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TM
homey123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一、ATM的基本概念
同步和异步 为了更好地了解ATM,有必要先对时分复用(TDM)和同步传输(STM)作一简单的回顾。TDM即是在一条通信线路上按一定的周期(如125ns)将时间分成称为帧的时间块,而在每一帧中又分成若干时隙,每个时隙可携带相应的用户信息。当某一用户通过呼叫建立起通信后,在此期间,其信号将固定地占用各帧中的某一时隙,直至通信结束,如图1所示。 而对原创 2004-06-28 09:39:00 · 4328 阅读 · 0 评论 -
四、ATM网络的LAN仿真
现有网络上运行的网络层协议种类繁多,如IP、IPX、Appletalk、DECnet、Banyan、Vines等,要实现ATM网络与现有的多种LAN网络互连的关键是使用相同的网络层协议,例如统一使用IP和IPX协议,因为网络层的功能便是为高层协议和应用程序提供一致的网络视图。 ATM网络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具备与这些技术互操作的能力。跨越ATM网络运行网络层协议有2种实现方式。一种称为本机原创 2004-06-28 09:45:00 · 1092 阅读 · 0 评论 -
五、LAN仿真的运行过程
LANE通过一系列ATM连接进行相互通信。LEC间保持各自连接,以便传输数据和控制流量。 控制连接包括直接配置虚通道连接(Virtual Channel Connection,VCC)、直接控制VCC和分布控制VCC。直接配置VCC是一个双向点对点VCC,是由LEC设置到LECS的;直接控制VCC也是个双向VCC,是由LEC设置到LES的;分布控制VCC是一个单向VCC,从LES返回LEC,原创 2004-06-28 09:45:00 · 830 阅读 · 0 评论 -
六.ATM的现存问题及前景
虽然ATM的相关技术及研究发展很快,但ATM总体上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无论在其开发和使用的实践中目前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ATM的话务量管理及拥塞控制方面的技术并不理想;目前ATM产品的价格普遍较高;ATM的标准尚不完善,在适应性、通用性及互操作性等方面均带来一些问题。 尽管如此,Am作为一种全新的交换技术和下一世纪通信技术的主流已是不容置疑的。ATM最早是作为新一代的电信技术基础而提出来的.原创 2004-06-28 09:46:00 · 1419 阅读 · 0 评论 -
二、ATM规程
与帧中继和x.25一样,ATM也是面向连接的。ATM的规程分为三层:下面是物理层,中间是ATM层,上面是ATM适配层。物理层规定了ATM数据流和物理介质之间的接口,其中包括两个子层:物理介质相关子层和传输会聚子层。物理介质相关子层规定了ATM数据流通过给定介质传输的速率。 会聚子层规定了通过物理介质相关子层传输的信元的规程。ATM层是ATM技术的核心,虽然有多个ATM适配层和多个物理层可供选择,但原创 2004-06-28 09:43:00 · 1176 阅读 · 0 评论 -
三、ATM的传输控制
监视和管理信元在网络中的传输叫作传输控制。它做得好坏至关重要,特别是对时延敏感的视频数据。不同类型的通信需要不同水平的服务。一个ATM网对不同通信类型提供不同的QOS(服务质量)水平。 1.ATM通信类型 我们可以按ATM网的三个特性:带宽、等待时间和信元延迟变化来对通信类型分类。带宽是为支持某一连接的网络容量大小。等待时间是与连接有关的延迟量。若需要低的等待时间意味着信元需要快速从网络中的原创 2004-06-28 09:44:00 · 1279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