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时每月能领多少钱?——养老金计算程序

本文探讨了中国养老金制度下的个人养老金缴纳与退休后领取金额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展示了不同工作年龄、退休年龄和经济增速下养老金的变化。同时,文章还引入了物价上涨因素,分析了30年后领取金额的实际购买力。最后,提供了养老金计算和物价上涨计算的Python代码,帮助读者了解养老金制度的复杂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转载请保留此信息:http://blog.youkuaiyun.com/jmppok/article/details/17303243


1.养老金问题

最近养老金很火:什么?养老金不够用了,要延迟退休!

大家每个月都要缴纳一大笔养老保险金,个人+单位可能有几千块。我不禁会想:现在每个月缴这么多钱,以后等我退休了,一个月能能拿到多少呢?

当然这个问题目前还是个谜。说到底到时候可能还是国家说了算,给你发多少就是多少。


可是最为一个吊丝程序员,对该问题却十分关注。下面试图通过一个小程序来模拟算一下,一个中国人一生需要缴纳多少养老金,以及退休后,每个月能领到多少钱?


2.几个重要的设定

1)每个人缴纳数是随工资增长的,但是也有一个高限(上一年本市平均工资的3倍的28%),当然平均工资也是会随年增长的。

设定一:我以GDP的增长速度来代替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并且设定为7%。

2)大家都知道养老金是退休了以后才能领取的,没退休之前,钱是存在银行的,而这时候是要算利息的。

设定二:取目前5年期的定存利率作为计算利率, 目前为4.75%


3.能领多少钱?

1)假设25岁工作,工作时工资为8000元,每个月个人+单位缴养老金1920元。60岁退休,90岁Over,领30年养老金。则情况如下:


到时每月领取46358元。

2)如果延迟至65岁退休,则情况如下:


到时每月领取79972元。(多缴了5年,少领了5年)

3)比如我是工作4年,今年30,现在缴4200左右,估计到时候65退休。情况如下:

到时每月领108936元。好多阿....


4.先不要太开心,退休时,30年过去了,那时候的物价...

假设GDP增速7%,CPI增速3%


30年后,10000元增长17倍,退休的时候每月拿10W元,才相当于现在的6000元。


5.实现代码

Python2.7

1)养老金计算代码,c1.py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import sys

#月缴纳金额(个人+单位)
Money_now = 0
#退休后月领取金额
Money_retire = 0
#参加工作年龄,预定义为22
Age_work = 25
#现在年龄(输入)
Age_now = 0
#退休年龄,预定义为60
Age_retire = 65
#死亡年龄,预定义为90
Age_die = 90
#银行利息,用于计算养老金利息
Bank_rate=0.0475
#GDP增长,用于计算每月养老金的增加金额
GDP_rate=0.07

#计算分为两步:
#1.计算总缴纳,包括以前缴的和以后缴的,每年计息;
#2.计算月领取数,领取时余额每年计息;
def calc(age,money):
	Age_now=int(age)
	Money_now=int(money)
	
	Y_before= Age_now-Age_work
	Y_total = Age_retire - Age_work
	
	M_first = Money_now*(1-GDP_rate)**Y_before
	
	R_gdp = 1+GDP_rate;
	R_bank = 1+Bank_rate;

	#计算总缴纳额
	#  Y_total-1
	#SUM=∑(M_first*12*(R_gdp)**k)*(R_bank)**(Y_total-k) 
    #  k=0
	#即
	#  Y_total-1
	#SUM=∑(12*M_first*(R_bank)**Y_total)*(R_gdp/R_bank)**(k) 
  #  k=0
	#使用等比数列求和 Sn=a1(1-q^n)/(1-q)
	q=R_gdp/R_bank
	SUM=12*M_first*((R_bank)**(Y_total))*(1-q**Y_total)/(1-q)
	print Age_work,"参加工作,",Age_retire,"退休","退休时有养老金",SUM
	
	#下面计算领取
	Y_draw=Age_die-Age_retire
	# 假设刚好领完,每年计息
	#  Y_draw-1
	#  ∑(SUM-Money_retire*12*k)*(R_bank)**(Y_draw-k)=12*Money_retire*Y_draw 
    #  k=0
	
	#Y=12Money_retire
	#M=(R^(n+1)-(n+1)R+n)/(R^n*(R-1)^2)
     #Y=(S*(R^N-1))/((R-1)*(R^n*M+N))
	
	M=(R_bank**(Y_draw+1)-(Y_draw+1)*R_bank+Y_draw)/(R_bank**Y_draw * (R_bank-1)**2)
	Y=(SUM*(R_bank**Y_draw-1))/((R_bank-1)*(R_bank**Y_draw*M+Y_draw))
	Money_retire = Y/12
	print Age_die,"死亡,领取",Y_draw,"年,每月",Money_retire

if __name__=='__main__':
	if(len(sys.argv)<3):
		print "Usage: c.py age money"
	else:
		calc(sys.argv[1],sys.argv[2])
		
		

代码分析:主要是两个数学计算公式。

a.缴费计算

#  Y_total-1
#SUM=∑(M_first*12*(R_gdp)**k)*(R_bank)**(Y_total-k) 
#  k=0
b.领取计算

#  Y_draw-1
#  ∑(SUM-Money_retire*12*k)*(R_bank)**(Y_draw-k)=12*Money_retire*Y_draw 
#  k=0

2)物价上涨计算代码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GDP_rate=0.07
CPI_rate=0.03
i=5
while(i<65):
	print "10000, ",i," Years late : ",10000*(1+GDP_rate+CPI_rate)**i
	i+=5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6.总结

少年们,考公务员吧!



