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看似矛盾:奖励会带来什么惩罚。这就是《奖励的惩罚》这本书探讨的,“奖励和惩罚只是一个硬币的两个不同面——而且这个硬币还不值很么钱”。
这个硬币就是外部刺激。当教育小孩子的时候,当领导下属的时候,外部刺激是经常使用而且感觉“有效”的方法。这本书帮助认清了我们对于平静现实下的隐隐不 安的来源。彼得.斯科尔特斯(Peter Scholtes)这句话和作者埃尔菲.艾恩(Alfie Kohn)是一个口吻,“那些鼓吹‘胡萝卜加大棒’观点的人,他们是在驴子身上做的实验,却想把结论运用到人的身上”。他们观点如此一致是因为他们都受到 管理大师爱德华兹.戴明(Edwards Deming)的影响, 只不过作者是教育家出身,于是这本书同样关注了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与管理分别占据这本书三分之一的分量。
这本书的论断和我喜欢的另一本书《紫牛》的论证方式有点相似。他们都指出了通常看起来“有效”的方式是粗暴的,不负责任的。《奖励的惩罚》指出,奖励和惩 罚都使用外部刺激掩盖问题,并没有体现解决问题的勇敢,智慧,努力和决心。而《紫牛》则告诉你,人们购买你的商品是因为商品有趣,有用,令人印象深刻,并 不是因为你的广告铺的有多广,促销策略有多么诱人。
近来天外伺郎发表在日本《文艺初秋》的《绩效主义毁了索尼》让我购买了这本书。不幸的是,这本书对于索尼更像一个预言。这本书于1993年出版,而索尼的 绩效考核开始于1995年。索尼的惨痛教训证明了作者论断的正确性。但是绩效考核仍然被很多人认为是灵丹妙药,只不过索尼的实施细节不当罢了。也许只有等 待越来越多的失败才能使他们相信,问题不在于如何奖励和惩罚,问题在于奖励和惩罚本身。
《绩效主义毁了索尼》请参考 真的是绩效考核毁了索尼吗?
同样请参考 绩效考评的另一面
这个硬币就是外部刺激。当教育小孩子的时候,当领导下属的时候,外部刺激是经常使用而且感觉“有效”的方法。这本书帮助认清了我们对于平静现实下的隐隐不 安的来源。彼得.斯科尔特斯(Peter Scholtes)这句话和作者埃尔菲.艾恩(Alfie Kohn)是一个口吻,“那些鼓吹‘胡萝卜加大棒’观点的人,他们是在驴子身上做的实验,却想把结论运用到人的身上”。他们观点如此一致是因为他们都受到 管理大师爱德华兹.戴明(Edwards Deming)的影响, 只不过作者是教育家出身,于是这本书同样关注了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与管理分别占据这本书三分之一的分量。
这本书的论断和我喜欢的另一本书《紫牛》的论证方式有点相似。他们都指出了通常看起来“有效”的方式是粗暴的,不负责任的。《奖励的惩罚》指出,奖励和惩 罚都使用外部刺激掩盖问题,并没有体现解决问题的勇敢,智慧,努力和决心。而《紫牛》则告诉你,人们购买你的商品是因为商品有趣,有用,令人印象深刻,并 不是因为你的广告铺的有多广,促销策略有多么诱人。
近来天外伺郎发表在日本《文艺初秋》的《绩效主义毁了索尼》让我购买了这本书。不幸的是,这本书对于索尼更像一个预言。这本书于1993年出版,而索尼的 绩效考核开始于1995年。索尼的惨痛教训证明了作者论断的正确性。但是绩效考核仍然被很多人认为是灵丹妙药,只不过索尼的实施细节不当罢了。也许只有等 待越来越多的失败才能使他们相信,问题不在于如何奖励和惩罚,问题在于奖励和惩罚本身。
《绩效主义毁了索尼》请参考 真的是绩效考核毁了索尼吗?
同样请参考 绩效考评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