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PDP上下文,也即是移动场景,英文全称PDP Context,PDP是分组报文协议的简写,Context翻译成上下文。
每一个手机上网,都必须要先附着到SGSN上。当手机需要访问网络时,需要获取一个PDP地址,你可以把它看成移动的私网地址,该地址需要从GGSN(服务GPRS节点:记录移动台的当前位置信息,移动分组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为服务区内用户提供双向分组路由)获取。而在GGSN(网关GPRS节点:GPRS和公用数据网间的关口站,协议转换)和SGSN之间保存的这个记录就是PDP Context,手机上网时active PDP Context,就是手机建立附着的SGSN与获取地址的GGSN之间建立一条连接。
部分摘自: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3lH41iNM6rY-Ii95Cs281d_4CzGoc3rLl4-VLbxUuidWeXSS8EtEvRwcBGJ3j4t0tMwPwN3fXvW7PRW2xbphUK
---------------------
作者:ufo714
来源:优快云
原文:https://blog.youkuaiyun.com/ufo714/article/details/11529973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博文链接!
PDP上下文激活流程:
a、MS向SGSN发送PDP上下文激活请求
请求中包含:接入点名称(APN)、IP地址(地址为空表示为动态)
APN:GGSN通过APN标识的网络接口和外部数据网络连接
接到请求后,SGSN和HLR通信,检查用户信息:可达APN列表、IP地址为静态还是动态
b、SGSN对MS进行安全检查--------IMSI(身份鉴别)和IMEI(设备检查)
attach过程也有类似步骤
c、检查通过,SGSN向GGSN发送建立PDP上下文请求
SGSN需要先得到GGSN的地址,然后发送请求;
SGSN通过域名服务器DNS得到GGSN的IP地址
DNS根据APN来判断相应的IP地址
请求包含:IP地址、APN、建议使用的TID(隧道标识)等
d、GGSN对SGSN的请求进行响应
该响应包含:IP地址(IP地址为动态的情况下)、最后确认使用的TID、计费标识
e、SGSN向MS发送PDP上下文激活完成------消息中携带移动台的IP地址
---------------------
作者:kinjor007
来源:优快云
原文:https://blog.youkuaiyun.com/kinjor007/article/details/6907987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博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