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ck:年会结束后,通常都会有大量精彩的后继报道或者评论,小容的这篇,焦点落在Blog及其商业化上,非常值得一读。
Herock:本周,吕欣欣毫无前兆的掀起了一番关于Blog Network的大讨论,本篇作为线索,可以跟踪到整个讨论的概貌。对于Blog Network,我的看法是:组建这个Network,最大的目的就是尽可能产生更多流量,进而得到更多的收益,包括广告收入和影响力的扩大。 Network成员之间,只要质量、品位相当即可,话题的相关度,无关紧要,而整个Network的运营,则确实非常重要。
Lemon Liu:本周末,豆瓣的“我上”Beta发布,个人很喜欢这个功能,一方面为Blogger提供了一个和大家交流的平台,他可以通过豆瓣里的朋友对他的建议不断的产生质量更高的Blog内容;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豆瓣用户的推荐筛选出一些优秀的,被“经常上”的Blog,更方便读者找到喜欢的Blog
Herock:豆瓣的”我上“,相当于Technorati里面的Fav Blog,可惜后者完全不能访问,而这个功能在豆瓣的平台上,也许可以有更大的现实意义,虽然我非常不喜欢”我上“这个叫法。:)
Lemon liu:CW的第四位中国成员的加入起初让我眼前一亮,仔细看了看实际上和娱乐馆一样无聊,是介绍关于皮肤保养,美容和时尚方面的内容,写出来的东西完全不像是一个时尚方面的专家,小心误导大众哦
Herock:这几个关于女人、娱乐的Blog的无聊之处在于,它们根本算不上一个Blog,我始终以为,不是所有按照最新文章在最后显示、带有RSS Feed、评论和TrackBack的网站,都可以算作Blog的。如果看不到清晰的”人格“,我就认为,这只能算是一个”网站“。
Getting Real中文版协同翻译计划
如果你是一个互联网产品经理,希望知道,如何设计、开发一个成功的,格调雅致的Web2.0产品,相信很难象其它领域那样,可以轻松找到几本”经典“的书,作为详细的指导。这个领域历史太短,还没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可以利用,Google、Yahoo等大公司,确实有大量的成功产品,但一是没有详细的文档或资料的披露,二是大公司的操作方式,未必可以为所有人移植使用。
而开发出一系列广受欢迎的web应用产品的37Signals,在Getting Real这本书中,与大家分享的成功经验,对国内的大部分互联网公司来说,应该会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这篇Getting Real 学习笔记,概要翻译了本书中的主要观点,对于快速了解其中的内容很有帮助。
可是如果要真正把握这些思想和实践的结晶,还是需要精读全文,经过简单的搜索,没有发现有这本书的中文译本,于是决定启动一个Getting Real中文版协同翻译的计划,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申请加入。请注意,这是一个为了兴趣和分享知识的项目,翻译的成果将免费全文开放,不会有人从中盈利,也没有任何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