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阻塞的概念
阻塞(Block)这个概念。当进程调用一个阻塞的系统函数时,该进程被置于睡眠(Sleep)状态,这时内核调度其它进程运行,直到该进程等待的事件发生了(比如网络上接收到数据包,或者调用sleep指定的睡眠时间到了)它才有可能继续运行。与睡眠状态相对的是运行(Running)状态,在Linux内核中,处于运行状态的进程分为两种情况:
正在被调度执行。CPU处于该进程的上下文环境中,程序计数器(eip)里保存着该进程的指令地址,通用寄存器里保存着该进程运算过程的中间结果,正在执行该进程的指令,正在读写该进程的地址空间。
就绪状态。该进程不需要等待什么事件发生,随时都可以执行,但CPU暂时还在执行另一个进程,所以该进程在一个就绪队列中等待被内核调度。系统中可能同时有多个就绪的进程,那么该调度谁执行呢?内核的调度算法是基于优先级和时间片的,而且会根据每个进程的运行情况动态调整它的优先级和时间片,让每个进程都能比较公平地得到机会执行,同时要兼顾用户体验,不能让和用户交互的进程响应太慢。
2, IO模式设置
一般对于一个socket 是阻塞模式还是非阻塞模式有两种方式:
方法1、fcntl 设置;
flags = fcntl(sockfd, F_GETFL, 0); //获取文件的flags值。
fcntl(sockfd, F_SETFL, flags | O_NONBLOCK); //设置成非阻塞模式;
flags = fcntl(sockfd,F_GETFL,0);
fcntl(sockfd,F_SETFL,flags&~O_NUNBLOCK); //设置成阻塞模式;
方法2、recv, send 函数的最后有一个flag 参数可以设置成MSG_DONTWAIT
临时将sockfd 设置为非阻塞模式,而无论原有是阻塞还是非阻塞。
recv(sockfd, buff, buff_size,MSG_DONTWAIT); //非阻塞模式的消息发送
send(scokfd, buff, buff_size, MSG_DONTWAIT); //非阻塞模式的消息接受
3, 读(read/recv/msgrcv):
阻塞和非阻塞的区别在于没有数据到达的时候是否立刻返回.
read 也好,recv 也好只负责把数据从底层缓冲copy 到我们指定的位置.
阻塞情况下:
1、如果没有发现数据在网络缓冲中会一直等待,
2、当发现有数据的时候会把数据读到用户指定的缓冲区,但是如果这个时候读到的数据量比较少,比参数中指定的长度要小,read 并不会一直等待下去,而是立刻返回.
read 的原则,是数据在不超过指定的长度的时候有多少读多少,没有数据就会一直等待。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读取数据都需要采用循环读的方式读取数据,因为一次read 完毕不能保证读到我们需要长度的数据,read 完一次需要判断读到的数据长度再决定是否还需要再次读取。
非阻塞情况下:
1、如果发现没有数据就直接返回,
2、如果发现有数据那么也是采用有多少读多少的进行处理.
所以read 完一次需要判断读到的数据长度再决定是否还需要再次读取。
4,写(send/write/msgsnd):
写的本质也不是进行发送操作,而是把用户态的数据copy 到系统底层去,然后再由系统进行发送操作,send,write返回成功,只表示数据已经copy 到底层缓冲,而不表示数据已经发出,更不能表示对方端口已经接管到数据.
阻塞情况下,write会将数据发送完。(不过可能被中断)
在阻塞的情况下,是会一直等待,直到write 完,全部的数据再返回.这点行为上与读操作有所不同。
非阻塞写的情况下,是采用可以写多少就写多少的策略.与读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有多少读多少是由网络发送的那一端是否有数据传输到为标准,但是对于可以写多少是由本地的网络堵塞情况为标准的,在网络阻塞严重的时候,网络层没有足够的内存来进行写操作,这时候就会出现写不成功的情况,阻塞情况下会尽可能(有可能被中断)等待到数据全部发送完毕, 对于非阻塞的情况就是一次写多少算多少,没有中断的情况下也还是会出现write 到一部分的情况.
