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的分类
内部排序与外部排序
按照排序过程设计的存储器的不同分为内部排序与外部排序。内部排序完全在内存中进行,适合数据量不太大的数据元素的排序。外部排序需要访问外部存储器,待排序的数据元素非常多,以至于它们必须存储在外部存储器上。
稳定排序与不稳定排序
如果对任意一组数据元素序列,使用排序算法排序后,相同关键字之间的前后位置关系在排序前后保持一致,则该排序算法是稳定的。
内排序的方法
内排序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扩大记录的有序序列长度的过程。基于不同的“扩大”方法,内排序方法可分为插入类、交换类、选择类、归并类。
插入类排序
即在一个已经有序的序列中,插入一个新的记录。这类排序有:希尔排序、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
①希尔排序
-
希尔排序(shell
sort)这个排序方法又称为缩小增量排序,是1959年D·L·Shell提出来的。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设待排序元素序列有n个元素,首先取一个整数increment(小于n)作为间隔将全部元素分为increment个子序列,所有距离为increment的元素放在同一个子序列中,在每一个子序列中分别实行直接插入排序。然后缩小间隔increment,重复上述子序列划分和排序工作。直到最后取increment=1,将所有元素放在同一个子序列中排序为止。 -
由于开始时,increment的取值较大,每个子序列中的元素较少,排序速度较快,到排序后期increment取值逐渐变小,子序列中元素个数逐渐增多,但由于前面工作的基础,大多数元素已经基本有序,所以排序速度仍然很快。
交换类排序
该类方法的核心是“交换”,即每趟排序,都是通过一系列的“交换”动作完成的。这类排序有:冒泡排序、快速排序。
- 快速排序
选择类排序
该方法的核心是“选择”,即每趟排序都选出一个最小(或最大)的记录,把它和序列中的第一个(或最后一个)记录交换,这样最小(或最大)的记录到位。这类排序有:选择排序、堆排序。
e.g.有一组记录(46,77,55,38,41,85),用堆排序建立的初始堆为:(85,77,55,38,41,46)
(这边有一个堆排序介绍图文比较清楚 https://www.cnblogs.com/chengxiao/p/6129630.html )
归并类排序
所谓归并,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序序列合并成一个新的有序序列。这类排序有:(二路)归并排序。
- 归并排序
- 快速排序与归并排序比较
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都需要递归。
快速排序是以某一元素为界,比它大的和比它小的各为一类。
归并排序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序序列合并成一个新的有序序列。
基数类排序(桶排序)
此类方法较为特别,是基于多关键字排序的思想,把一个逻辑关键字拆分成多个关键字,如一副扑克牌,按照基数排序思想可以先按花色排序,则分成4堆,每堆再按A-K的顺序排序,使得整副扑克牌最终有序。
- 次位优先(LSD)
核心思想是:建桶。先排次重要的,重要的最后排。
比如对10000万位学生成绩排序,(假设0-99分),事位的权重比个位大,所以先排个位(次位)然后再排十位。
举个例子:
- 主位优先(MSD)
排序算法性能比较
主要标准是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常用的排序算法可用谐音的方式来记忆“冒择路兮快归堆”,“冒冒失失的选择道路的话,你就快到坟堆里了”。指的是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堆排序。
各种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性能评价如下:
快速排序代码:
#include<stdio.h>
#define CUTOFF 100
int T[100000];
void swap(int *a,int *b)
{
int temp;
temp=*a;
*a=*b;
*b=temp;
}
int median3(int a[],int left,int right)
{
// printf("median3 got %d as left,%d as right\n",left,right);
int middle=(left+right)/2;
if(a[left]>a[right])
swap(&a[left],&a[right]);
if(a[left]>a[middle])
swap(&a[left],&a[middle]);
if(a[middle]>a[right])
swap(&a[middle],&a[right]);
swap(&a[middle],&a[right-1]);
// printf("median3 got %d as a pivot,middle=%d\n",a[right-1],middle);
return a[right-1];
}
void InsertionSort(int a[],int left ,int right)
{
int i,j,temp;
for(i=left;i<right;i++)
{
temp=a[i+1];
for(j=i+1;j>left;j--)
{
if(temp<a[j-1])
a[j]=a[j-1];
else break;
}
a[j]=temp;
}
}
void quicksort(int a[],int left,int right)
{
int low,high,pivot;
low=left;
high=right-1;
if(right-left<=CUTOFF)
{
InsertionSort(a,left,right);
return;
}
pivot=median3(a,left,right);
while(1)
{
while(a[++low]<pivot);
while(a[--high]>pivot);
if(low<high)
swap(&a[low],&a[high]);
else break;
}
swap(&a[low],&a[right-1]);
quicksort(a,left,low-1);
quicksort(a,low+1,right);
}
int main()
{
int i,N;
scanf("%d",&N);
for(i=0;i<N;i++)
{
scanf("%d",&T[i]);
}
quicksort(T,0,N-1);
for(i=0;i<N;i++)
{
printf("%d",T[i]);
if(i!=N-1)
printf(" ");
}
}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ElementType long int
void Swap(ElementType &a,ElementType&b){
//a^=b;b^=a;a^=b;
ElementType t;
t=a;
a=b;
b=t;
}
ElementType Median3(ElementType A[],int Left,int Right){
int Center=(Left+Right)/2;
if(A[Left]>A[Center]) Swap(A[Left],A[Center]);
if(A[Left]>A[Right]) Swap(A[Left],A[Right]);
if(A[Center]>A[Right])Swap(A[Center],A[Right]);
Swap(A[Center],A[Right-1]);
return A[Right-1];
}
void InsertionSort(ElementType a[],int Left ,int Right)
{
int i,j,temp;
for(i=Left;i<Right;i++)
{
temp=a[i+1];
for(j=i+1;j>Left;j--)
{
if(temp<a[j-1])
a[j]=a[j-1];
else break;
}
a[j]=temp;
}
}
void QuickSort(ElementType A[],int Left,int Right){
int CutOff=1000;
if(Right-Left<=CutOff) {
InsertionSort(A,Left,Right);
return;
}
int Privot=Median3(A,Left,Right);
int Low=Left;
int High=Right-1;
//
while(1){
while(A[ ++Low ] < Privot);
while(A[ --High ] > Privot);
if(Low < High ) Swap(A[Low],A[High]);
else break;
}
Swap(A[Low],A[Right-1]);
//现在Low跑到了中间位置
QuickSort(A,Left,Low-1);
QuickSort(A,Low+1,Right);
}
void QSort(ElementType A[],int N){
QuickSort(A,0,N-1);
}
int main(){
int N,i;cin>>N;
long int *A;
A=new long int[N];
for(int i=0;i<N;i++)cin>>A[i];
QSort(A,N);
for(i=0;i<N-1;i++)
cout<<A[i]<<' ';
cout<<A[i];
delete[] A;
return 0;
}
来源:https://blog.youkuaiyun.com/u011080472/article/details/51296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