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了第一篇,想来想去不知道第二篇写点什么好了,那就简单点介绍吧,说说线程的几个状态吧。
线程对象被创建后一般会经历生命周期中五个不同的状态,分别是新建,准备,运行,等待/阻塞,死亡。这五个生命周期的状态存在六种转换关系,大致是如下图
1、新建状态:当一个线程对象创建后,即Thread类或其子类对象创建后,其便处于新建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线程对象还只是一个普通对象,没有成为一条独立的执行线索,也不可能被线程调度程序调度。
2、准备状态:处在新建状态下的线程被调用了start方法后就进入准备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其随时可能被线程调度程序调度,获取CPU执行时间而执行。同时可能后多个线程处于准备状态,等待被调度执行。要注意的是,线程一旦进入了准备状态就再也不可能回到新建状态了。
3、运行状态:一旦处于准备状态的线程获取了CPU时间,就进入执行状态。在执行状态下,线程随时可能被调度程序调度回到准备状态,就像前面看到的其执行持续的时间是没有保障的。另外,线程在执行过程中,由于需要等待某些必要的条件,或由于运行了特定的方法,可能会进入等待/阻塞状态。同时有几个线程能处于运行状态取决于硬件的支持,如果是多核心(每核心1线程)的CPU,同一时刻可能有多个线程处于运行状态。
4、等待/阻塞状态:位于该状态下的线程是由于某些原因而不能继续执行,其原因有很多种可能的情况,包括睡眠、阻塞、挂起、等待某些特定条件的满足等。
5、死亡状态:当线程的run方法正确执行完毕或由于发生异常而终止执行时,线程就进入了死亡状态。进入死亡状态的线程可以当作普通的对象来使用,例如调用其方法或成员变量,但不能再次启动执行,否则将像前面介绍的那样抛出“java.lang.IllegalThreadStateException”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