来源:
http://blog.youkuaiyun.com/heyutao007/article/details/6733029
阻塞(Block)这个概念。当进程调用一个阻塞的系统函数时,该进程被置于睡眠(Sleep)状态,这时内核调度其它进程运行,直到该进程等待的事件发生了(比如网络上接收到数据包,或者调用sleep指定的睡眠时间到了)它才有可能继续运行。与睡眠状态相对的是运行(Running)状态,在Linux内核中,处于运行状态的进程分为两种情况:
正在被调度执行。CPU处于该进程的上下文环境中,程序计数器(eip)里保存着该进程的指令地址,通用寄存器里保存着该进程运算过程的中间结果,正在执行该进程的指令,正在读写该进程的地址空间。
就绪状态。该进程不需要等待什么事件发生,随时都可以执行,但CPU暂时还在执行另一个进程,所以该进程在一个就绪队列中等待被内核调度。系统中可能同时有多个就绪的进程,那么该调度谁执行呢?内核的调度算法是基于优先级和时间片的,而且会根据每个进程的运行情况动态调整它的优先级和时间片,让每个进程都能比较公平地得到机会执行,同时要兼顾用户体验,不能让和用户交互的进程响应太慢。
2, IO模式设置
一般对于一个socket 是阻塞模式还是非阻塞模式有两种方式:
方法1、fcntl 设置;
flags = fcntl(sockfd, F_GETFL, 0); //获取文件的flags值。
fcntl(sockfd, F_SETFL, flags | O_NONBLOCK); //设置成非阻塞模式;
flags = fcntl(sockfd,F_GETFL,0);
fcntl(sockfd,F_SETFL,flags&~O_NUNBLOCK); //设置成阻塞模式;
方法2、recv, send 函数的最后有一个flag 参数可以设置成MSG_DONTWAIT
临时将sockfd 设置为非阻塞模式,而无论原有是阻塞还是非阻塞。
recv(sockfd, buff, buff_size,MSG_DONTWAIT); //非阻塞模式的消息发送
send(scokfd, buff, buff_size, MSG_DONTWAIT); //非阻塞模式的消息接受
3, 读(read/recv/msgrcv):
阻塞和非阻塞的区别在于没有数据到达的时候是否立刻返回.
read 也好,recv 也好只负责把数据从底层缓冲copy 到我们指定的位置.
阻塞情况下:
1、如果没有发现数据在网络缓冲中会一直等待,
2、当发现有数据的时候会把数据读到用户指定的缓冲区,但是如果这个时候读到的数据量比较少,比参数中指定的长度要小,read 并不会一直等待下去,而是立刻返回.
read 的原则,是数据在不超过指定的长度的时候有多少读多少,没有数据就会一直等待。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读取数据都需要采用循环读的方式读取数据,因为一次read 完毕不能保证读到我们需要长度的数据,read 完一次需要判断读到的数据长度再决定是否还需要再次读取。
非阻塞情况下:
1、如果发现没有数据就直接返回,
2、如果发现有数据那么也是采用有多少读多少的进行处理.
所以read 完一次需要判断读到的数据长度再决定是否还需要再次读取。
4,写(send/write/msgsnd):
写的本质也不是进行发送操作,而是把用户态的数据copy 到系统底层去,然后再由系统进行发送操作,send,write返回成功,只表示数据已经copy 到底层缓冲,而不表示数据已经发出,更不能表示对方端口已经接管到数据.
阻塞情况下,write会将数据发送完。(不过可能被中断)
在阻塞的情况下,是会一直等待,直到write 完,全部的数据再返回.这点行为上与读操作有所不同。
非阻塞写的情况下,是采用可以写多少就写多少的策略.与读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有多少读多少是由网络发送的那一端是否有数据传输到为标准,但是对于可以写多少是由本地的网络堵塞情况为标准的,在网络阻塞严重的时候,网络层没有足够的内存来进行写操作,这时候就会出现写不成功的情况,阻塞情况下会尽可能(有可能被中断)等待到数据全部发送完毕, 对于非阻塞的情况就是一次写多少算多少,没有中断的情况下也还是会出现write 到一部分的情况.
