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组成原理
文章平均质量分 70
huangwwu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第一章——数据的机器层次表示
1:无符号数:整个机器字长的全部二进制位均表示数值位 有符号数:二进制数的最高位为符号位,0表示正号,1表示符号 1) 原码:数值部分与真值相同 2) 补码:负数时,补码为原码自低位向高位,维数的第一个1及其右部的0保持不变,左部的各位取反,符号位保持不变 3) 反码:与补码的区别是少加一个1 补码负数范围较正数范围宽,能多表示原创 2012-07-10 19:30:32 · 612 阅读 · 0 评论 -
第二章——指令系统
1:指令基本格式 操作码字段、地址码字段1) 四地址指令 OP A1(第一个操作数地址) A2(第二个操作数地址) A3(结果存储地址) A4(下一条指令地址)2) 三地址指令 由程序计数器自加得到下一条指令地址3) 二地址指令 结果保存在A1中4) 一地址指令 隐含操作数防御专门的寄存器中5) 零地址指令 操作数在栈中 操原创 2012-07-10 19:44:36 · 579 阅读 · 0 评论 -
第三章——数值的机器运算
1:加法器——全加器再配以其他必要的逻辑电路组成 全加器:3个输入量,A B 以及低位传来的进位C;2个输出量,本位和S以及向高位的进位C1) 串行加法器,仅一个全加器,器件少,成本低;但速度慢2) 并行加法器,多个加法器,数据各位同时运算 进位的产生及传递 Ci = Gi+Pi*Ci-1;最长运算时间主要是由进位信号的传递时间决定的2nty原创 2012-07-11 12:48:37 · 944 阅读 · 0 评论 -
第四章——存储系统和结构
1:存储器分类1) 作用: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2) 存取方式: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顺序存取存储器(SAM) 直接存取存储器(DAM)先找到小区域,再在小区域中顺序检索或等待3) 存储介质 磁芯存储器——破坏性读出,信息不因断点而丢失 半导体存储器——信息因原创 2012-07-11 21:56:04 · 855 阅读 · 0 评论 -
第六章——输入输出系统
主机和外设之间进行信息交换一定要通过接口,原因:主机和外设各自具有自己的工作特点,它们在信息形式和工作速度上具有很大的差异,接口正是为了解决这些差异而设置的1: 主机和外设之间交换的信息1) 数据信息2) 控制信息3) 状态信息4) 联络信息——决定不同工作速度的外设和主机之间交换信息的最佳时刻5) 外设识别信息——使得主机能准确选择进行信息交换的设备 2: 接口的原创 2012-07-12 21:22:50 · 745 阅读 · 0 评论 -
第五章——中央处理器
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对指令流和数据流在时间和空间上实施正确的控制1:寄存器1) 通用寄存器:存放原始数据和运算结果,有的还可以作为变址寄存器、计数器、地址指针等2) 专用寄存器:至少有5个 程序计数器(PC)——用于存放正在执行的指令地址或接着要执行的下条指令地址 指令寄存器(IR)——用来存放从存储器中取出的指令 存储器地址原创 2012-07-12 16:24:58 · 998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