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NET2.0+SQL Server2005构建多层应用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ASP.NET 2.0结合SQL Server 2005创建分层架构应用程序,包括使用TableAdapter向导生成数据访问层、C#编写存储过程、构建逻辑层和表示层。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转自:http://dev.yesky.com/msdn/297/2094297_2.shtml

  利用TableAdapter Configuration Wizard创建数据访问层

  在Visual Studio 2005 中,新增了TableAdapter configuration wizard来很方便地创建数据访问层。首先,我们了解下什么是tableadapter。一个tableadapter连接到数据库,执行查询语句或者存储过程,并且将返回的结果集填充到datatable中去。Tableadapter configuration 向导允许你以类型化dataset方式创建编辑数据集合,十分方便。
  
  首先用C#语言,创建一个名为NtierExample的WEB项目,如下图:


  为了创建数据访问层,首先鼠标右键点选工程项目菜单,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ADD New Item"。在弹出的"ADD NEW ITEM"对话框中,选择"dataset"类型。然后在文件名中,输入"Authors.xsd",并点击"Add",如下图所示:


  当你点"ADD"的按钮时 ,系统会提示是否将该文件放到APP_CODE目录中去,因为VS.NET 2005中,一般会将数据访问层的文件放到该文件夹中去,以方便管理。我们继续选"ok",将xsd文件放到app_code文件夹中去。接下来,就出现"TableAdpater"设置向导的窗口了。首先,我们要指定连接的数据库字符串,并选择将连接字符串保存到web.config文件中去,并选"next"进入下一步。

  在该步中,选择命令类型,由于我们刚才建立了存储过程,因此选择"Use existing store procedure",如下图:
 


  再点选"NEXT",进入下一个窗口,会询问采用哪一个存储过程,如下图:


  这里,我们选择使用"GetAuthors"这个存储过程,再选"next"进入下一步,如下图:


  在这里,我们要指定使用GetAuthors存储过程的哪一个方法用来返回数据集,我们选择"return a datatable"的选现,并指定使用其中的GetAuthors方法,以datatable的形式返回。继续选"next",出现如下窗口,则系统自动会生成数据访问层了。

  当你点击"Finish"按钮后,Visual Studio 会自动产生一些类,当这些类产生后,我们将类改名为Authors,这样,最后输出如下图所示:


  接下来,我们按上面的步骤,类似地,使用"TableAdapter"向导,选择工具菜单栏的"Data-Add-TableAdapter",再次增加一个tableadapter,这次选择的是"GetTitlesByAuthor"存储过程,而选择返回的方法是"GetTitlesByAuthor",其他步骤和生成"GetAuthos"的一样,最后,将产生的类的名改为"AuthorTitles",如下图所示

  使用SQL Server 2005 的CLR存储过程

  SQL Server 2005的一大新特性便是整合了.net 的CLR。整合了.net CLR的好处在于,可以很方便地使开发者可以使用自己熟悉的.net 语言来创建存储过程,触发器,自定义函数等。在本文中,将以C#来创建存储过程。为什么不用T-SQL来创建存储过程呢?因为T-SQL发展到目前,已经很长时间了,在某些场合有其局限性,比如T-SQL不是面向对象的,某些语法过于复杂等。而如果使用面向对象的.NET 语言来编写如存储过程等数据对象时,由于.net 语言强大的特性,因此能写出更健壮和更优秀的存储过程。注意,通过SQL Server 2005用.NET编写的存储过程,都是和用.NET语言编写一般应用的程序一样,都是managed code。此外,CLR 编程语言提供了 T-SQL 中所没有的丰富构造(例如数组和列表等)。与 T-SQL(它是一种解释语言)相比,CLR 编程语言之所以具有更好的性能,是因为托管代码是已编译的。对于涉及算术计算、字符串处理、条件逻辑等的操作,托管代码的性能可能要优于 T-SQL 一个数量级。在本文中,虽然可以用T-SQL来编写存储过程,但为了说明问题,还是以C#来写存储过程。步骤如下:

