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常用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IOS开发)

本文深入讲解了观察者模式,包括其基本概念、核心原理及应用案例。解释了如何通过四个关键角色实现对象间的解耦通信,并探讨了通知机制与KVO机制的工作方式。

观察者模式(Observer)也叫发布/订阅模式(Publish/Subscribe)

- 问题:

在软件设计中,经常需要对一个对象的状态改变,从而引起很多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这个特点很明显,复用性强,而且对象之间匿名通信。观察者模式最为适合。

- 原理:

举个例子:

包括四个角色:

1、抽象主题(subject)。是个协议,是一个观察者集合容器,定义了添加,移除和对所有观察者发送通知(分别对应attach/detach/notifyObserver三个方法)。

2、抽象观察者(Observer)。也是个协议,有一个更新方法(update)但是只是对自身进行日志处理。

3、具体观察者(ConcreteObserver)。Observer协议的具体实现。

4、具体主题(ConcreteSubject)。Subject协议的具体实现。

两个协议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可复用性,还降低了藕合度。

// Observer.h
@protocol Observer
@required
-(void)update;
@end

// Subject.h
@class Observer
@protocol Subject
@required
-(void)attach:(Observer *) observer;
-(void)detach:(Observer *) observer;
-(void)notifyObservers;
@end

// ConcreteObserver.h
#import "Observer.h"
@interface ConcreteObserver : NSObject
@end


// ConcreteObserver.m
#import "ConcreteObserver.h"
@implementation ConcreteObserver
-(void)update
{
    NSLog("%@", self);
}

@end

// ConcreteSubject.h
#import "Subject.h"
@class Observer;
@interface ConcreteSubject : NSObject
{
    NSMutableArray* observers;
}
@property (nonatomic, strong) NSMutableArray* observers;
+(ConcreteSubject*)sharedConcreteSubject;
@end

// ConcreteSubject.m
#import "ConcreteSubject.h"
@implementation ConcreteSubject

@synthesize observers;
static ConcreteSubject *sharedConcreteSubject = nil;
+(ConcreteSubject)sharedConcreteSubject
{
    static dispatch_once_t onceToken;
    dispatch_once(&onceToken, ^{
        sharedConcreteSubject = [[self alloc] init];
        sharedConcreteSubject.observers = [[NSMutableArray alloc] init];
    });
    return sharedConcreteSubject;
}

- (void) attach:(Observer*) observer
{
    [self.observers addObject:observer];
}

- (void) detach:(Observer*) observer
{
    [self.observers removeObject:observer];
}

- (void)notifyObservers
{
    for (id obs in self.observers) {
        [obs update];
    }
}

@end


一、通知机制

整个流程可以这么说:抽象主题(协议)负责声明一些方法,然后交给具体主题去实现方法,然后对每一个观察者进行操作。


-应用:

通知机制(notification):

这个应该通过实例来讲,但是这样真的复杂的一比。所以我尽量讲明白这个过程。

通知时典型的一对多对象的通信。

这里面有三个角色:

1、投送对象(协议):抽象主题

2、通知中心(NSNotificationCenter):具体主题

3、接收者:观察者

流程:

1、首先接受者们去注册通知。(addObserver:selector:name:object:)

2、投送对象向消息中心投送通知。(applicationWillTerminate:)

3、广播中心对所有的接受者进行广播。然后接受者通过(handleTerminate:)方法去接受notification

4、接受者可以解除消息通知(removeObserver:)


二、KVO机制:再对象属性变化时通知给观察者,而不是对所有观察者都发送通知

我还没有遇到过!所以无法理解!下次再做修改!

标题基于Python的自主学习系统后端设计与实现AI更换标题第1章引言介绍自主学习系统的研究背景、意义、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1研究背景与意义阐述自主学习系统在教育技术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在自主学习系统后端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1.3研究方法与创新点概述本文采用Python技术栈的设计方法和系统创新点。第2章相关理论与技术总结自主学习系统后端开发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基础。2.1自主学习系统理论阐述自主学习系统的定义、特征和理论基础。2.2Python后端技术栈介绍DjangoFlask等Python后端框架及其适用场景。2.3数据库技术讨论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在系统中的应用方案。第3章系统设计与实现详细介绍自主学习系统后端的设计方案和实现过程。3.1系统架构设计提出基于微服务的系统架构设计方案。3.2核心模块设计详细说明用户管理、学习资源管理、进度跟踪等核心模块设计。3.3关键技术实现阐述个性化推荐算法、学习行为分析等关键技术的实现。第4章系统测试与评估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评估。4.1测试环境与方法介绍测试环境配置和采用的测试方法。4.2功能测试结果展示各功能模块的测试结果和问题修复情况。4.3性能评估分析分析系统在高并发等场景下的性能表现。第5章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未来改进方向。5.1研究结论概括系统设计的主要成果和技术创新。5.2未来展望指出系统局限性并提出后续优化方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