优势,在超车、爬坡等情况下能降低危险系数。动力足,开起来也爽,行动效率高等等
这让我想起来以前帮女生配电脑的事情了,男生隔三差五玩儿个3D游戏,买个当时天价现在垃圾的破显卡情有可原,装作发烧友的样子也不为过,最其码会玩儿3D游戏啊。女生就不同了,装电脑只求最贵不求最好,顶多玩儿个幻想游戏还要求显卡双128,吐血!!硬件升级了,女生的玩乐能力还没有变化啊,顶多就是农场之类的WEB游戏,顶着N个G的内存,半无敌不死显卡玩儿农场看电影,吐血!!
的确,内存和CPU可以让小女生打开农场快那么一点儿,打开网页快那么一点儿。不过就为了快那么一点儿,就要多付出一千块么?显示器也是,相同的指标,就为了三星的钢琴漆就要多付出500大圆,这样值得么?
我们是否正在过度消费?过度消费是不是浪费?加大内需是否需要这种浪费消费来实现?
1.过度消费之一---时尚
皮草、品牌日化产品、各种手提袋高跟鞋作为必不可少的时尚元素每天包裹着我们,所有这些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基本生活所需。时尚所创造的零星就业机会,能否弥补其所浪费的社会资源,和对贫富差距的催化?
2.过度消费之二---出行工具
这个不用说了,以前经济水平较低的时候私家车只是一个概念,现在私家车已经成为了很多人心中事业成功有身份的象征,而且随着这种象征的金钱成本越来越低,私家车的拥有率正在急速上升。需要思考的是:拥有一辆私家车会对这个家庭的整体生产力有多大的提升,私家车是否只是一个纯消费的设备?
3.过度消费之三---IT产品
Iphone Ipod Ipad 功能强大,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生活工作上的便利,可是有多少人能真正从这些数字产品中得到效益,除了内心的优越感或者好奇或者满足感。前两天听一位朋友说他遇见了一个人,他笔记本上的MP3歌曲全都是从ITUNE上面付费下载的,在当前这种可以免费试听而且不是侵权盗版的环境下[很多唱片公司提供免费试听整张专辑],付出美元下载MP3是否是过度消费?
以上就是我感受到的过度消费,很多还能使用的工具被新工具替代[生产力没有提高的情况下,例如手机MP3],很多衣服在还没有破损的情况下被替代,很多鞋子很多电脑硬件很多汽车等等等等。本来100块买来的东西就能用,为什么要花1000买个限量版?我不解。
为什么买什么东西要靠这个东西附加的内容来决定,买一粒珍珠要看盒子漂不漂亮?买一条裤子不去看剪裁不去看款式而是去看品牌?[品牌有什么用,还不是深圳广州造,可能同一个厂子同时就在生产山寨牛仔裤]买一辆车不去看质量不去看性价比,而是去看排量看极速?
elemark
2010年3月16日17: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