  首先,打开Visual Studio 2005 beta 2,选择c#语言,新建立一个database工程,命名为sqlproject1。此时,Visual Studio 2005 beta 2会询问你,要与什么数据库进行关联。由于我们采用的是pubs这个数据库,因此我们选择机器名是本地机器,设置好sql的验证方式,选择pubs数据库,就可以了。(注意,在SQL Server 2005中,pubs和northwind数据库不再是SQL Server 2005的自带数据库了,需要到http://go.microsoft.com/fwlink/?LinkId=31995去下载)。接着,在工程建立完毕后,选择新增项目,选择store procedure存储过程,并以Authors.cs命名,再按确定,并输入以下代码: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Data;
using System.Data.Sql;
using System.Data.SqlTypes;
using Microsoft.SqlServer.Server;
using System.Data.SqlClient;

public partial class StoredProcedures
{
 [Microsoft.SqlServer.Server.SqlProcedure]

 public static void GetAuthors()
 {
  SqlPipe sp = SqlContext.Pipe;
  using (SqlConnection conn = new SqlConnection("context connection=true"))
  {
   conn.Open();
   SqlCommand cmd = new SqlCommand();
   cmd.CommandType = CommandType.Text;
   cmd.Connection = conn;
   cmd.CommandText = "Select DatePart(second, GetDate()) " + " As timestamp,* from authors";
   SqlDataReader rdr = cmd.ExecuteReader();
   sp.Send(rdr);
  }
 }

 [SqlProcedure]

 public static void GetTitlesByAuthor(string authorID)
 {
  string sql = "select T.title, T.price, T.type, " + "T.pubdate from authors A" +
     " inner join titleauthor TA on A.au_id = TA.au_id " +
     " inner join titles T on TA.title_id = T.title_id " +
     " where A.au_id = ’" + @authorID + "’";
  using (SqlConnection conn = new SqlConnection("context connection=true"))
  {
   conn.Open();
   SqlPipe sp = SqlContext.Pipe;
   SqlCommand cmd = new SqlCommand();
   cmd.CommandType = CommandType.Text;
   cmd.Connection = conn;
   cmd.CommandText = sql;
   SqlParameter paramauthorID = new SqlParameter("@authorID", SqlDbType.VarChar, 11);
   paramauthorID.Direction = ParameterDirection.Input;
   paramauthorID.Value = authorID;
   cmd.Parameters.Add(paramauthorID);
   SqlDataReader rdr = cmd.ExecuteReader();
   sp.Send(rdr);
  }
 }
}

  让我们来看上面的代码。首先声明了Authors类,并且要引入System.Data.Sql;,System.Data.SqlTypes;,Microsoft.SqlServer.Server; System.Data.SqlClient等命名空间。其中,在Microsoft.SqlServer.Server命名空间中,有两个十分重要的类:

  ·SqlContext: 一个SqlContext类包含的方法可以取得一个数据库实例连接、命令,事务等。

  ·SqlPine: 用户实现发送查询结果和消息到客户端,和ADO.NET里面的Response类有很多相似之处。

  在Authors类中包含了两个静态方法,分别是GetAuthors和GetTitlesByAuthor。其中,GetAuthors方法返回pubs数据库中authors表的所有数据,而GetTitlesByAuthor,则返回指定作者的所写的图书。

  在GetAuthors方法中,首先通过调用sqlContext类的pipe属性引用SqlPine对象:

SqlPipe sp = SqlContext.Pipe;

  接着,使用SqlConnection对象连接到数据库。注意,在连接数据库的字符串中,使用"context=true",表示使用已经登陆到数据库的用户进行登陆:

using (SqlConnection conn = new SqlConnection("context connection=true"))
conn.Open();

  再创建SqlCommand对象的实例,并且设置其属性:

SqlCommand cmd = new SqlCommand();
cmd.CommandType = CommandType.Text;
cmd.Connection = conn;
cmd.CommandText = "Select DatePart(second, GetDate()) " + " As timestamp,* from authors";

  通过调用SqlCommand对象的ExecuteReader方法来执行SQL语句。

SqlDataReader rdr = cmd.ExecuteReader();

