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二 、 layout布局过程:
主要作用 :为将整个根据子视图的大小以及布局参数将View树放到合适的位置上。
具体的调用链如下:
host.layout()开始View树的布局 ,继而回调给View/ViewGroup类中的layout()方法。 具体流程如下
1 、layout方法会设置该View视图位于父视图的坐标轴,即mLeft,mTop,mLeft,mBottom(调用setFrame()函数去实现),
接下来回调onLayout()方法(如果该View是ViewGroup对象,需要实现该方法,对每个子视图进行布局) ;
2、如果该View是个ViewGroup类型,需要遍历每个子视图chiildView,调用该子视图的layout()方法去设置它的坐标值。
layout函数原型为 View.java
- /* final 标识符 , 不能被重载 , 参数为每个视图位于父视图的坐标轴
- * @param l Left position, relative to parent
- * @param t Top position, relative to parent
- * @param r Right position, relative to parent
- * @param b Bottom position, relative to parent
- */
- public final void layout(int l, int t, int r, int b) {
- boolean changed = setFrame(l, t, r, b); //设置每个视图位于父视图的坐标轴
- if (changed || (mPrivateFlags & LAYOUT_REQUIRED) == LAYOUT_REQUIRED) {
- if (ViewDebug.TRACE_HIERARCHY) {
- ViewDebug.trace(this, ViewDebug.HierarchyTraceType.ON_LAYOUT);
- }
- onLayout(changed, l, t, r, b);//回调onLayout函数 ,设置每个子视图的布局
- mPrivateFlags &= ~LAYOUT_REQUIRED;
- }
- mPrivateFlags &= ~FORCE_LAYOUT;
- }
同样地, 将上面layout调用流程,用伪代码描述如下:
- // layout()过程 ViewRoot.java
- // 发起layout()的"发号者"在ViewRoot.java里的performTraversals()方法, mView.layout()
- private void performTraversals(){
- //...
- View mView ;
- mView.layout(left,top,right,bottom) ;
- //....
- }
- //回调View视图里的onLayout过程 ,该方法只由ViewGroup类型实现
- private void onLayout(int left , int top , right , bottom){
- //如果该View不是ViewGroup类型
- //调用setFrame()方法设置该控件的在父视图上的坐标轴
- setFrame(l ,t , r ,b) ;
- //--------------------------
- //如果该View是ViewGroup类型,则对它的每个子View进行layout()过程
- int childCount = getChildCount() ;
- for(int i=0 ;i<childCount ;i++){
- //2.1、获得每个子View对象引用
- View child = getChildAt(i) ;
- //整个layout()过程就是个递归过程
- child.layout(l, t, r, b) ;
- }
- }
流程三、 draw()绘图过程
由ViewRoot对象的 performTraversals()方法调用draw()方法发起绘制该View树,值得注意的是每次发起绘图时,并不会重新
绘制每个View树的视图,而只会重新绘制那些“需要重绘”的视图,View类内部变量包含了一个标志位DRAWN,当该视图需要
重绘时,就会为该View添加该标志位。
调用流程 :
mView.draw()开始绘制 ,draw()方法实现的功能如下:
1 、绘制该View的背景
2 、为显示渐变框做一些准备操作(见5,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改渐变框)
3、调用onDraw()方法绘制视图本身 (每个View都需要重载该方法,ViewGroup不需要实现该方法)
4、调用dispatchDraw ()方法绘制子视图(如果该View类型不为ViewGroup,即不包含子视图,不需要重载该方法。)值得
说明的是,ViewGroup类已经为我们重写了dispatchDraw ()的功能实现,应用程序一般不需要重写该方法,但可以重载父类
函数实现具体的功能。
4.1 dispatchDraw()方法内部会遍历每个子视图,调用drawChild()去重新回调每个子视图的draw()方法(注意,这个地方“需要
重绘”的视图才会调用draw()方法)。值得说明的是,ViewGroup类已经为我们重写了dispatchDraw()的功能实现,应用程序一
般不需要重写该方法,但可以重载父类函数实现具体的功能。
5、 绘制滚动条
于是,整个调用链就这样递归下去了。
同样地,使用伪代码描述如下:
- // draw()过程 ViewRoot.java
- // 发起draw()的"发号者"在ViewRoot.java里的performTraversals()方法, 该方法会继续调用draw()方法开始绘图
- private void draw(){
- //...
- View mView ;
- mView.draw(canvas) ;
- //....
- }
- //回调View视图里的onLayout过程 ,该方法只由ViewGroup类型实现
- private void draw(Canvas canvas){
- //该方法会做如下事情
- //1 、绘制该View的背景
- //2、为绘制渐变框做一些准备操作
- //3、调用onDraw()方法绘制视图本身
- //4、调用dispatchDraw()方法绘制每个子视图,dispatchDraw()已经在Android框架中实现了,在ViewGroup方法中。
- // 应用程序程序一般不需要重写该方法,但可以捕获该方法的发生,做一些特别的事情。
- //5、绘制渐变框
- }
- //ViewGroup.java中的dispatchDraw()方法,应用程序一般不需要重写该方法
- @Override
- protected void dispatchDraw(Canvas canvas) {
- //
- //其实现方法类似如下:
- int childCount = getChildCount() ;
- for(int i=0 ;i<childCount ;i++){
- View child = getChildAt(i) ;
- //调用drawChild完成
- drawChild(child,canvas) ;
- }
- }
- //ViewGroup.java中的dispatchDraw()方法,应用程序一般不需要重写该方法
- protected void drawChild(View child,Canvas canvas) {
- // ....
- //简单的回调View对象的draw()方法,递归就这么产生了。
- child.draw(canvas) ;
- //.........
- }
强调一点的就是,在这三个流程中,Google已经帮我们把draw()过程框架已经写好了,自定义的ViewGroup只需要实现
measure()过程和layout()过程即可 。
引起View树重新绘制的因素有如下几种:
1、 导致视图大小发生变化 ;
2、导致ViewGroup重新为子视图分配位置
3、视图显示情况发生变化需要重绘
这三种情况,最终会直接或间接调用到三个函数,分别为invalidate(),requsetLaytout()以及requestFocus() ,接着这三个
函数最终会调用到ViewRoot中的schedulTraversale()方法,该函数然后发起一个异步消息,消息处理中调用performTraverser()
方法对整个View进行遍历。
invalidate()方法
说明:请求重绘View树,并且只绘制那些“需要重绘的”视图,即谁(View的话,只绘制该View ;ViewGroup,则绘制整个
ViewGroup)请求invalidate()方法,就绘制该视图。
一般引起invalidate()操作的函数如下:
1、直接调用invalidate()方法,请求重新draw(),但只会绘制调用者本身。
2、setSelection()方法 :请求重新draw(),但只会绘制调用者本身。
3、setVisibility()方法 : 当View可视状态在INVISIBLE转换VISIBLE时,会间接调用invalidate()方法,继而绘制该View。
4 、setEnabled()方法 : 请求重新draw(),但不会重新绘制任何视图包括该调用者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