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瞎谈

今天看到一篇《被中国人误传了数千年的七句话》的帖子。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新帖了,很久以前就看过。

我一直认为语言对于文明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今天顺便整理一下思路,发表一点看法。


中学的时候特别喜欢思考些哲学问题
比如:世界有没有中心?光是不是最小的物质?人为什么活着?
老师上课的时候我也容易分神。
老师说质量,我就会想质量是个什么东西?那些物质颗粒挤压在一起如何排列?
大概有十年时间我都有个习惯:在睡觉时候先思考一下所碰到的疑惑。
直到二十四岁,我想通了一件事情:
一个人所认知的东西是有限的。以有限认识无限当然不行;
将自己认知的东西分享出来同时去了解别人认知的东西;
与周围的人交流,与过去的人交流。以无限认识无限自然畅通。
我的生命就是将自己融到无限中去,锻炼自己在各种观点中跳跃。


在认知上大家都像井底之蛙一样,只能看到自己头上的天。
不同就是大家所处的空间和时间不一样,井口的大小不一样。
就像盲人摸象:
有的说象是一把扇、有的说象是一根柱、有的说象是一面墙、有的说象是一条绳。
对于耳聪目明的人来说,当然觉得是个笑话。
但请等等,他们说错了吗?没有。
象耳不就是一把扇?象腿不就是一根柱?象肚不就是一面墙?象尾不就是一根绳?
如果盲人之间交流一下,何尝不能描述出一只完整的大象。有何可笑之处?

现在还能翻到以前发的帖子,乱“灌”了一通。

http://topic.youkuaiyun.com/t/20021015/21/1099917.html

141 楼zswangII(伴水清清)(一贴不灌,何以灌天下?)回复于 2002-10-18 18:10:34 得分 0 不懂与人交流的人需要灌
懂得与人交流的人自会灌

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就不能不理解别人的思想
更不可能理解自己的思想

无数个人就有无数个观点
一个人的观点是有限的
无数个人的观点是无限的
以有限去理解无限当然不通
但以无数个有限去理解世界当然通

灌不在于谁被谁灌
而是在于彼此观点的升华

伴水灌:独自灌似盲人摸象、限制灌似井底之蛙
伴水灌:一个盲人摸不出象、但能摸出自己的象
伴水灌:一只青蛙看不清井、但能看清自己的井
伴水灌:一个人灌不明世界、但能灌明自己的世界

怎么摸?怎么看?怎么灌?~~
大家摸、大家看、大家灌... ...
摸个实实在在、看个清清楚楚、灌个明明了了

滴水灌成了大海
有限组成了无限

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游,水清任人灌

我认为:

人类文明的起源两个东西最重要:“火”与“文字”。

“火”扩大了人类食物的范围。

是“火”的出现,使人生存的成本大大降低。

因为熟食使我们能摄取更多的能量(减少消化付出的能量)、避免更多病毒的威胁。

我们不必为了得到生存必须食物而消耗一整天。

有了更多闲暇的时间,我们就可以用来做其他的事情,比如:思考和交流。

“文字”的出现使人类认知的事物得以长久地记录下来。

我们可以通过“文字”了解到几千年前人们的思想还有生活状况。

“文字”将人类的知识积累了下来,在今天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今天文字、视频、音频被数码所统一,

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这也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

相信没有一个人的大脑能将全世界的知识装下。

中学语文还教过如何发电报。不过电报那东西已经早就过时了。

就连信件我都十年没写过。

有什么事情直接一个电话。更便宜一点就是上IM。

发电报主要讲内容精简:

因为收费是按字的个数来计算。

为了节约成本,就得学会精简(大款除外)。

通过这点许想明白为什么“文言文”会流行了很长段时间。

古时的纸张、书写、雕刻的成本会比现在高很多。

物质不发达的社会,潜意识里为成本考虑。

误差是不能避免的,精简内容使信息准确性降低。

比如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可以理解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也可以理解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意义相差千里。

除了孔子外,谁知道他要说啥?

第一行出现那样的帖子就不足为奇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