  最后,使用SqlPipe对象,将结果集返回 到客户端。这可以使用Send方法实现

sp.Send(rdr);

  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创建存储过程后,必须对其进行部署。我们先选择builde菜单中的 build sqlproject1,就会编译我们刚才创建的类。当编译完工程后,就可以进行部署了。部署也十分简单,选择build菜单,然后选择Deploy sqlproject1,这样就会自动将刚写好的存储过程部署到SQL Server 2005中去。

  最后,我们还要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执行如下语句,以确保在SQL Server 中可以执行托管代码:

EXEC sp_configure ’clr enabled’, 1;
RECONFIGURE WITH OVERRIDE;
GO

   利用TableAdapter Configuration Wizard创建数据访问层

  在Visual Studio 2005 中,新增了TableAdapter configuration wizard来很方便地创建数据访问层。首先,我们了解下什么是tableadapter。一个tableadapter连接到数据库,执行查询语句或者存储过程,并且将返回的结果集填充到datatable中去。Tableadapter configuration 向导允许你以类型化dataset方式创建编辑数据集合,十分方便。
  
  首先用C#语言,创建一个名为NtierExample的WEB项目,如下图:


  为了创建数据访问层,首先鼠标右键点选工程项目菜单,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ADD New Item"。在弹出的"ADD NEW ITEM"对话框中,选择"dataset"类型。然后在文件名中,输入"Authors.xsd",并点击"Add",如下图所示:


  当你点"ADD"的按钮时 ,系统会提示是否将该文件放到APP_CODE目录中去,因为VS.NET 2005中,一般会将数据访问层的文件放到该文件夹中去,以方便管理。我们继续选"ok",将xsd文件放到app_code文件夹中去。接下来,就出现"TableAdpater"设置向导的窗口了。首先,我们要指定连接的数据库字符串,并选择将连接字符串保存到web.config文件中去,并选"next"进入下一步。

  在该步中,选择命令类型,由于我们刚才建立了存储过程,因此选择"Use existing store procedure",如下图:
 


  再点选"NEXT",进入下一个窗口,会询问采用哪一个存储过程,如下图:


  这里,我们选择使用"GetAuthors"这个存储过程,再选"next"进入下一步,如下图:


  在这里,我们要指定使用GetAuthors存储过程的哪一个方法用来返回数据集,我们选择"return a datatable"的选现,并指定使用其中的GetAuthors方法,以datatable的形式返回。继续选"next",出现如下窗口,则系统自动会生成数据访问层了。

  当你点击"Finish"按钮后,Visual Studio 会自动产生一些类,当这些类产生后,我们将类改名为Authors,这样,最后输出如下图所示:


  接下来,我们按上面的步骤,类似地,使用"TableAdapter"向导,选择工具菜单栏的"Data-Add-TableAdapter",再次增加一个tableadapter,这次选择的是"GetTitlesByAuthor"存储过程,而选择返回的方法是"GetTitlesByAuthor",其他步骤和生成"GetAuthos"的一样,最后,将产生的类的名改为"AuthorTitles",如下图所示


   创建逻辑层

  接下来,我们创建逻辑层,在这个例子中,逻辑层是十分简单的,只是起到说明作用。首先,我们新建一个类AuthroBiz类,并将其放在App_code文件夹中,并将类的代码修改如下:

public class AuthorsBiz
{
 public AuthorsBiz()
 {}

 public DataTable GetAuthors()
 {
  AuthorsTableAdapters.AuthorsTableAdapter authorDB = new AuthorsTableAdapters.AuthorsTableAdapter();
  return authorDB.GetAuthors();
 }
 public DataTable GetAuthorTitles(string authorID)
 {
  AuthorsTableAdapters.AuthorTitlesTableAdapter authorDB = new AuthorsTableAdapters.AuthorTitlesTableAdapter();
  return authorDB.GetTitlesByAuthor(authorID);
 }
}

  从上面的代码中,可以看到,我们刚才通过向导创建的"Authors.xsd"类型化dataset类,现在在代码中,可以通过使用AuthorsTableAdapters类来调用,其中authorDB是AuthorsTableAdapters类的实例。

