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moid 函数

本文深入探讨了神经网络中常见的Sigmoid函数特性,特别关注其进入饱和区域后对训练过程的影响。通过图表展示了Sigmoid函数在不同x值上的具体表现,并提供了权重初始化的参考依据。
[size=large]神经网络里常常见到sigmoid函数(又称logistic函数),也会提到进入饱和区后该函数的导数很小,不利于训练。
那么,精确值是多少呢,今天,就画个图来看看:[/size]
[img]http://dl2.iteye.com/upload/attachment/0101/1262/7e106164-f4d1-3bc4-be0d-e57d1358cbf2.png[/img]

[size=large]下面是一些点上的具体值,可以看到, x=4时,函数值已经到0.98以上了,而导数已经降到峰值的 十分之一以下了。
训练的时候不能太进入饱和区,但是如果完全在线性区,多层神经网络是没有意义的(多层线性网络还是线性的。。。);
根据这些值,可以为网络权重的初始值设置给个大致的参考吧~
[/size]
x=-8,	函数值为:0.00034,	导数为:0.00034
x=-6, 函数值为:0.00247, 导数为:0.00247
x=-4, 函数值为:0.01799, 导数为:0.01766
x=-2, 函数值为:0.11920, 导数为:0.10499
x= 0, 函数值为:0.50000, 导数为:0.25000
x= 2, 函数值为:0.88080, 导数为:0.10499
x= 4, 函数值为:0.98201, 导数为:0.01766
x= 6, 函数值为:0.99753, 导数为:0.00247
x= 8, 函数值为:0.99966, 导数为:0.00034


[size=large]代码如下:[/size]
close all
fsigmoid=@(x) 1./(1+exp(-x));
x=-8:.1:8;
y=fsigmoid(x);


fdy_dz=@(y) y.*(1-y);


dsig=fdy_dz(y);

fontSize=20;
subplot(121);
plot(x,y);
title('sigmoid函数','FontSize',fontSize)
xlabel('x','FontSize',fontSize)
ylabel('sigmoid(x)','FontSize',fontSize)
grid on
% axis equal

subplot(122);
plot(x,dsig);
title('sigmoid函数的导数','FontSize',fontSize)
xlabel('x','FontSize',fontSize)
ylabel('d sigmoid(x) /dx','FontSize',fontSize)
grid on

idx=find(mod(x,2)==0)
for i=1:length(idx)
fprintf('x=%2d,\t函数值为:%2.5f,\t导数为:%2.5f\n',x(idx(i)),y(idx(i)),dsig(idx(i)))
end
<think>好的,我需要回答用户关于sigmoid函数在机器学习中的应用及实现的问题。首先,我得先回顾一下sigmoid函数的基本定义,确保自己理解正确。根据提供的引用,sigmoid函数的数学表达式应该是$S(x) = \frac{1}{1 + e^{-x}}$。接下来要整理它的主要特性,比如输出范围在0到1之间,可微性等,这些特性为什么适合作为激活函数,或者用于概率输出。 然后,应用方面,用户提到的引用里提到了激活函数、异常检测,还有概率模型中的应用。需要分点说明这些应用场景,每个场景下sigmoid的作用是什么。比如在二分类问题中,sigmoid可以将线性输出转化为概率,这样最后一层可以用它来做预测。另外,异常检测中可能用来评估样本的异常概率,这部分可能需要结合引用3中的内容。 关于实现部分,用户可能需要具体的代码示例,比如Python中使用numpy实现sigmoid函数,以及在深度学习框架如TensorFlow或PyTorch中的调用方式。需要确保代码正确,并且解释清楚每一步的作用。同时,引用里提到的梯度平滑和计算效率问题也要提到,可能影响实现时的优化选择。 还要注意用户引用的资料,引用1、2、3、4都提到了不同的方面,需要正确引用,比如在说明输出范围时引用4,定义时引用1或2。同时,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时要围绕sigmoid函数的特性、应用、优化等展开,确保问题相关且有深度。 另外,检查是否需要按照系统级指令中的格式要求,数学表达式用$...$,独立公式用$$...$$,比如sigmoid的定义可能需要单独成段,使用双美元符号包裹。同时,回答结构要清晰,分点说明应用和实现,保持逻辑连贯。 最后,生成的相关问题要避免重复,并且覆盖用户可能感兴趣的方面,比如优缺点、替代函数、梯度消失问题等。确保问题有助于用户进一步探索sigmoid函数的相关知识。</think>### Sigmoid函数在机器学习中的应用及实现 #### 1. Sigmoid函数定义 Sigmoid函数是一种非线性激活函数,其数学表达式为: $$ S(x) = \frac{1}{1 + e^{-x}} $$ 该函数将输入值映射到$(0,1)$区间内[^1][^2]。 #### 2. 核心特性 - **输出范围**:$0 < S(x) < 1$,适合表示概率或归一化值[^4]。 - **可微性**:导数$S'(x) = S(x)(1 - S(x))$,便于梯度计算。 - **平滑性**:曲线连续且无突变,利于优化算法收敛。 #### 3. 主要应用场景 **3.1 二分类问题** 在逻辑回归或神经网络最后一层中,Sigmoid将线性输出转换为概率值。例如: $$ P(y=1 \mid x) = S(w^T x + b) $$ 若输出概率$>0.5$则判定为正类,否则为负类[^2]。 **3.2 异常检测** 通过将样本特征输入Sigmoid函数,输出值可表示“异常得分”,接近1表示异常,接近0表示正常[^3]。 **3.3 激活函数** 在早期神经网络中,Sigmoid用于隐层引入非线性,但其易导致梯度消失问题,现多被ReLU取代[^1]。 #### 4. 实现示例 **Python基础实现:**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def sigmoid(x): return 1 / (1 + np.exp(-x)) # 示例输入 x = np.array([1.0, -2.0, 3.0]) print(sigmoid(x)) # 输出:[0.731 0.119 0.953] ``` **TensorFlow实现:** ```python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x = tf.constant([1.0, -2.0, 3.0]) output = tf.keras.activations.sigmoid(x) print(output.numpy()) # 输出与上述一致 ``` #### 5. 优缺点分析 | **优点** | **缺点** | |-----------------------------|-------------------------------| | 输出可解释为概率 | 梯度消失(输入绝对值大时导数趋近0)| | 平滑梯度利于优化 | 计算含指数运算,效率较低 | | 早期网络的基础组件 | 输出不以0为中心,影响收敛速度 |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