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ssion的创建流程
客户端和服务端Socket连接建立成功后,客户端会向服务端发送一个ConnectRequest请求,服务端接收到ConnectRequest请求后,会创建SessionImpl对象,并且把SessionImpl对象放入sessionsById中(sessionById是一个Map),并且会把Session的过期时间更新到sessionExpiryQueue中,然后会在服务端内部构造一个OpCode.createSession的Request,该Request会依次经过PrepRequestProcessor、SyncRequestProcessor、FinalRequestProcessor。
- 在PrepRequestProcessor中设置Reqeust的txn
- 在SyncRequestProcessor对txn进行持久化(创建session的操作会持久化)
- 在FinalRequestProcessor会对Session进行提交,其实就是把Session的ID和Timeout存到sessionsWithTimeout中去
Session的刷新流程
服务端每接收到一个请求(包括增删查改和Ping请求),都会对sessionExpiryQueue中的Session的过期时间进行刷新。
刷新过程中有一个时间轮的思想,比如sessionA的过期时间是30秒,当前时间是2020.5.10 05.10.13,那么正常情况下,到2020.5.10 05.10.43的时候,该sessionA就要过期,但是在ZooKeeper中不是这样的,当tickTime为2秒时,sessionA的过期时间点为2020.5.10 05.10.44。
Session的过期处理流程
SessionTrackerImpl是Session跟踪器的实现类,由它负责处理Session的过期时间刷新和对过期的Session进行处理.
SessionTrackerImpl是一个线程,该线程会每隔一个tickTime就去检查一下有没有Session已经过期,如果过期了,则对Session进行过期处理,构造一个closeSession的Request,交给服务端进行处理。
Session的关闭流程
对应的操作是closeSession,也会进行持久化,同时FinalRequestProcessor在执行closeSession请求时,会删除临时节点,并且把session从sessionsById、sessionsWithTimeout、sessionExpiryQueue移除掉。
Session的恢复流程
服务端在打快照时,在持久化DataTree的同时会把sessionsWithTimeout也进行持久化,比如代码:
txnLogFactory.save(zkDb.getDataTree(), zkDb.getSessionWithTimeOuts(), syncSnap);
而服务端在启动时,在加载DataTree的同时也会把sessionsWithTimeouts加载出来,比如代码:
long zxid = snapLog.restore(dataTree, sessionsWithTimeouts, commitProposalPlaybackListener);
sessionsWithTimeouts表示Session的信息,服务端在接下来的启动过程中会依据sessionsWithTimeouts中的内容初始化sessionsById和sessionExpiryQueue。
本文详细介绍了Zookeeper中Session的创建、刷新、过期处理和关闭流程。在创建时,客户端发送ConnectRequest,服务端创建SessionImpl并更新sessionExpiryQueue。每个请求都会刷新Session的过期时间,使用时间轮策略。过期处理由SessionTrackerImpl线程负责,关闭Session时会删除临时节点并移除相关记录。在服务端启动时,会根据持久化的sessionsWithTimeouts恢复Session信息。
532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