   创建表示层

  在ASP.NET 2.0中,在创建表示层时,可以使用master-page技术,使得可以很方便地构建页面。Mater-page的意思是,可以首先构建出一个页面的主框架模版结构,然后在其中放置一个ContentPlaceHolder控件,在该控件中,将展现其他子页面的内容。在其他子页面中,只需要首先引用该master页面,然后再修改ContentPlaceHolder控件的内容就可以了。

  首先,在工程中新增加一个"master"类型的文件,将其命名为CommonMaster,然后输入以下代码:

<%@ master language="C#" %>
<html>
 <head id="Head1" runat="server">
  <title>Master Page</title>
 </head>
<body>
<form id="Form1" runat="server">
 <table id="header" style="WIDTH: 100%; HEIGHT: 80px"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1" border="1">
 <tr>
  <td style="TEXT-ALIGN: center; width: 100%; height: 74px;" bgcolor="teal">
   <asp:label runat="server" id="Header" Font-Size="12pt" Font-Bold="True">
     Authors Information
   </asp:label>
  </td>
 </tr>
 </table>
 <b/>
 <table id="leftNav" style="WIDTH: 108px; HEIGHT: 100%"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1" border="1">
 <tr>
  <td style="WIDTH: 100px">
   <table>
    <tr>
     <td>
      <a href="Home.aspx">Home</a>
     </td>
    </tr>
    <tr>
     <td>
      <a href="Authors.aspx">Authors List</a>
     </td>
    </tr>
   </table>
  </td>
 </tr>
 </table>
 <table id="mainBody" style="LEFT: 120px; VERTICAL-ALIGN: top; WIDTH: 848px; POSITION: absolute; TOP: 94px; HEIGHT: 100%" border="1">
  <tr>
   <td width="100%" style="VERTICAL-ALIGN: top">
    <asp:contentplaceholder id="middleContent" runat="Server"></asp:contentplaceholder>
   </td>
  </tr>
 </table>
</form>
</body>
</html>

  接下来,我们首先创建以显示作者页面的Authors.aspx页面,由于页面的框架要保持一直,因此,可以利用maser-page技术,在新建页面时,引入刚才建立的CommonMaster页面,如下图:


  点ADD按钮后,出现如下图,选择刚才建立的CommonMaster页面,如下图:


  再输入如下代码:

<%@ Page Language="C#" MasterPageFile="~/CommonMaster.master" %>
<asp:content id="Content1" contentplaceholderid="middleContent" runat="server">
<asp:objectdatasource runat="server" id="authorsSource" typename="AuthorsBiz" selectmethod="GetAuthors">
</asp:objectdatasource>
<asp:gridview runat="server" AutoGenerateColumns="false" id="authorsView" datasourceid="authorsSource">
 <alternatingrowstyle backcolor="Silver"></alternatingrowstyle>
<Columns>
<asp:HyperLinkField DataTextField="au_id" HeaderText="Author ID" DataNavigateUrlFields="au_id"
DataNavigateUrlFormatString="AuthorTitles.aspx?AuthorID={0}">
</asp:HyperLinkField>
<asp:BoundField HeaderText="Last Name" DataField="au_lname"></asp:BoundField>
<asp:BoundField HeaderText="First Name" DataField="au_fname"></asp:BoundField>
<asp:BoundField HeaderText="Phone" DataField="phone"></asp:BoundField>
<asp:BoundField HeaderText="Address" DataField="address"></asp:BoundField>
<asp:BoundField HeaderText="City" DataField="city"></asp:BoundField>
<asp:BoundField HeaderText="State" DataField="state"></asp:BoundField>
<asp:BoundField HeaderText="Zip" DataField="zip"></asp:BoundField>

</Columns>
</asp:gridview>
</asp:content>

  注意,其中我们用到了objectdatasource控件,在.NET 2.0中,有了该控件,可以很方便地沟通表示层和逻辑层。其中的代码如下:

<asp:objectdatasource runat="server" id="authorsSource" typename="AuthorsBiz" selectmethod="GetAuthors">
</asp:objectdatasource>

