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嵌入式软件技术,让你的产品脱离“山寨”标签

本文探讨了山寨产品在消费电子市场的兴衰,分析了为何部分产品难以山寨化,特别是那些需要大量研发投入,尤其是软件研发的产品。文章以MTK和iPhone为例,强调了软件在电子产品中的重要性,并呼吁加大研发投入。

引言

     2008年,山寨一词充斥华夏大地。

     2008的中国,毫无疑问是“山寨之年”。

     先是山寨手机以狂风落叶之势冲击手机市场,然后山寨平板电视,山寨数码相机以及山寨游戏机接踵而来,整个消费电子市场仿佛全被山寨化。许多人开始认为,山寨化将创造一个个神话,会冲击所有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但山寨厂商在许多领域却很快就遭遇了“滑铁卢”。比如,2009 年上半年,在山寨手机的毛利率接近于零的情况下,许多山寨手机制造商转向制造山寨上网本,然而,仅仅半年时间,到 2009 年 7 月,山寨上网本的市场就急转直下,全面落败。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许多人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山寨手机的神话想复制到山寨上网本就那么难呢?

      其实,上面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揭露出山寨产品的本质。这个问题应该这么问:为什么需要较多研发投入,尤其是软件研发投入的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都不可能重现山寨神话? 为何 MTK 可以成功?

      2007年到2008年期间,山寨手机的盛行,使得所有的手机方案供应商都知道了 MTK(联发科)这样一个名字。几乎所有的山寨手机都用了 MTK 的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山寨手机让 MTK一跃成为全球名列前茅的 IC 厂商。现在看来,MTK 成功的原因很简单: 1) MTK 提供了完整的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这使得手机制造商的研发成本几乎为零,从而大大降低了新款手机的上市速度。

              2) MTK 打造了完整的手机配件供应链,只要使用 MTK 的芯片制造手机,所有的配件都很齐全,且价格便宜,这大大降低了手机整机的硬件成本。

              3) MTK 推出方案的时间恰好是中国手机用户井喷的阶段(2005年到2008年),且迎合了中国大部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即“便宜可用即成”。

      以上三个条件的同时存在,才最终造就了山寨手机行业以及山寨手机之父 MTK。 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可以山寨化 人们通常只会看到事物的一方面或者某几方面,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山寨厂商,他们以为有能力制造山寨手机,也就有能力制造其他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因此,当山寨手机的质量问题被曝光、山寨手机的利润率大幅下滑时,山寨厂商们就开始转移山头,开始大规模生产山寨平板电视、山寨数码相机、山寨上网本等等,并梦想再次赚个盆满钵满。但是,市场规律并不会以我们的主观臆想而改变。在众多成功及失败的山寨化案例中,我们发现一个铁的规律: * 只要产品的开发需要大的研发投入,尤其是软件方面的研发投入,就绝对无法山寨化,或者,山寨化的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比如,2008年年底开始,有一些山寨上网本为了降低硬件成本,开始使用基于 ARM 或者 MIPS 架构的处理器来替代 Intel 的 Atom 处理器。如果使用 Atom 处理器制造上网本,可以预装或者盗版 Windows XP 操作系统,用户的接受程度相对较高,但成本昂贵;而如果使用 ARM 或 MIPS 架构的处理器来制造上网本,硬件成本可降低几百元,但只能使用 WinCE 或者嵌入式 Linux 操作系统。然而,WinCE 上的应用软件以及 Linux 上的应用软件,其品质离 Windows XP 太远,最终的结果就是:采用 ARM 或者 MIPS 架构处理器的山寨上网本产品比起能够运行 Windows XP 的山寨上网本早先退出市场。而基于 Atom 处理器或者威盛 C4 处理器的山寨上网本,也因为质量、品质一般等原因,而不受消费者的追捧,目前正在淡出市场。 另外,人们在看到 MTK 成功的同时,忽视了 MTK 在软件方面的巨大投入。如果 MTK 没有自行开发完整的手机软件,山寨手机的神话其实不可能实现。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要山寨化一个电子产品,光靠过硬的制造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iPhone 给我们的启示:软件是嵌入式设备的灵魂 苹果的 iPhone 手机推出已经快三年了。iPhone 的上市,给智能手机市场带来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改变了原先 Symbian、Windows Mobile 和 Linux 三分天下的格局。在笔者看来,iPhone 的成功凭借如下三点: 1)苹果的品牌效应;

