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语法和后端脚本实践 - 3:过程(proc)和过程定义(define_proc_attributes)

本文介绍TCL中Proc的使用方法,包括基本语法、参数解析及属性定义等高级特性。通过实例展示如何计算EDA设计中特定单元面积。

在EDA工具里边使用函数是非常方便的一个操作方式,高效、可控、并且不留”残渣“。这里,大家一起来看一下TCL里的过程(proc)的使用方法。

TCL里的过程,等效于C语言里的函数(function)
一个标准的proc一般具有如下的特点

proc proc_name {argument} {
	......
	return return_value
}

在使用的时候,直接输入过程名即可执行。
先来看一个下面的例子,
get_area
这是一个标准的过程,get_area就是这个过程名,直接执行它就可以了,这个过程名的作用就是得到整个设计里边的cell 的面积,源码示例如下

proc get_area {} {
  set area 0
  foreach_in_collection c [get_flat_cell *] {
    set area [expr [get_attribute $c area] + $area]
  }
  puts "cell area is: $area"
  return $area
}
define_proc_attributes get_area  \
  -info "get_area"

可以看到,除过计算面积意外,这里还有一个returndefine_proc_attributes ,通过下面的操作来感受一下它们的意义
get_area return
这个操作,就是使用 [] 来获取命令的返回值,这个是和shell里边的 `` 功能是一样的。

再来看看以下define_proc_attributes,这个命令可以定义你的proc的释义等。使用help proc_name来唤出来proc的解释
get_area info
这个get_area仅仅就是计算所有cell面积的一个过程,如果只想计算某种特殊名称的cell 面积呢?没问题,使用argument轻松完成。
先看一下命令使用上的变化
get_area_1

可以看到,这里使用了pattern 这个参数,但是带来的便利性是巨大的,用户可以自行筛选结果,而不用去修改下边的proc本身。代码示例如下:

proc get_area {args} {
  parse_proc_arguments -args $args opt
  set pattern ""
  if {[info exists opt(-pattern) ]} {
    set pattern $opt(-pattern)
  } 
  set area 0
  foreach_in_collection c [get_flat_cell *${pattern}*] {
    set area [expr [get_attribute $c area] + $area]
  }
  puts "Pattarn \"${pattern}\" cell area is: $area"
  return $area
}
define_proc_attributes get_area  \
  -info "get_area for specified pattern" \
  -define_args {
    {-pattern   "instance name pattern"  AString string required } \
  }

可以看到,在proc get_area 里边,加入了如下的扩充

  parse_proc_arguments -args $args opt

这个即使参数解析的命令,通过这个命令,可以很方便的将外界的参数,转化为proc内部的数组(array)opt 用户通过调用这个数组,来实现参数的传递

此外,在定义过程属性的命令里边,也多了一些信息

  -define_args {
    {-pattern   "instance name pattern"  AString string required } \
  }

这个命令就是在定义argument的具体需求,具体格式释义如下面表格

arg_name option_help value_help data_type attributes

缩略语描述示例
arg_name选项的名称-pattern
option_help选项的描述“instance name pattern”
value_help选项值的描述AString
string选项值的类别string
attribute选项的属性required

这里的选项值的类别选项的属性 都是需要符合工具的定义,必须要按照工具定义的来,类别一般分为:string/int/ boolean等,属性一般有:required/required等等。如果用户的输入和定义的不匹配,工具会报错。
更进一步,再来一个使用ref_name进行二次过滤,运行结果如下
get_area ref_name
proc的代码如下

proc get_area {args} {
  parse_proc_arguments -args $args opt
  set pattern ""
  if {[info exists opt(-pattern) ]} {
    set pattern $opt(-pattern)
  } 
  set area 0
  if {[info exists opt(-ref) ]} {
    foreach_in_collection c [get_flat_cell *${pattern}* -f "ref_name=~*$opt(-ref)*"] {
      set area [expr [get_attribute $c area] + $area]
    }
    puts "Pattarn \"${pattern}\" with ref \"$opt(-ref)\" cell area is: $area"
  } else {
    foreach_in_collection c [get_flat_cell *${pattern}*] {
      set area [expr [get_attribute $c area] + $area]
    }
    puts "Pattarn \"${pattern}\" cell area is: $area"
  }
  return $area
}

细心的同学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了,这里使用了-ref这个新的argument,但是依然支持不带-ref的命令行操作
这是因为下面的代码的操作:

define_proc_attributes get_area  \
  -info "get_area for specified pattern" \
  -define_args {
    {-pattern   "instance name pattern"  AString string required } \
    {-ref       "ref name pattern"       AString string optional } \
  }

这里的**-ref …optional**就是这个作用,可以使用,也可以不使用,非必须的argument。
在文章的最开始提到proc还有一个不留“残渣”的作用,说的是proc里边的变量都是局部变量,每次执行的时候才会用到,但是不会影响当前的会话,利用这个特点可以放心的执行,又不用担心环境被破坏。用户只需要使用当前proc的返回值就可以了。

foreach t { place CTS route_opt } { 
  puts "area for $t is [get_area -pattern $t]"
} 

执行结果如下,可以看到,每次的返回值都回基于输入而产生不同,相互之间不影响
get_area foreach
从上边的例子中,同学们已经能感知到proc的强大威力了吧!在真正的工作中,可以使用这些特点,构建自己的强大proc,从而可以更为方便的运行命令。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技术文章。

公众号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