Server: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netinet/in.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errno.h>
#define BUFSIZE 128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int server_sockfd, client_sockfd;
int server_len, client_len;
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_address;
struct sockaddr_in client_address;
int i,byte;
char char_send[BUFSIZE];
server_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bzero(&server_address, sizeof(server_address));
server_address.sin_family = AF_INET;
server_address.sin_port = htons(7838);
server_address.sin_addr.s_addr = INADDR_ANY;
server_len = sizeof(server_address);
if ((bind(server_sockfd, (struct sockaddr *)&server_address, server_len))== -1) {
perror("bind");
exit(EXIT_FAILURE);
}
listen(server_sockfd, 5);
printf("server waiting for connect\n");
client_len = sizeof(client_address);
client_sockfd = accept(server_sockfd,(struct sockaddr *)&client_address, (socklen_t *)&client_len);
for(i=0;i<5;i++){
memset(char_send,'\0',BUFSIZE);
printf("input message to send:");
fgets(char_send,BUFSIZE,stdin);
if((byte=send(client_sockfd,char_send,strlen(char_send),0))==-1){
perror("send");
exit(EXIT_FAILURE);
}
memset(char_send,'\0',BUFSIZE);
//最后一个参数为非阻塞的设置
byte = recv(client_sockfd, char_send, BUFSIZE,MSG_DONTWAIT);
if(byte > 0){
printf("get %d message:%s", byte, char_send);
byte=0;
}else if(byte<0){
if(errno==EAGAIN){
errno=0;
continue;
}else{
perror("recv");
exit(EXIT_FAILURE);
}
}
}
shutdown(client_sockfd,2);
shutdown(server_sockfd,2);
}
Client: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errno.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resolv.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netinet/in.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fcntl.h>
#define MAXBUF 128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int sockfd, ret, i;
struct sockaddr_in dest, mine;
char buffer[MAXBUF + 1];
if ((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 0) {
perror("Socket");
exit(EXIT_FAILURE);
}
bzero(&dest, sizeof(dest));
dest.sin_family = AF_INET;
dest.sin_port = htons(7838);
if(argc<2){
printf("Usage: %s <dest ip> <src ip>",argv[0]);
exit(1);
}
if (inet_aton(argv[1], (struct in_addr *) &dest.sin_addr.s_addr) == 0){
perror(argv[1]);
exit(1);
}
bzero(&mine, sizeof(mine));
mine.sin_family = AF_INET;
mine.sin_port = htons(7839);
if (inet_aton(argv[2], (struct in_addr *) &mine.sin_addr.s_addr) == 0){
perror(argv[2]);
exit(EXIT_FAILURE);
}
if (bind(sockfd, (struct sockaddr *) &mine, sizeof(struct sockaddr)) == -1){
perror(argv[3]);
exit(EXIT_FAILURE);
}
printf("will connect!\n");
if (connect(sockfd, (struct sockaddr *) &dest, sizeof(dest)) != 0) {
perror("Connect ");
exit(EXIT_FAILURE);
}
//设置sock连接的非阻塞
if(fcntl(sockfd, F_SETFL, O_NONBLOCK) == -1) {
perror("fcntl");
exit(EXIT_FAILURE);
}
while(1){
bzero(buffer, MAXBUF + 1);
//因为在socket中设置过,所以就不用再设置了
ret = recv(sockfd, buffer, MAXBUF, 0);
if(ret > 0){
printf("get %d message:%s", ret, buffer);
ret=0;
}else if(ret < 0) {
if(errno == EAGAIN) {
errno=0;
continue;
}else{
perror("recv");
exit(EXIT_FAILURE);
}
}
memset( buffer,'\0',MAXBUF+1);
printf("input message to send:");
fgets( buffer,MAXBUF,stdin);
if((ret=send(sockfd,buffer,strlen(buffer),0))==-1){
perror("send");
exit(EXIT_FAILURE);
}
}
close(sockfd);
return 0;
}
来源:
http://blog.youkuaiyun.com/heyutao007/article/details/6733029
http://blog.youkuaiyun.com/heyutao007/article/details/6732928
http://blog.youkuaiyun.com/fansongy/article/details/6898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