2)iPhone 在人机界面效果和操作习惯上的创新;

3)iPhone 中的全功能 Safari 浏览器。

      上述这些正是中国的消费类电子产品设计和制造厂商所缺乏的。在没有品牌积累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有价值的创新及高品质来积累品牌。然而,中国大部分的消费类电子产品设计和制造厂商的眼光太短,就算知道应该创新,但仍然舍不得研发上的投入,尤其在软件研发方面的投入。举个例子,去年深圳有家比较知名的手机方案厂商找飞漫软件在其平台上开发类似 iPhone 的特效,拟采用 MiniGUI 3.0 产品,但只愿意支付一年二十万元的提成费。他们认为,对一个软件开发商来讲,每年二十万元的固定回报已经比盗版强多了!但殊不知,软件的开发是一个持续的投入过程,要想保持领先性,就需要从收入中再拿出来至少一半持续投入到研发当中,如此,才能保持技术的领先性。 笔者能够经常接触到珠三角地区的方案开发商,一个普遍的感觉是:即使愿意为硬件的研发投入买单,也舍不得为软件的研发买单。这样做的问题显而易见。就拿和 iPhone 竞争的魅族 M8 来说吧,几乎一样的硬件平台,M8 的软件品质就是比不上 iPhone。这还是魅族踏踏实实投入近百人研发一年多的成果啊!但差距仍然非常明显,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中国的嵌入式软件研发积累还太薄。

     2)中国,尤其是珠三角地区,优秀的嵌入式软件开发人才、管理人才严重缺失。这个原因和珠三角地区的厂商不愿意投入研发有莫大的关系。 显而易见,如果要想让自己的产品脱离“山寨”标签,必须加大研发投入,尤其在软件研发方面的投入。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开发商及其老板,不能只把创新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尽快把真金白银投入到研发中! 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来重塑嵌入式行业 笔者创立的飞漫软件之拳头产品 MiniGUI,其开发起始于 1998 年底,从 MiniGUI 第一个版本的发布(1999年上半年)到现在整整十个年头。在这十年当中,经过许多客户的使用和验证,经过飞漫软件多年的持续研发投入和精心打造,今天的 MiniGUI,已成为了性能优良、功能丰富的跨操作系统嵌入式窗口系统,用户遍布全球各地,为中国的嵌入式系统软件树立了一面鲜活的旗帜。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自主开发的 3G 通讯标准 TD-SCDMA 中,约有 60% 获得入网许可证的 TD-SCDMA 手机使用MiniGUI 作为其嵌入式图形平台,以支撑浏览器、可视电话等 3G 应用软件的运行;其中有宇龙酷派 F69、中兴通讯 U85、中兴通讯 U210、海信 T68 等一大批 TD 手机型号。华为采用 MiniGUI 开发的数码相框等产品,早就打入国际市场。思科采用飞漫全线产品(嵌入式窗口系统 MiniGUI、 嵌入式浏览器 mDolphin 、嵌入式 J2SE 方案 mPeer )的网络教育平台也已经上市销售。此种成功案例不胜枚举;那些利用 MiniGUI 开源版本开发的小灵通手机、PMP 产品、工业仪表等等,更是数不胜数。 在中国短短的软件产业发展历史中,经过十年时间研发和推广的软件凤毛麟角。飞漫的实践表明,只有抱定“十年磨一剑”的长远目标,才能在基础薄弱、人才缺乏、融资环境恶劣的中国软件业整体环境下打造出一个个软件精品。嵌入式行业,尤其是电子消费类产品行业,所面临的竞争激烈,产品更新换代非常快,要想在这个红海中畅游,没有多年的研发积累是不可能的。 笔者呼吁嵌入式行业的从业者,从现在开始,加大研发投入,重视软件价值,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来重塑中国的嵌入式行业!

     重视嵌入式软件技术,让你的产品脱离“山寨”标签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