<think>嗯,用户问的是社保养老金交了30年,个人总共缴费15万,退休后每个月能多少。我需要先回忆一下中国的养老金计算方法。根据规定,养老金通常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有的还有过渡性养老金,不过可能用户的情况不涉及。 首先,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是(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 缴费年限 × 1%。这里需要知道用户所在省份的平均工资,但用户没有提供,可能需要假设或者举例说明。比如假设当地平均工资为8000元,那他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平均工资乘以缴费指数。缴费指数通常是个人缴费基数与当地平均工资的比例,如果按最低基数缴费,指数可能是0.6,如果按较高基数,可能更高。但用户只提到总缴费15万,30年,那么平均每年缴费5000元,每月大约416.67元。个人缴费比例通常是8%,所以可以反推他的缴费基数。比如每月缴费416.67元,8%的比例,那么缴费基数是416.67 ÷ 0.08 = 5208.33元。这可能高于或低于当地平均工资,所以需要进一步确认。假设当地平均工资是6000元,那么他的缴费指数就是5208.33 ÷ 6000 ≈ 0.868。 然后基础养老金部分就是(6000 + 6000×0.868)÷2 ×30×1% ≈(6000+5208)÷2×30×1% ≈ 5604 ×30×0.01 ≈ 1681.2元。 接下来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总额是15万,除以计发月数。6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39个月,所以150000 ÷139 ≈1079.14元。 两部分相加,大概1681.2 + 1079.14 ≈2760.34元。但这里可能有误差,因为实际缴费基数、当地平均工资、是否有过渡养老金等因素都会影响结果。另外,个人账户部分是否包含利息?通常个人账户会有利息,所以总额可能比15万多,但用户可能只提到了个人缴费部分,没有算利息,所以需要说明这一点。 用户可能没有考虑到这些变量,比如当地平均工资、缴费指数、计发月数等,所以需要提醒这些假设条件。另外,可能还需要提到实际计算中需要具体数据,这里只是一个估算。同,过渡性养老金可能适用于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但用户交了30年,如果都是实际缴费,可能不需要考虑。 总结下来,应该分步骤解释计算公式,列出假设条件,给出示例计算,并强调结果会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建议咨询当地社保部门获取准确数据。</think>计算养老金需要结合多个参数,以下为分步估算(以2023年全国平均数据为参考): ### 一、基础数据假设 1. **总缴费年限**:30年(含视同缴费年限) 2. **个人账户总额**:15万元(不含利息) 3. **退休年龄**:60岁(计发月数139个月) 4. **参保地社平工资**:假设为8000元/月(2023年全国约7000-9000元) 5. **缴费指数**:根据15万总缴费推算平均指数约0.86(计算过程见后) ### 二、核心计算公式 ``` 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过渡性养老金 ``` #### 1. 基础养老金计算 ``` = 退休地社平工资 × (1+平均缴费指数) ÷ 2 × 缴费年限 × 1% = 8000 × (1+0.86) ÷ 2 × 30 × 1% = 8000 × 0.93 × 30 × 0.01 = 2232元/月 ``` #### 2. 个人账户养老金 ``` = 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 = 150,000 ÷ 139 = 1079元/月 ``` #### 3. 过渡性养老金(若有视同缴费年限) 假设无过渡性养老金(如全部为实际缴费) ### 三、估算结果 ``` 预估养老金 = 2232 + 1079 = 3311元/月 ``` ### 四、关键参数推算过程 1. **缴费指数计算**: - 总缴费15万 ÷ 30年 = 年缴费5000元 - 每月缴费5000/12≈416.67元 - 按8%个人缴费比例反推: 缴费基数 = 416.67 ÷ 8% = 5208元 - 缴费指数 = 5208 ÷ 8000 ≈ 0.65(若按社平工资8000元) > 注:实际计算中发现矛盾,需修正: > - 若总缴费15万均为个人账户部分(8%),则: > 总缴费基数 = 150,000 ÷ 8% = 1,875,000元 > 月均缴费基数 = 1,875,000 ÷ 30 ÷ 12 ≈ 5208元 > 缴费指数 = 5208 ÷ 8000 ≈ 0.65 修正后基础养老金: ``` = 8000 × (1+0.65)/2 × 30 × 1% = 1980元 ``` 最终养老金: ``` 1980 + 1079 = 3059元/月 ``` ### 五、影响因素说明 | 因素 | 影响幅度 | 说明 | |---------------------|---------------|---------------------------| | 社平工资上涨 | +300元/1000元 | 每年约5-8%增长率 | | 个人账户利息 | +10-15% | 年均记账利率约6-8% | | 延迟退休年龄 | +5-8%/年 | 计发月数减少 | | 缴费基数提升 | 线性增长 | 每提高10%基数,养老金增5% | ### 六、精确计算建议 1. 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2. 使用官方「养老金测算器」 3. 准备参数: - 历年缴费基数 - 实际账户利息 - 参保地最新社平工资 - 视同缴费年限证明 > 特别注意:2025年将实施全国统筹,计算方法可能有调整。当前估算未考虑职业年金/企业年金等补充养老金。实际取金额可能比估算值高10-30%(含补贴、政策倾斜等因素)。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