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我声明了什么!
String s = "Hello world!";
许多人都做过这样的事情,但是,我们到底声明了什么?回答通常是:一个String,内容是“Hello world!”。这样模糊的回答通常是概念不清的根源。如果要准确的回答,一半的人大概会回答错误。
这个语句声明的是一个指向对象的引用,名为“s”,可以指向类型为String的任何对象,目前指向"Hello world!"这个String类型的对象。这就是真正发生的事情。我们并没有声明一个String对象,我们只是声明了一个只能指向String对象的引用变量。所以,如果在刚才那句语句后面,如果再运行一句:String string = s;我们是声明了另外一个只能指向String对象的引用,名为string,并没有第二个对象产生,string还是指向原来那个对象,也就是,和s指向同一个对象。
问题二:"=="和equals方法究竟有什么区别?
==操作符专门用来比较引用是否相同
String a=new String("foo");
String b=new String("foo");
a==b>>>>>flase
String a="123"
String b="123"
a==b>>>>>true
在堆中已经存在字符串123,所以b的引用和a相同
问题三:String到底变了没有?
没有。因为String被设计成不可变(immutable)类,所以它的所有对象都是不可变对象。请看下列代码:
String s = "Hello";
s = s + " world!";
s所指向的对象是否改变了呢?我们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在这段代码中,s原先指向一个String对象,内容是"Hello",然后我们对s进行了+操作,那么s所指向的那个对象是否发生了改变呢?答案是没有。这时,s不指向原来那个对象了,而指向了另一个String对象,内容为"Hello world!",原来那个对象还存在于内存之中,只是s这个引用变量不再指向它了。(也就是说这个"不可变"是说s他原来所指向的那个字符串不变的,我们看到的s的值改变,实际上这个时候的值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字符串了,而是一个新的字符串.对String经常修改会带来内存浪费)
问题四:什么是常量池
常量池(constant pool)指的是在编译期被确定,并被保存在已编译的.class文件中的一些数据。它包括了关于类、方法、接口等中的常量,也包括字符串常量.
String.intern():
存在于.class文件中的常量池,在运行期被JVM装载,并且可以扩充。String的intern()方法就是扩充常量池的一个方法;当一个String实例str调用intern()方法时,Java查找常量池中是否有相同Unicode的字符串常量,如果有,则返回其的引用,如果没有,则在常量池中增加一个Unicode等于str的字符串并返回它的引用。
String s0= “kvill”;
String s1=new String(”kvill”);
String s2=new String(“kvill”);
System.out.println( s0==s1 );
System.out.println( “**********” );
s1.intern();
s2=s2.intern(); //把常量池中“kvill”的引用赋给s2
System.out.println( s0==s1);
System.out.println( s0==s1.intern() );
System.out.println( s0==s2 );
结果为:
false
**********
false //虽然执行了s1.intern(),但它的返回值没有赋给s1
true //说明s1.intern()返回的是常量池中”kvill”的引用
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