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专业做不强,只做专业做不大

本文通过《一条线一万美金》的故事,阐述了专业性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并探讨了专业与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好厨子”,《武林外传》中的一句台词,<wbr>让我们捧腹大笑的同时,更让很多人都记住了编剧宁财神这个才子。</wbr>
当一个人在某些时候被称之为“人才”的时候,<wbr>实际上是因为此人在某一“专业”方面具有扎实的功底,这些“<wbr>专业”本身也许并没有很大价值,但是发挥“专业”<wbr>后却能够为他人创造出非凡的价值,<wbr>这也是一个人有其个人价值的原因。</wbr></wbr></wbr></wbr>
网上很多人都在说,在美国请律师是一个很烧钱的事儿,<wbr>你向他提问,他要收费;你让他往你<a href="http://blog.ceconlinebbs.com/BK/%B9%AB%CB%BE.HTM" target="_blank" style="color:rgb(0,0,102); margin-top:0px; margin-right:0px; margin-bottom:0px; margin-left:0px; padding-top:0px; padding-right:0px; padding-bottom:0px; padding-left:0px; text-decoration:none">公司</a>赶,他也要收费;<wbr>你让他去搜集证据,他更要收费。所以,有时候我会经常在想:<wbr>为什么美国的律师敢这样做?<wbr>还不是因为律师是一个非常强调专业性的一个职业吗!</wbr></wbr></wbr></wbr>
我对于专业二字的“粗浅认识”,来自于《一条线一万美金》<wbr>的故事:</wbr>
上个世纪,美国福特公司的一台机器出现了故障,<wbr>公司里的人搞了两三个月都修不好。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wbr>就找了当时已经移居美国的德国人斯坦门茨。<wbr>斯坦门茨在电机旁搭了个帐篷开始检查,两天后,<wbr>斯坦门茨就用粉笔在电机的外壳上画了一条线,说:“打开电机,<wbr>在记号处把里面的线圈减少16圈。”<wbr>人们半信半疑地照他的话去做,结果,<a href="http://blog.ceconlinebbs.com/BK/%CE%CA%CC%E2.HTM" target="_blank" style="color:rgb(0,0,102); margin-top:0px; margin-right:0px; margin-bottom:0px; margin-left:0px; padding-top:0px; padding-right:0px; padding-bottom:0px; padding-left:0px; text-decoration:none">问题</a>解决了。电机修好后,<wbr>福特公司的人员问他要多少酬金,他说:一万美元,<wbr>那人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就问他为什么这么贵,斯坦门茨回答到:<wbr>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里画9999美元。</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
所以,从 工作之始,我就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个专业的人,因为“<wbr>专业产生价值”,因为“专业铸就品质”,<wbr>因为专业能够让画一条线值一万块啊;所以,常常也会干一些“<wbr>即使不专业,但至少也要看起来专业”的事情来:</wbr></wbr></wbr>
比如:这么多年来,<wbr>凡是经我面试的人或是到公司跟我谈业务合作的供应商在其离开时,<wbr>我都一一送其离开公司,握手道别,而不论此人是什么年龄、<wbr>什么职务、什么公司,更不论日后是否还会再相见、再合作(<wbr>因公司就只在一层楼,所以就少了上下楼的麻烦,否则,<wbr>我也不会这么做)。</wbr></wbr></wbr></wbr></wbr>
更有的时候,我会为“专业”而与老总产生争执,坚持我所谓的“<wbr>理论的专业”,就像在工作中,对于“培训”,我的观点是:<wbr>不是任何一门课程都可以让所有的部门人员都一起参加;<wbr>对于360考核,我更坚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论上级、下级、<wbr>平级对一个人用同一套<a href="http://blog.ceconlinebbs.com/BK/%BC%A8%D0%A7.HTM" target="_blank" style="color:rgb(0,0,102); margin-top:0px; margin-right:0px; margin-bottom:0px; margin-left:0px; padding-top:0px; padding-right:0px; padding-bottom:0px; padding-left:0px; text-decoration:none">绩效</a>评估表来评估是不对的;当然,<wbr>尽管我在多次坚持、争执之后,未能改变老总的观点,<wbr>我仍然按照他的要求向前推进,虽然,从“统计结果”的角度来看,<wbr>似乎比我想象的要好很多。</wbr></wbr></wbr></wbr></wbr></wbr></wbr>
以前的我常常会对一些知名人士的“理念”、“高屋建瓴”<wbr>的话语顶礼膜拜,但在现实工作中,却发现永远无法通过那些“<wbr>理念”来做好工作。经历多了之后,慢慢认识到:理念,<wbr>实际上是一个很空洞的东西;<wbr>再好的理念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就永远都只是一句空话,<wbr>唯有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最终实现落地、可以实施,才能产生价值。<wbr>简单而言,结果=理念+切实可行的措施。在工作中,<wbr>真正能够产生价值的,永远是“具体的措施”;<wbr>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这几年的工作中,我更多的时候是低着头,<wbr>往文字方案、表格、流程、建议措施、<wbr>文章等专业技术方面不断努力。</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
直到上周三,跟一个朋友聊天,他问了我一个问题时,我突然发现:<wbr>过于关注专业、低头在这条路上走了几年,<wbr>让我有些无法看清出路到底在哪儿了。</wbr></wbr>
他问到:金融业HR们普遍面临的问题是什么?<wbr>或者说哪些是你们工作的重点呢?</wbr>
我一时语塞,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
回答一个问题其实并不难,<wbr>但真正让自己内心有深刻认识并认同的回答其实并不易!</wbr>
我突然意识到:只做专业,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实际上做不大,<wbr>从另外一个角度说,那么多高薪的HRD、<wbr>VP们实际上能力已远远超越于专业之上了!</wbr></wbr>
正如一篇介绍当年倪光南离开联想始末的文章中描述的那样,<wbr>倪光南是曾被颂为联想之父,是他开发的联想汉卡成就了联想公司;<wbr>但就是这样的专家,最后却只能离开联想。<wbr>倪光南离开联想不论什么原因,但却恰恰印证了一句话:<wbr>不做专业做不强,只做专业做不大!</wbr></wbr></wbr></wbr>
以这么一段话来结尾吧:企业经营分四个层面,<wbr>最低水准是花拳绣腿,好看但不堪一击;第二阶段叫精专一门,<wbr>可能十八般武艺只会使棒,棒使得好,可以像林冲那样;<wbr>第三境界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是你看不出哪一门最强;<wbr>但最强的是能把十八般武艺融合在一起的这个功夫,<wbr>而且这个功夫是任何人不能比的。----冯仑</wbr></wbr></wbr></wbr></wbr>

原文地址:http://blog.ceconlinebbs.com/BLOG_ARTICLE_72456.HTM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