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系统(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绩效管理系统是企业提升整体绩效、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本文介绍了绩效管理系统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财务指标衡量,到全面质量管理,再到平衡计分卡的出现,强调了绩效管理对行为过程的重视。系统开发涉及识别关键参与者、诊断组织现状、确定目标及设计与实施。绩效管理的要素包括绩效计划、动态沟通、评价与辅导。实施时需进行培训、小范围试验和效果评价。绩效管理的成功实施需要关注结果导向、透明沟通、员工参与等方面,并与员工的职业发展紧密关联。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所谓绩效管理系统,就是管理组织和员工 绩效 系统

  绩效管理系统就如同为企业的各种管理系统搭建了一个管理平台,它是各种管理系统的纽带,透过它来验证各管理系统的运作效果。

  当前,中国企业既要迎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又要适应我国经济的转型期。面对诸多的机遇和挑战,许多企业都在探索改善企业整体绩效、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引进和开发绩效管理系统的过程中,有些企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但不同组织的发展状况、组织文化、组织气氛、组织结构管理风格是不同的。在建立绩效管理系统时,不能想当然地认为适合其他组织的绩效管理系统也一定适合自己的组织。

 

绩效管理系统的发展

  绩效管理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绩效管理从最初侧重于结果管理逐步过渡到侧重于行为过程的管理,并最终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融为一体。

  在20世纪初,杜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开发的投资回报模型(ROI)被应用于多部门公司的整合管理。到了20世纪中叶,多部门公司又把预算作为管理体系的核心。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公司财务体系的不断扩大,绩效管理开始把与股东价值相关的财务测量方法包括进来,从而产生了基于价值和经济附加值EVA)的管理模式

  但是,在知识竞争的环境中,许多公司开始意识到即使最好的财务体系也无法涵盖绩效的全部动态特点,无法对行为或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这样,在20世纪的80年代和90年代,便产生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QM),该理论所强调的是应该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加以控制和管理。自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产生以后,公司便逐渐将它作为宣传口号和组织原则。各公司之间也开始竞相追逐国家质量奖,如美国的马尔科姆·鲍德里奇国家品质奖(Malcolm Baldrige)、日本的戴明奖Deming Prize)以及欧洲的EFOM奖。

  可是仅仅依靠质量和仅仅依靠财务指标一样都不能够全面衡量企业的绩效,一些获得国家质量奖的公司很快发现它们在财务上陷入了困境。为了摆脱困境,公司除了采取财务措施和质量措施以外,开始关注一些影响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非财务因素,并试图通过改进这些非财务因素来改善公司的业绩财务状况。在这种背景下,哈佛商学院罗伯特·卡普兰和诺兰顿学院的执行总裁戴维·诺顿两位教授在总结了十二家大型企业Advanced Micro Devices、美标、苹果电脑南方贝尔CIGNA、Conner Peripherals、Cray Research、杜邦电子数据系统通用电气惠普以及加拿大壳牌公司)绩效管理系统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1992年共同提出了平衡记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平衡记分卡是一套新型的绩效管理系统,它将静态的结果(财务指标)和动态的行为过程(非财务指标)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目的是要克服以财务指标为核心的绩效管理系统的缺陷,帮助企业改善经营业绩,摆脱困境。随后,平衡记分卡不断发展、充实。《哈佛商业评论》将平衡计分卡评为近年来最具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