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chronized : java 中的关键字, 在编译之后 会在同步块的开始处形成monitorenter字节码,在同步块的结束处形成monitorexit字节码。 这两个字节码都需要指定加锁和解锁的对象。
synchronized (lockObject) {
} //锁 对象为lockObject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MethodName(){
}// 锁对象为 调用该方法的对象实例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void MethodName(){
}// 锁对象为 对应的Class 对象
由http://blog.youkuaiyun.com/bingjing12345/article/details/8642595知 对象头信息中 有对象锁标志位的信息,这些东西都是jvm实现的
线程 在执行monitorenter 指令时,首先要去尝试获取指向对象的锁, 若失败, 则当前线程就阻塞等待,直到能获得该对象的锁为止。阻塞操作需要os 由用户态到内核态的切换,因此开销较大。
若成功,或者当前线程已经拥有了指向对象的锁, 就把锁计数器+1, 执行monitorexit 就把锁计数器-1, 当计数器为0 时,锁就被释放了。
由此可知 synchronized 通过对象实现了 对需要执行它的线程的控制 其有如下两点影响:
1 一个线程进入同步块且还没有执行完毕之前, 其他线程会被阻塞
2 同一个线程不会自己把自己锁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