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伞与高速目标轨迹拦截技术融合探索
飞行伞实验与性能分析
飞行伞实验设计与技术应用
为提升工人在高温环境下的安全性,研究采用射频技术,通过地面控制人员操控飞行伞。地面控制站结合 GPS 数据实现对飞行伞的远程管理。飞行伞尺寸较大(2500mm × 2500mm),需配备遥控器和飞行系统的控制器,以确保其在城市区域的安全使用。
飞行伞的飞行控制系统会综合考虑所有参数来保持平衡。此外,还添加了高质量的超声波传感器(VU0002),使飞行伞能够轻松起降并避开障碍物。为保证飞行伞正常运行,超声波传感器需与避障算法协同工作。
飞行控制器是飞行伞的核心功能之一,支持从自动返航到自由飞行、高度保持等多种模式。高度保持和自动返航功能对于稳定遮阳和跟踪太阳位置尤为有用,能帮助飞行员在飞行方向迷失时找到方向。
飞行伞飞行测试过程
在飞行测试中,一个重要目标是确定大型飞行伞与电子系统同步时控制系统的性能。飞行员通过遥控器操控飞行伞。移动飞行伞后确定参数的第一步是选择纵轴,飞行控制系统(FCS)控制纵轴,同时飞行员继续引导飞行伞。
飞行员操纵飞行伞进出机场,并增加增益,直至飞行伞稳定,以最小化稳态误差。飞行伞的高度从左到右逐步调整,以确保稳定性并保持适度的升降速率。遮阳功能可根据工人的位置进行远程控制和移动。
飞行伞测试结果与性能限制
飞行伞成功起飞、稳定飞行并在指定区域降落。飞行伞能在空中保持稳定并提供遮阳,工人向不同方向移动以评估飞行伞的机械响应。研究测量了飞行伞的轨迹和误差距离,并将飞行伞保持在 10 米的高度。
测试过程中发现,飞行伞的 PID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