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A/OOD

本文探讨了OOA(面向对象分析)与OOD(面向对象设计)的区别与联系,指出二者分别关注“做什么”与“怎么做”。文章还讨论了当前开发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即OOA与OOD边界模糊,导致实施上的混乱。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OOA与OOD的关系
  “做什么”和“怎么做”,一句传统的经典的话:分析只解决系统“做什么”的问题,不涉及“怎么做”;设计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也描述为“分析是针对问题空间的,设计是针对解空间的”等。
  OOD的输出能够告诉开发人员怎么做吗?OOD的结果应该是指导Programmer如何去做,给出了怎么去做的方向,过于具体的基于算法的实现交给程序员 来处理。一个优秀的OOD的输出,对于OOP来说非常地便捷,工作也非常清晰。
  我们的现状是,感觉OOA完成了OOD的工作,而忽略OOD的工作,直接地从OOA跳跃到OOD。缺点就是OOA不够细化,在OOP中由程序员大量的自由意识地工作,缺少规范性。简单说我们割裂了OOD,在上下游少量地由局部的人员自由地完成了OOD的部分工作。现在的任何一种OOA方法在分析阶段所建立起来的类图,实际上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定义了系统如何构造,包括通过对象类体现的系统结构成分,通过类之间的关系刻画出的系统结构框架。这虽然是一个较高层次抽象的模型概述,但是完全称之为问题域描述,并不符合实际。
  用“做什么”和“怎么做”来区分分析与设计,是从结构化方法中沿袭过来的一种观点,也就是需求代表“做什么”(功能结构图),设计代表“怎么做”(程序框图 +数据流图)。
ooa(object oriented analysis)面向对象分析 ood(object oriented design)面向对象设计 如所熟知,面向对象作为一种程序设计技术最早于60年代后期提出,用于Simula的应用程 序开发。到了70年代,面向对象成为Smalltalk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当时,面向对象技术主要 用于程序设计。进入90年代,人们的注意力逐渐从程序设计转向系统分析和设计,用对象的观 点来认识现实世界、设计问题的可行解,随之也就出现了许多OOAOOD方法。但这些方法 还不很成熟,在OOAOOD的边界划分上也存在着争议。如:有人认为面向对象软件开发 过程可以分为面向对象分析、面向对象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三个阶段;有人认为分析和设 计可以交叉进行不必做严格区分;还有人沿用传统方法进行分析和设计,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语言来实现系统。O OA/OOD的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工作有Gray.Booch的OOAD方法,Coad&Yourdon的 OOAOOD方法,Shlaer&Mellor的OOA方法,Rumbaugh的OOAD方法等。不同的方法 体系都分别体现了人们对OOAOOD,以及面向对象软件开发过程的不同认识。本文的主要 目的就是,试图通过对现有OOAOOD方法的共性进行纵观分析,弄清二者之间的边界问 题,评析从OOAOOD过渡的难易,并讨论实现这种过渡所涉及的主要工作ooa:分析阶段所做的主要工作是理解问题和需求构模,将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映射到问题域。在该 阶段,要明确用户提出了哪些功能要求,为完成这些要求,系统应有哪些构件,采用什么样的结构,并出详细的需求规约。OOA中引入了许多面向对象的概念和原则,如,对象、属性、服务 、继承、封装等,并利用这些概念和原则来分析、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将客观世界中的实体抽 象为问题域中的对象,即问题对象,分析客观世界中问题的结构,明确为完成系统功能,对象间 应具有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