  其中的typename属性指定为我们之前创建的逻辑层的类AuthorsBiz类,而为了获得数据,采用了selectmethod方法,这里指定了之前建立的GetAuthors方法。当然,也可以在其他场合,应用Updatemethod,Insertmethod,Deletemethod方法,也可以加上参数,比如接下来要创建的AuthorTitle.aspx页面,代码如下:

<%@ Page Language="C#" MasterPageFile="~/CommonMaster.master" %>
<asp:content id="Content1" contentplaceholderid="middleContent" runat="server">
<asp:objectdatasource runat="server" id="authorTitlesSource" typename="AuthorsBiz" selectmethod="GetAuthorTitles">
<SelectParameters>
 <asp:QueryStringParameter Type="String" Direction="Input" Name="authorID" QueryStringField="AuthorID" />
</SelectParameters>
</asp:objectdatasource>
<asp:gridview runat="server" id="authorTitlesView" datasourceid="authorTitlesSource">
 <alternatingrowstyle backcolor="Silver"></alternatingrowstyle>
</asp:gridview>
</asp:content>

  上面的代码中,首先用户在authors.aspx页面点选某个作者名时,则在authortitle.aspx页面中,返回该作者的所有著作。所以,在objectdatasource控件中,我们使用了SelectParameters参数,指定传入来要查询的参数是authorid。最后,再将gridview绑定到objectdatasource控件中去。

  最后,运行我们的代码,结果如下两图所表示:




   小结

  在ASP.NET 2.0中,我们利用SQL Server 2005的强大功能,可以利用.NET 语言创建存储过程,并使用TableAdapter向导,很方便地创建数据访问层,再利用objectdatasource控件的特性,可以很方便地沟通表示层和逻辑层。


 

