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的发展史
Mosaic
,是互联网历史上第一个获普遍使用和能够显示的网页浏览器,于1993年问世。
2015年ES6
(又名ES2015) 发布
浏览器
1.浏览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shell
部分(用户可看到的界面)和内核
部分(核心技术)
2.渲染引擎
内核部分的渲染引擎 ==> 定义了 html
和 css
的部分规则语法以及渲染路径等
3.js引擎
用于解析和执行 JavaScript 代码, 也就是专门处理Js脚本的虚拟机
2008年,Google发布了Chrome,采用V8引擎
能把js代码,直接转化成格式为0101
的机械码来执行,以速度快而闻名
Firefox,推出 SpiderMonkey引擎(对频繁执行的代码做了路径优化)
4.分为怪异模式和标准模式
如何使用:
标准模式:<!DOCTYPE html>是 html5 的
怪异/混杂模式:试图去兼容之前的语法,去掉<!DOCTYPE html>这一行即可开启(向后兼容)
属性值区分: `document.compatMode`
(1)CSS1Compat `标准模式`
(2)BackCompat `怪异模式`
造成影响:
如获取最外面盒子的宽高(视口的尺寸)
(1)标准模式: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Width / clientHeigh
(2)怪异模式:document.body.clientWidth / clientHeight
(3)统一解决方案--W3C:window.innerWidth / innerHeight
主流浏览器及内核
目前,世界上主流浏览器及其内核
移动端:移动端浏览器基本以webkit
内核为主
iphone/ipad 采用 webkit 内核,android4.4以下版本采用 webkit内核,而4.4以上版本采用 blink内核
浏览器的初步认识
web页面的组成
HTML 搭建页面结构
CSS 编写页面样式
JS 完成人机交互效果,操作DOM和浏览器
开发者工具
打开开发者工具 ctrl + shift + C 或 F12
手机模拟器 Toggle Device Toolbar
Elements ==》 包含当前页面中所有的结构和样式
,基于它可以快速查看和调节页面的样式和结构
Console ==》 控制台
,来进行项目调试
Network ==》 包含了当前页面所有向服务器发送的HTTP请求信息
,用于前后端数据交互的BUG调试及页面的性能优化
Sources ==》 包含了当前项目的源码
Application ==》 本地存储的信息
(Cookie / localStorage / sessionStorage…)及所加载的图片等
调试技巧
- 模拟慢网络
- 用
copy
全局方法直接复制到剪切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