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图形学——光线追踪(RayTracing)算法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光线追踪算法,包括理论基础如三维场景图像创建、物体颜色亮度和光物关系,详细阐述了Forward Tracing和Backward Tracing两种光线追踪方法,并探讨了算法实现及加入反射和折射的处理。通过递归和伪代码解释了光线追踪的工作原理,适合初学者学习。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前言

最近处于毕设答辩前的空档期,没什么要紧的事情要做,于是空闲之余随意看了下点计算机图形学,学习了一个画3D图形的光线追踪算法,在此简单地分享一下~

一、理论基础

1、三维场景中创建图像
  • 第一步:透视投影。这是一个将三维物体的形状投影到图像表面上的几何过程,这一步只需要连接从对象特征到眼睛之间的线,然后在画布上绘制这些投影线与图像平面相交的轮廓。
  • 第二步:添加颜色。图像轮廓绘制好之后,给它的骨架添加颜色,这样就完成了三维场景中的图像创建过程。



2、物体的颜色和亮度
  • 主要是光线与物体材质相互作用的结果。
  • 光由光子(电磁粒子)组成,光子由各种光源发射。当一组光子撞击一个物体时,可能发生三种情况:被吸收,反射或透射。发生这三种情况的光子百分比因材料而异,通常决定了物体在场景中的显现方式。然而,所有材料都有一个共性:入射光子总数总是与反射光子、吸收光子、透射光子的总和相同。
  • 白光由“红”、“蓝”、“绿”三种颜色光子组成。当白光照亮红色物体时,光子吸收过程会过滤掉“绿色”和“蓝色”光子。因为物体不吸收“红色”光子,所以它们将被反射,这就是物体呈现红色的原因。
  • 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一些光子向我们传播并击中了我们的眼睛。我们的眼睛由光感受器组成,可以将光信号转换为神经信号,然后我们的大脑能够使用这些信号来辨别不同的阴影和色调。
3、光与物体的关系
  • 没有光线,我们都看不到周围的物体。
  • 周围环境中没有物体,我们看不到光。

二、光线追踪(RayTracing)算法描述

1、Forward Tracing

在用计算机生成的图像中模拟光与物体相互作用过程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个物理现象。一束光线照射在物体上时,反射的光子中只有少数会到达我们眼睛的表面。想象一下,假设有一个每次只发射一个光子的光源,光子从光源发出并沿着直线路径行进,直至撞击到物体表面,忽略光子的吸收,该光子会以随机的方向反射。如果光子撞击到我们的眼睛表面,则我们会看到光子被反射的点。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

评论 8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