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址模式以及寻址模式之所以重要的原因
在开始讨论寻址模式之前,让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计算机内存的概念。您可能已经了解了关于内存和编程的一些事实,但是由于现代编程语言正试图淡化计算机中的一些物理概念,因此复习一下相关内容是很有用的:
主存中的每个位置都使用连续的数字地址 编号,内存位置就使用这个地址来引用。
每个主存位置的长度都是一个字节。
较大的数据类型可以通过简单地将多个字节当作一个单位实现(例如,将两个内存位置放到一起作为一个 16 位的数字)。
寄存器的长度在 32 位平台上是 4 个字节,在 64 位平台上是 8 个字节。
每次可以将 1、2、4 或 8 个字节的内存加载到寄存器中。
非数字数据可以作为数字数据进行存储 —— 惟一的区别在于可以对这些数据执行哪些操作,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数据。
新接触汇编语言的程序员有时可能会对我们有多少访问内存的方法感到惊奇。这些不同的方法就称为寻址模式。 有些模式逻辑上是等价的,但是用途却不同。它们之所以被视为不同的寻址模式,原因在于它们可能根据处理器采用了不同的实现。
有两种寻址模式实际上根本就不会访问内存。在立即寻址模式 中,要使用的数据是指令的一部分(例如 li 指令就表示 “立即加载”,这是因为要加载的数字就是这条指令本身 的一部分)。在寄存器寻址模式 中,我们也不会访问主存的内容,而是访问寄存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