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中activity的四种加载模式

本文介绍了Android中Activity的四种加载模式:standard、singleTop、singleTask和singleInstance,并详细阐述了它们的区别及应用场景。

一、何为加载模式


在android的多activity开发中,activity之 间的跳转可能需要有多种方式,有时是普通的生成一个新实例,有时希望跳转到原来某个activity实例,而不是生成大量的重复的activity。加载 模式便是决定以哪种方式启动一个跳转到原来某个Activity实例。


二、加载模式有哪些以及如何配置


1、在android里面, activity有四种加载模式:standard, singleTop, singleTask, singleInstance 。详细介绍在后面。

 

2、配置方法

直接修改AndroidManifest.xml文件,如要给一个名为Act1的activity指定其加载模式为singleTask,只需添加以下语句:

<activity android:name="Act1" android:launchMode="singleTask">

</activity>

 

三、四种加载模式介绍

1、standard :系统的默认模式,一次跳转即会生成一个新的实例。假设有一个activity命名为Act1,执行语句:

     startActivity(new Intent( Act1.this,  Act1.class));

后Act1将跳转到另外一个Act1,也就是现在的栈里面有 Act1 的两个实例。按返回键后你会发现仍然是在Act1(第一个)里面。

2、singleTop:singleTop 跟standard 模式比较类似。唯一的区别就是,当跳转的对象是位于栈顶的activity(应该可以理解为用户眼前所 看到的activity)时,程序将不会生成一个新的activity实例,而是直接跳到现存于栈顶的那个activity实例。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当 Act1 为 singleTop 模式时,执行跳转后栈里面依旧只有一个实例,如果现在按返回键程序将直接退出。这个貌似用得比较少。

3、singleTask: singleTask模式和后面的singleInstance模式都是只创建一个实例的。在这种模式下,无论跳转的 对象是不是位于栈顶的activity,程序都不会生成一个新的实例(当然前提是栈里面已经有这个实例)。我觉得这种模式相当有用。。在以后的多 activity开发中, 经常会因为跳转的关系导致同个页面生成多个实例,这个在用户体验上始终有点不好,而如果你将对应的activity声明为 singleTask 模式,这种问题将不复存在。不过前阵子好像又看过有人说一般不要将除开始页面的其他页面设置为 singleTask 模式。。原因暂时不明,哪位知道的可以请教下。

4、singleInstance: 看网上的解释好像都比较复杂。刚开始也没怎么明白这种模式,只知道它用的也不多。后来仔细看了网上的解释,稍微有些懂了。就按我的理解解释下。设置为 singleInstance 模式的 activity 将独占一个task(感觉task可以理解为进程),独占一个task的activity与其说是activity,倒不如说是一个应用,这个应用与其他 activity是独立的,它有自己的上下文activity。拿一个例子来说明吧:

现在有以下三个activity: Act1、Act2、Act3,其中Acti2 为  singleInstance 模式。 它们之间的跳转关系为: Act1 -- Act2 -- Act3 ,现在在Act3中按下返回键,由于Act2位于一个独立的task中,它不属于Act3的上下文activity,所以此时将直接返回到Act1。这就是 singleInstance模式,不知道解释清楚了没。。

四、结语

一般的书籍都没有谈过activity的这四种加载模 式,但是感觉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还是挺有用的,也许在以后的开发中就会用到,特别是对于 singleTask 模式,它能有效地改善你的软件的用户体验,让软件的操作更加人性化些。额,就至此为此吧。。

本项目采用C++编程语言结合ROS框架构建了完整的双机械臂控制系统,实现了Gazebo仿真环境下的协同运动模拟,并完成了两台实体UR10工业机器人的联动控制。该毕业设计在答辩环节获得98分的优异成绩,所有程序代码均通过系统性调试验证,保证可直接部署运行。 系统架构包含三个核心模块:基于ROS通信架构的双臂协调控制器、Gazebo物理引擎下的动力学仿真环境、以及真实UR10机器人的硬件接口层。在仿真验证阶段,开发了双臂碰撞检测算法和轨迹规划模块,通过ROS控制包实现了末端执行器的同步轨迹跟踪。硬件集成方面,建立了基于TCP/IP协议的实时通信链路,解决了双机数据同步和运动指令分发等关键技术问题。 本资源适用于自动化、机械电子、人工智能等专业方向的课程实践,可作为高年级课程设计、毕业课题的重要参考案例。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控制核心与硬件接口分离架构便于功能扩展,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的学习者可在现有框架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例如集成视觉感知模块或优化运动规划算法。 项目文档详细记录了环境配置流程、参数调试方法和实验验证数据,特别说明了双机协同作业时的时序同步解决方案。所有功能模块均提供完整的API接口说明,便于使用者快速理解系统架构并进行定制化修改。 资源来源于网络分享,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于商业,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