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prinmer 中讲到函数的可变参数(ellipsis...),但是primer中讲得比较浅,提到了怎么声明怎么调用,但是没有写明在函数内部是如何获取可变的参数的。
1)省略号(ellipsis)
在无法给出所有传递给函数的参数的类型和数目时,可以使用省略号(...)指定函数参数表。有如下几种形式:
1 void fun1(int a, double b, ...); //给出确定的几个参数,其他用省略号 2 void fun2(int a ...); //省略号前有或者没有逗号都是可以的 3 void fun3(...); //也可以不确定任何参数,但和没有参数是不一样的
最典型的应用就是printf函数,printf的声明和调用方法如下:
1 int printf( const char *format [,argument]... ); //官方声明 2 printf("My name is %s, age %d.", "AnnieKim", 24); //调用
2)通用的工作原理
大多数带有可变参数的函数都利用显式声明的参数中的一些信息,来获取调用中提供的其他可选实参的类型和数目。
比如printf函数,就是根据第一个参数退到可选实参:如果第一个'%'后有一个's',说明后面要有第二个参数,类型是字符串;如果还有第二个'%',后面跟一个'd',说明还需要第三个参数,是一个整型等等。
所以说,通常情况下,第一个参数是必不可少的。
3)如何获取可变参数
现在,我们要关注的是函数内部的实现细节。当我看到primer这部分的时候还真是好奇实现细节呢,只怪我孤陋寡闻,以前没见过⊙﹏⊙b。
为了解决可变参数问题,需要用到以下几个宏(以下定义来自MSDN),并且使用这几个宏时必须至少提供一个显式的参数:
#include <stdarg.h> type va_arg( va_list arg_ptr, type ); void va_end( va_list arg_ptr ); void va_start( va_list arg_ptr, prev_param );
其中,type是指要获取的参数的类型,比如int,char *等,arg_ptr是指向参数列表的指针(va_list类型),prev_param是指最后一个显式声明的参数,以用来获取第一个可变参数的位置。
使用步骤:
a)定义一个va_list类型的变量,变量是指向参数的指针。
b)va_start初始化刚定义的变量,第二个参数是最后一个显式声明的参数。
c)va_arg返回可变参数的值,第二个参数是该可变参数的类型。
d)va_end将a)定义的变量重置为NULL。
注意事项:
a)可变参数的类型和数目不能通过宏来获取,只能通过自己写程序控制。
b)编译器对可变参数函数的原型检查不够严格,会影响代码质量。
4)举个例子
最后举个例子,是自己写的printf函数,只能用于处理'%s'和'%d'。为简单起见,没有做任何异常处理,理解这些宏的使用方法即可。
1 #include <iostream> 2 #include <stdarg.h> 3 using namespace std; 4 5 void myprintf(const char *format...) 6 { 7 va_list argptr; 8 va_start(argptr, format); //va_start 9 10 char ch; 11 while (ch = *(format++)) //逐个遍历format字符串 12 { 13 if (ch == '%') 14 { 15 ch = *(format++); 16 if (ch == 's') 17 { 18 char *name = va_arg(argptr, char *); //va_arg 19 cout<<name; 20 } 21 else if (ch == 'd') 22 { 23 int age = va_arg(argptr, int); //va_arg 24 cout<<age; 25 } 26 } 27 else 28 { 29 cout<<ch; 30 } 31 } 32 cout<<endl; 33 va_end(argptr); //va_end 34 } 35 36 int main() 37 { 38 myprintf("My name is %s, age %d.", "AnnieKim", 24); 39 return 0; 40 }
代码写得较粗糙,表介意。可变参数问题也就先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