ASP.NET 2.0+SQL Server 2005全程指南 目录 基础篇 第1章 ASP.NET概述及环境配置 1.1 认识ASRNET 1.1.1 .NET Framework框架 1.1.2 ASP.NET功能与特性 1.1.3 ASP.NETASP的区别 1.2 搭建ASP.NET开发环境 1.2.1 安装与配置IIS 1.2.2 安装与配置Visual Studi0.NET 2005 1.3 常用功能窗口介绍 1.3.1 主窗口 1.3.2 文档窗口 1.3.3 工具箱窗口 1.3.4 属性窗口 1.3.5 解决方案资源管理器窗口 1.3.6 错误窗口 1.4 第一个ASENET程序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C#程序设计基础 2.1 C#语言简介 2.2 C#中的数据类型 2.2.1 值类型 2.2.2 引用类型 2.2.3 装箱和拆箱 2.3 C#语言中的变量和常量 2.3.1 变量 2.3.2 常量 2.4 C#语言中的操作符和表达式 2.4.1 赋值运算符 2.4.2 算术运算符 2.4.3 比较(关系)运算符 2.4.4 逻辑运算符 2.4.5 位运算符 2.5 C#语言中的控制语句 2.5.1 选择语句 2.5.2 循环语句 2.6 异常处理 2.6.1 用trycatch捕获异常 2.6.2 用tryfinally清除异常 2.6.3 用trycatchfinally处理所有的异常 2.7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2.7.1 成员 2.7.2 类的可访问性 2.7.3 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 2.7.4 封装 2.7.5 继承 2.7.6 多态 2.8 C#样语言高级特性 2.8.1 接口 2.8.2 事件 2.8.3 预处理指令 2.8.4 反射 2.8.5 线程 2.9 本章小结 进阶篇 第3章 ASP.NET 2.0常用服务器控件 3.1 使用基本控件 3.1.1 TextBox控件的应用 3.1.2 Label控件的应用 3.1.3 DropDownList和ListBox控件应用 3.1.4 CheckBOX和CheckBoxList控件应用 3.1.5 RadioButton和RadioButtonList控件应用 3.2 ASP.NET 2.0新增控件 3.2.1 BulletedList控件的应用 3.2.2 Substitution控件的应用 3.2.3 Wizard控件的应用 3.2.4 MultiView和View控件的应用 3.2.5 FileUpload控件的应用 3.3 其他常用控件 3.3.1 Calendar控件的应用 3.3.2 AdRotator控件的应用 3.3.3 Xml控件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验证控件 4.1 非空验证 4.2 范围验证 4.3 比较验证 4.4 使用正则表达式验证 4.5 自定义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ASP.NET 2.0对象、状态和配置 5.1 Response对象和Request对象 5.1.1 Response对象 5.1.2 Request对象 5.2 HTTP请求上下文 5.2.1 应用程序状态 5.2.2 Server对象 5.2.3 使用Server对象中Execute()和Transfer()方法重定向页面 5.2.4 Global.asax文件 5.3 状态管理 5.3.1 Application对象 5.3.2 Session对象 5.3.3 Cookie对象 5.3.4 ViewState对象 5.4 配置ASP.NET应用程序 5.4.1 Web.config文件概述 5.4.2 配置数据库链接字符串 5.4.3 添加自定义Web.Config文件配置节 5.4.4 对Web.Config文件进行读写操作 5.4.5 加密和解密Web.Config文件的配置节 5.4.6 ASP.NET网站管理工具 5.4.7 ASP.NET MMC管理单元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数据源控件 6.1 SqlDataSource数据源控件 6.2 AccessDataSource数据源控件 6.3 XmlDataSource数据源控件 6.4 SiteMapDataSource数据源控件 6.5 0bjectDataSource数据源控件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SQL Server 2005常用操作 7.1 SQL Server 2005 7.1.1 SQL Server 2005概述 7.1.2 安装SQL Server 2005数据库 7.1.3 连接数据库服务器 7.1.4 修改登录方式 7.2 管理数据库的基本对象 7.2.1 创建数据库 7.2.2 备份数据库 7.2.3 还原数据库 7.2.4 附加数据库 7.2.5 删除数据库 7.2.6 创建和修改袁 7.2.7 删除袁 7.3 SQL常用语句 7.3.1 获取指定条件的记录 7.3.2 获取指定数量的记录 7.3.3 对记录进行排序 7.3.4 模糊查询 7.3.5 对数据进行分组统计 7.3.6 嵌套查询 7.3.7 插入记录并返回ID 7.3.8 同时更新多条记录 7.3.9 根据条件删除记录 7.4 存储过程 7.4.1 使用存储过程添加数据 7.4.2 使用存储过程查询数据 7.4.3 使用存储过程更新数据 7.4.4 使用存储过程删除数据 7.4.5 存储过程与输出参数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ADO.NET编程基础 8.1 AD0.NET的基本对象及其操作 8.1.1 Connection对象(连接数据库) 8.1.2 Command对象 8.1.3 