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看这本《免费》还是3年前,最近又重新看了一遍,确实是经典之作。
免费,作为21世纪比特经济最普遍的收费模式,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克里斯安德森全面地分析了免费模式,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免费对于比特经济的意义所在。
免费的4中模式:
例子:
赠送服务,销售产品(买车4S店的3年服务)
赠送产品,销售服务(手机0元购,绑定服务)
赠送软件,销售软件(买IBM或HP电脑赠送的Linux系统和软件)
赠送硬件,销售软件(Xbox的硬件价格远低于成本价,靠游戏软件挣钱)
赠送表演,销售饮料(酒吧)
赠送饮料,表演收费(赌场)
买一送一(超市)
超过25美元的订单免运费(亚马孙网站)
免费体验,免费试用(健身体验卡,美容体验卡)
免费停车(商场)
例子:
赠送内容,销售接触观众的机会(广告支持的媒体)
赠送免费信用卡,向卖家收费
赠送科普文章,向作者收取出版费(公益团体)
赠送文件阅读器,销售文件写作软件(Adobe)
女士免费入场,男士门票收费(酒吧)
儿童免费,成人收费(博物馆)
清单免费,搜索收费(某些交友网站,婚介网站)
赠送旅游服务,从车辆出租和酒店预订中获利
赠送内容,出售客户信息(Practice Fusion)
赠送内容,在内容中对付费客户进行突出展示(58同城)
向客户赠送内容和数据,向通过某API接入内容的公司收费(买金融的数据包)
5%定律: 5%的付费用户是网站的所有收入来源,支撑其他95%的用户免费使用该网站
例子:
赠送基本信息,出售更易于使用的较丰富信息(boxofficemojo)
赠送通用管理建议,出售定制的管理建议(麦肯锡日报)
赠送联邦税软件,出售州税软件(TurboTax)
赠送低质量MP3,出售高质量音乐
赠送网络内容,出售印刷版内容(电子书VS实体书)
对在商场中购物的顾客收取较低的费用,不经常光顾的顾客对经常购物的顾客提供补贴(Costo)
赠送电子游戏,向订户收取更多费用使其能够在游戏中享有更多服务
赠送demo,试用软件,完整版收费(游戏)
赠送电脑对电脑呼叫,出售电脑对手机呼叫(Skype)
赠送免费照片分享服务,收取额外存储空间使用费(Flickr)
赠送广告支持的服务,出售除去广告的能力(Ning, tudou)
这种信息传播的动机多种多样,包括声誉和关注度,表达观点,分析快乐,种下善因,得到满足感已经纯粹的自我兴趣
例子: wiki百科,聊天帮助微软小娜升级智能水平,搜索来优化google网站
经典段落:
- 新的规则下,真正的价值将在于同顾客建立起长期的关系——尽管这意味着必须把产品的第一代白白送给顾客。
- 如果某样东西成了软件,那么它的成本和价格也会不可避免地趋零化,原子经济的基调是通货膨胀,而比特经济的主旋律是通货紧缩。
- 关于负价格:
- 现金返还——买车返支票鼓励
- 艺人演出需要向俱乐部付钱,因为艺人看中的是表演机会
- 在丹麦,一家健身俱乐部提供了这样的服务:只要你一周内能至少去俱乐部一次,那么你就不需要付费;但是如果你某种没能去俱乐部,那么你就要付当月的健身费用;成为这家俱乐部会员之后,你的本能就是不要失去会员资格,你对这家俱乐部的忠诚度也随之增强。
聪明的公司能让正常的金钱流动方向发生逆转,它们或者是让某样东西免费,或者是在本应其他公司付款的时候买单,这些点子需要企业家的思维来创造性地看待价格。
- 在家人,邻居甚至工作场合,商品和服务交换主要依靠的还是慷慨,信任,善意,信誉,平等交换这些“社会货币”,在亲人和朋友之间是不需要钱的。只有在没有亲情纽带的陌生人之间,物物交换才需要金钱。
-
人类对资源贫瘠要比对资源充裕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进化的角度看,资源充裕不会有大碍,而资源贫瘠的问题则需要耗费精力去应对。
充裕的盲点:一旦某种物资变得非常充裕,我们就容易忽略它,就好象我们根本不在乎正在呼吸的空气一样。在物质充裕的情况下,你根本无须作出选择,你什么都用不着多想。
- 经济发展中自然会出现新的充裕,产品在商业化和价钱变得更低之后,会出现这种趋势。寻求利润的公司也在去上游寻找新的稀缺资源。如果某种商品出现了充裕的局面,那么其成本就会压低到近乎零,而企业的利润寻找点就转移到相邻领域 -利润不灭定律(高利润守恒定律)
- 让售价在5美元到5000万美元之间变动并不是一个新企业最棘手的难题,最难的是让自己的商品零收费。在消费者看来,便宜和免费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果免费提供你的商品,它马上就能火起来。尽管你只是收费一分钱,但是你所处的经营环境却和不收费是冰火两重天。
在大多数交易中,你都能感觉到好处和坏处,但是当某样商品免费时,你就忘记了它的坏处。免费给我们造成一种情绪冲动,让我们误认为免费物品大大高于它的真正价值。为什么呢?人害怕吃亏,而免费不会让人们感觉到吃亏。
-
充裕的信息(人人都能得到的同样版本)想要变得免费,稀缺的信息(个性化的,对于你而言独特,有意义的内容)想要变得昂贵
- 我们的大脑已经习惯于匮乏思维,我们关注那些我们并非充分享有的东西,从时间到金钱,这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之源,我们始终被自己不曾拥有的而非已经拥有的事物激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