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管理软件的症结在于“根本就没有对管理进行管理”

当前企业管理软件未能从更高层次管理各项元素,导致系统复杂、实施困难等问题。理想的管理软件应作为工具,允许用户根据自身需求设计管理流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企业管理软件已经算是在软件应用中比较悠久的领域了,不断变换各种MRP、ERP、CRM等“三字经”,技术也从单机版到C/S、B/S,再到SaaS和云模式,但企业好像还是不太买账啊。 我认为原因在于“根本就没有对‘管理’进行管理”。
     如果对企业管理信息进行处理的话,我想可以分成三个方面:
     1、各项管理工作所涉及的数据,也就是录入、查看和统计的内容;
     2、根据管理的逻辑关系,上面的各项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谁是谁的源头,谁对谁有制约,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3、工作和伴随的数据在企业中的运行流程和审批环节。

     一般的管理软件对第一项的设计为了让软件通用化,适合更大的市场,就尽量把能想到的数据,或可能用到的数据都罗列进去,所以数据内容就很复杂和庞大,带来的坏处是系统复杂,实施困难,费用大,成本高,自然也贵了,并且企业不会感到软件是给他们编的,最初接触就云里雾里,和自己习惯的不一样,使用起来也很别扭;
     对于第二项则更是靠编程写死在程序中,认为自己定的管理模式最科学、最先进、最严密,企业就得按照这个逻辑来,如果企业有不同意见,那么就派所谓“实施专家”去说服他,最重要是说服老板逼着员工按这个来,实在不行,用BI变通的体现一下个性化。虽然后来都宣称提供二次开发平台,不过拜托,有的二次开发平台比Visual Studio还难学,有那功夫我学VS自己编不得了。
     第三项,后来发现对于大型企业,这是一个突破口,所以近几年OA、BPM大行其道,但由于没法和上面两项紧密绑定,同步运行,所以看着热闹,最终也就搞个通知、审批出差单据、请个假等等。在中小企业,由于管理层次少,流程简单,通常也需求不敏感。
     由此可见,这些管理软件并没有在更高一个层次,对企业管理中的各项管理元素进行管理,即没有对“管理”进行管理,真正的管理软件应该是一个管理工具,用户可以用这个工具对以上诸多元素进行设计、调配,符合自己的管理应用,每个行业和每个企业自有自己的管理门道,用不着软件公司越重代庖,把“管理”还给企业吧!
                                                                                                                            黄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