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承接上一篇文章《一文带你读懂“技术系统演化模式”》。
在“经典TRIZ”中,系统演化时,遵循8个模式[1]:
第一个模式:技术系统演化阶段
这个模式是所有模式里最复杂的一个。
它可以单独作为一个模式来说,也可以作为所有模式最顶层的、必须遵守的规则来说。
在阿奇舒勒先生早期的著作《创造是精确的科学》中,该模式就是作为一个单独的主题出现的。
在目前某些组织做的培训当中,这个模式,也是作为一个单独的主题出现的。
但不管是哪个组织讲这个内容,它的逻辑都是一样的:如果我们在一个跨度足够长的时间段内去看某个技术系统的某个“重要的系统特征”的发展的话,它的发展将呈现出一个形如英文字母S的曲线。这条曲线叫做“技术系统生命周期”,也叫做“S-曲线”。
该曲线是由技术系统在一段时间内的专利申请量、专利发明等级、实施该专利的平均收益等多组数据组合合成的。
下图是以“洗涤剂 or detergent”和“IPC分类的C部”作为关键字,查询从1909年到2018年全球的专利申请量的结果。
从该图上,您会发现,该专利的申请量从最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缓慢增长(1909-1981);然后在一段时间内疾速增长(1981-1997);到顶峰(1997)之后,申请量逐渐减少(1997-2004),后来又因为某些原因有不同程度的增减(2004-2015)。
图中最后3年(2016-2018)的申请量急剧减少,它的原因可能是申请量的确减少了,这说明各公司都不关心该产品了;当然更大的原因可能是,在我查询的时间点上,某些专利暂时没有公开,所以导致这3年的专利申请量呈现如图所示的样子。
如果我们可以按照阿奇舒勒先生对专利发明等级的划分方法对这些专利做评价,并且做出各个年份专利申请的发明等级变化的趋势图。
再可以拿到各大公司的研发和销售数据做一副“平均效益”的变化趋势图的话。
我们将三幅图结合到一起,就可以获得洗涤剂产品从1909年到2018年的“S-曲线”了。
然后,再根据“技术系统演化阶段”将其划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婴儿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下面,我们来分析这4个阶段数据所表现出来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