DataReader对象 8.1.4 DataAdapter和DataSet对象 8.1.5 使用DataView过滤数据 8.1.6 动态创建DataTable对象 8.2 数据绑定 8.2.1 简单数据绑定 8.2.2 复杂数据绑定 8.2.3 Eval0方法和Bind()方法绑定数据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GridView及其他数据控件的应用 9.1 GridView控件的应用 9.1.1 GridView控件的概述 9.1.2 使用GridView控件的绑定列绑定数据 9.1.3 使用GridView控件的模板列绑定数据 9.1.4 使用GridView控件编辑并删除数据 9.1.5 使用GridView控件分页显示数据 9.1.6 对GridView控件中的数据进行排序 9.2 其他数据控件的应用 9.2.1 使用Repeater控件显示数据 9.2.2 在Repeater控件中分页显示数据 9.2.3 使用DetailsView控件操作一条记录 9.2.4 使用FormView控件更新和插入数据 9.3 本章小结 高级篇 第10章 导航与登录 10.1 站点导航 10.1.1 Menu控件 10.I.2 SiteMapPath控件 10.1.3 TreeView控件 10.2 站点登录 10.2.1 创建新用户 10.2.2 用户登录 10.3 本章小结 第11章 母版页 11.1 母版页概述 11.1.1 母版页的基础知识 11.1.2 母版页运行机制 11.2 创建母版页 11.3 创建内容页 11.4 本章小结 第12章 WebPart部件 12.1 WebPart基础知识 12.1.1 WebPart部件概述 12.1.2 W曲部件具体应用 12.1.3 Web部件基本控件 12.2 创建WebPart控件 12.2.1 WebPartManager控件 12.2.2 WebPart和WebPartZone控件简介 12.3 编辑WebPart控件 12.3.1 EditorZone控件简介 12.3.2 AppearanceEditorPart控件简介 12.3.3 BehaviorEditorPart控件简介 12.3.4 LayoutEditorPart控件简介 12.3.5 PropertyGridEditorPart控件简介 12.3.6 实现编辑WebPart控件 12.4 管理WebPart控件 12.4.1 CatalogZone控件简介 12.4.2 DeclarativeCatalogPart控件简介 12.4.3 PageCatalogPart控件简介 12.4.4 ImportCatalogPart控件简介 12.5 W曲部件个性化设置概述 12.5.1 个性化设置的工作方式 12.5.2 个性化设置和其他ASENET功能 12.6 本章小结 第13章 高级数据处理 13.1 文件处理 13.1.1 访问目录和文件 13.1.2 写入数据 13.1.3 上传文件 13.1.4 下载文件 13.2 XML操作 13.2.1 创建XML文件 13.2.2 写入XML文件 13.2.3 读取XML文件 13.3 其他数据处理 13.3.1 读取注册表信息 13.3.2 获取文件信息 13.4 本章小结 第14章 ASP.NET AJAX相关技术简介 14.1 Ajax概述 14.1.1 什么是Ajax 14.1.2 Ajax的工作原理 14.1.3 Ajax的优势与不足 14.2 ASP.NET AJAX 14.2.1 ASENET AJAX的特性 14.2.2 ASENET AJAX的安装 14.3 ASENET AJAX控件 14.3.1 ScriptManager控件 14.3.2 ScriptManagerProxy控件 14.3.3 UpdatePanel控件 14.3.4 UpdateProgress控件 14.3.5 Timer控件 14.4 本章小结 实践篇 第15章 个人网站初学者工具包 15.1 个人网站初学者工具包概述及创建 15.2 系统通用类及配置文件 15.2.1 配置文件(Web.Config) 15.2.2 存储过程设计 15.2.3 系统通用类设计 15.3 母版页设计 15.4 系统实现 15.4.1 系统主页 15.4.2 用户注册 15.4.3 用户登录 15.4.4 浏览相册 15.4.5 下载照片 15.5 后台管理 15.5.1 创建相册 15.5.2 编辑和删除相册 15.5.3 添加照片 15.5.4 编辑和删除照片 15.6 本章小结 第16章 办公自动化系统 16.1 系统总体设计 16.1.1 系统功能描述 16.1.2 系统架构设计 16.2 系统模块设计 16.2.1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16.2.2 功能模块设计 16.3 数据库设计 16.3.1 数据库表之间的关系 16.3.2 数据库表结构的详细设计 16.4 数据库操作类的设计 16.5 用户登录和注册 16.5.1 用户登录 16.5.2 用户注册 16.6 用户管理及角色管理 16.6.1 用户管理 16.6.2 角色管理 16.7 用户考勤及设置 16.7.1 用户考勤 16.7.2 考勤设置 16.8 站内短信 16.8.1 发送站内短信 16.8.2 收件箱 16.8.3 发件箱 16.9 请假信息管理 16.9.1 填写请假表单 16.9.2 查看审批进度 16.9.3 审批请假信息 16.10 我的通讯录 16.10.1 添加通信记录 16.10.2 查看和编辑通讯录 16.10.3 编辑和删除通讯录分类信息 16.11 部门及职位管理 16.11.1 添加部门 16.11.2 部门管理 16.11.3 添加职位 16.11.4 职位管理 16.12 我的文档管理 16.12.1 上传文档 16.12.2 文档下载 16.12.3 文档管理 16.13 公文流转 16.13.1 新建公文流转 16.13.2 查收公文文件 16.14 本章小结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