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等值查询,那么哈希索引明显有绝对优势,因为只需要经过一次算法即可找到相应的键值;当然了,这个前提是,键值都是唯一的。如果键值不是唯一的,就需要先找到该键所在位置,然后再根据链表往后扫描,直到找到相应的数据;
从示意图中也能看到,如果是范围查询检索,这时候哈希索引就毫无用武之地了,因为原先是有序的键值,经过哈希算法后,有可能变成不连续的了,就没办法再利用索引完成范围查询检索;
同理,哈希索引也没办法利用索引完成排序,以及like ‘xxx%’ 这样的部分模糊查询(这种部分模糊查询,其实本质上也是范围查询);
哈希索引也不支持多列联合索引的最左匹配规则;
B+树索引的关键字检索效率比较平均,不像B树那样波动幅度大,在有大量重复键值情况下,哈希索引的效率也是极低的,因为存在所谓的哈希碰撞问题。
【聚簇索引】
平时习惯逛图书馆的童鞋可能比较清楚,如果你要去图书馆借一本书,最开始是去电脑里面查书名然后根据书名来定位藏书在那个区,哪个书柜,哪一行,第多少本。。。清晰明确,一目了然,因为藏书的结构与图书室的位置,书架的顺序,书本的摆放顺序与书籍的编号都是从大到小一致的顺序摆放的,所以很容易找到。比如,你的目标藏书在C区2柜3排5仓,那么你走到B区你就很快知道前面就快到了C区了,你直接奔着2柜区就能找到了。 这就是雷同于聚簇索引的功效了,聚簇索引,实际存储的循序结构与数据存储的物理机构是一致的,所以通常来说物理顺序结构只有一种,那么一个表的聚簇索引也只能有一个,通常默认都是主键,设置了主键,系统默认就为你加上了聚簇索引,当然有人说我不想拿主键作为聚簇索引,我需要用其他字段作为索引,当然这也是可以的,这就需要你在设置主键之前自己手动的先添加上唯一的聚簇索引,然后再设置主键,这样就木有问题啦。
总而言之,聚簇索引是顺序结构与数据存储物理结构一致的一种索引,并且一个表的聚簇索引只能有唯一的一条;
【非聚簇索引】
同样的,如果你去的不是图书馆,而是某城市的商业性质的图书城,那么你想找的书就摆放比较随意了,由于商业图书城空间比较紧正,藏书通常按照藏书上架的先后顺序来摆放的,所以如果查询到某书籍放在C区2柜3排5仓,但你可能要绕过F区,而不是A.B.C.D…连贯一致的,也可能同在C区的2柜,书柜上第一排是计算机类的书记,也可能最后一排就是医学类书籍;
那么对照着来看非聚簇索引的概念就比较好理解了,非聚簇索引记录的物理顺序与逻辑顺序没有必然的联系,与数据的存储物理结构没有关系;一个表对应的非聚簇索引可以有多条,根据不同列的约束可以建立不同要求的非聚簇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