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组(tuple)
1.创建一个没有初始数据的元组
t = ()
注意: 空元组,是为了供我们程序员进行数据查看而存在的
2.创建一个带有初始数据的元组
1) 有多个初始数据的元组
t1 = (对象1,对象2.......)
简写: t3 = 对象1, 对象2, 对象3.......
2) 带有一个初始数据的元组
t2 = (对象,)
简写: t4 = 对象,
-
元组的操作符
1. 拼接 ‘+’
t = (1,2,3)
t2 = (2,3,4)
t3 = t+t2
2. 重复拼接 ‘*’
t = (1,2,3)
t1 = t*3 # 相当于t+t+t
3. 比较操作符
< > == <= >= !=
# 验证小于
t1 = (1,2,3,4)
t2 = (2,1,5,3)
t1 < t2
# 验证等于的
t3 = (1,2,3,4)
t4 = (1,2,3,4)
t3 == t4
t5 = (1,2,3)
t6 = (1,2,3,4)
t5 == t6
4. 逻辑操作符
and or not
注意: 只有()空元组为假值(False)
5. 成员关系操作符
in not in
t = (1,2,3,4)
-
元组的查看
1. 单个元素的查看
t = (1,2,3,4)
t[0]
t[4]
注意: 如果索引不在元组中那么会宝IndexError错误
2. 用for循环遍历元组
t = (1,2,3,4,5,6)
for i in t:
print(i)
-
切片(splice)
t = (1,2,3,4,5)
1. 元组的标签[起始索引值:终点索引值]
# 取元组t的第2---3元素
t[1:3]
注意: [起始索引在:终点索引值) 返回的是一个新的元组
2. 元组的标签[起始索引值:终点索引值:步长]
# 取元组t中的 第1,3,5元素
t[0:5:2]
3. 元组的标签[::步长]
# 取元组t中的 第1,3,5元素
t[::2]
# 取元组t中的 第1,3元素
t[:3:2]
# 取元组t中的 第3,5元素
t[2::2]
-
元组独有的功能
1. count
功能就是,查看制定的对象在元组中的个数
语法:
元组的标签.count(想要查看个数的对象)
t = (1,2,3,4,3,2,6)
# 查看元组t中有几个3
t.count(3)
2. index
功能就是,查看摸个对象在元组中索引(返回的是第一次出现该对象时的索引)
语法:
元组的标签.index(想要查看索引的对象)
元组的标签.index(想要查看索引的对象,[起始索引值,[终点索引值]])
t = (1,2,3,4,3,2,6)
# 想要查看2在元组t中的索引
t.inde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