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某厂从事opendaylight-sdn的研究。opendaylight是基于OSGI架构的。所以最近一直在研究OSGI的优势。有兴趣的可以一起交流。
所有做Java服务器的都知道spring的两大优势:IOC与AOP。自从OSGI借鉴了spring dm以后,加入了blueprint。从此以后OSGI的IOC与spring的IOC就很相似了。那么OSGI的优势是什么呢?从一开始发布OSGI,引以为傲的两大特点:模块化与热部署(动态化)。使用bundle做模块化管理,osgi做的很成熟。但是热部署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用。
OSGI热部署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基本概念,熟悉的人可以跳过)OSGi的核心组件Bundle,与java中jar包的差别就是元数据配置:
常用的Bundle元数据定义:
a) Bundle-Activator:定义Activator的实现全限定类名称,此类必须实现BundleActivator接口,并实现start和stop方法。当Bundle被OSGi容器启动或停止时就会去调用start和stop方法。Bundle-Activator并非是必须的,只有在需要初始化或是销毁资源时才有用,并且不推荐在start方法中进行复杂的处理,以免加重OSGi容器启动的负担。在Spring DM中,ApplicationContext的创建和销毁就是在extender中通过实现BundleActivator接口实现的。
b) Bundle-Classpath:有些jar文件是某个Bundle专属的,此时就应该把这些jar包设置到Bundle的classpath中。比如JDBC驱动等Jar包。
c) Bundle-ManifestVersion:设置Bundle所遵循的OSGi规范版本,目前情况下应该将该值设置为2,表示OSGi R4版本。
d) Bundle-Name:必须的,Bundle的名称,与Bundle-SymbolicName对应,Bundle-Name类似于name,而Bundle-SymbolicName类似于id。
e) Bundle-SymbolicName:必须的,Bundle的唯一标识名,一般推荐采用类包的机制,保证其唯一性。
f) Bundle-Version:必须的,Bundle的版本号,可用于在import-package中进行过滤。
g) Export-Package:Bundle对外公开的可被其他Bundle导入的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