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Web之项目servlet学习笔记----1,原理及其介绍

本文围绕Servlet展开,介绍其是服务端小程序,为Java类,需重写相关方法响应请求。阐述了Servlet的生命周期,包括创建时机和运行流程。还说明了Servlet的配置方式,以及Spring MVC的Servlet配置、classpath与classpath*区别、ContextLoaderListener和DispatcherServlet初始化上下文关系等内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8.1.Servlet介绍

  Servlet通常称为服务端小程序,是服务端的程序,用于处理及响应客户的请求。Servlet是一个特殊的Java类,创建Servlet类自动继承HttpServlet。客户端通常只有GET和POST两种请求方式,Servlet为了响应这两种请求,必须重写doGet()和doPost()方法。大部分时候,Servlet对于所有的请求响应都是完全一样的,此时只需要重写service()方法即可响应客户端的所有请求。另外HttpServlet有两个方法:

  init(ServletConfig config):创建Servlet实例时,调用该方法初始化Servlet资源。

  destory():销毁Servlet实例时,自动调用该方法回收资源。

  通常无需重写init()和destory()两个方法,除非需要在初始化Servlet时,完成某些资源初始化的方法,才考虑重写init()方法。如果重写了init()方法,应该在重写该方法的第一行调用super.init(config),该方法将调用HttpServlet的init()方法。如果需要在销毁Servlet之前,先完先完成某些资源的回收,比如关闭数据库链接,才需要重写destory()方法。

  8.2.Servlet的生命周期

  创建Servlet实例有两个时机:

  客户端第一次请求某个Servlet时,系统创建该Servlet的实例,大部分Servlet都是这种Servlet;

  web应用启动时立即创建Servlet实例,即<load-on-start>1</laod-on-start>(LZ有篇文章详细说明:http://www.cnblogs.com/vanl/p/5756122.html)

  每个Servlet的运行都遵循如下生命周期:

  (1)创建Servlet实例。

  (2)Web容器调用Servlet的init()方法,对Servlet进行初始化。

  (3)Servlet初始化之后,将一直存在与容器之中,用于响应客户端请求,如果客户端发送GET请求,容器调用Servlet的doGet()方法处理并响应请求;如果客户端发送POST请求,容器调用Servlet的doPost()方法处理并响应请求。或者统一使用service()方法处理来响应用户请求。

  (4)Web容器决定销毁Servlet时,先调用Servlet的destory()方法,通常在关闭Web应用时销毁Servlet实例。

  8.3.Servlet的配置

  为了让Servlet能响应用户请求,还必须将Servlet配置在web应用中,配置Servlet需要修改web.xml文件。从Servlet3.0开始,配置Servlet有两种方式:

  (1)在Servlet类中使用基于注解的方式进行配置:@WebServlet

  (2)在web.xml文件中进行配置。

  

  我们用web.xml文件来配置Servlet,需要配置<servlet>和<servlet-mapping>。<servlet>用来声明一个Servlet。<icon>、<display-name>和<description>元素的用法和<filter>的用法相同。<init-param>元素与<context-param>元素具有相同的元素描述符,可以使用<init-param>子元素将初始化参数名和参数值传递给Servlet,访问Servlet配置参数通过ServletConfig对象来完成,ServletConfig提供如下方法:

  java.lang.String.getInitParameter(java.lang.String name):用于获取初始化参数

  ServletConfig获取配置参数的方法和ServletContext获取配置参数的方法完全一样,只是ServletContex是取得当前Servlet的配置参数,而ServletContext是获取整个web应用的配置参数。

  8.4.配置Spring MVC的Servlet

  

  配置Spring MVC,指定处理请求的Servlet,有两种方式:

  (1)默认查找MVC配置文件的地址是:/WEB-INF/${servletName}-servlet.xml。

  (2)可以通过修改配置文件的位置,需要在配置DispatcherServlet时指定MVC配置文件的位置。

  我们在平台项目两个工程中分别使用了不同的配置方式,介绍如下:

  我们在business-client工程中按照默认方式查找MVC的配置文件,配置文件目录为: /WEB-INF/business-servlet.xml。工程目录结构如下所示:

  

  我们在public-base-server工程中,通过第2种方式进行配置,把spring-servlet.xml放到src/main/resources/config/spring-servlet.xml,则需要在配置DispatcherServlet时指定<init-param>标签。具体代码如下:

  

  工程目录结构如下:

  

  其中,classpath是web项目的类路径,可以理解为classes目录下面。因为无论这些配置文件放在哪里,编译之后没有特殊情况的话都直接在classes下面。在我们的工程里,经过验证,maven工程这两个

  

  路径经过编译后生成的文件都位于classes目录下,即这两个路径相当于类路径,在下面创建config文件夹(folder),创建自定义的xml配置文件即可。

  8.5.classpath与classpath*区别

  同名资源存在时,classpath只从第一个符合条件的classpath中加载资源,而classpath*会从所有的classpath中加载符合条件的资源。classpath*,需要遍历所有的classpath,效率肯定比不上classpath,因此在项目设计的初期就尽量规划好资源文件所在的路径,避免使用classpath*来加载。

  8.6.ContextLoaderListener和DispatcherServlet初始化上下文关系和区别

  

  从上图可以看出,ContextLoaderListener初始化的上下文加载的Bean是对于整个应用程序共享的,一般如:DAO层、Service层Bean;DispatcherServlet初始化的上下文加载的Bean是只对Spring MVC有效的Bean,如:Controller、HandlerMapping、HandlerAdapter等,该初始化上下文只加载Web相关组件。

  注意:用户可以配置多个DispatcherServlet来分别处理不同的url请求,每个DispatcherServlet上下文都对应一个自己的子Spring容器,他们都拥有相同的父Spring容器(业务层,持久(dao)bean所在的容器)。

  9.<welcome-file-list></welcome-file-list>

  

  <welcome-file-list>包含一个子元素<welcome-file>,<welcome-file>用来指定首页文件名称。<welcome-file-list>元素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welcome-file>子元素。如果在第一个<welcome-file>元素中没有找到指定的文件,Web容器就会尝试显示第二个,以此类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