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学习之递归函数和河内塔问题详解

本文介绍Python中的递归函数概念及应用实例,并详细解析河内塔问题的递归解决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本文和大家分享的主要是python中递归函数和河内塔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大家 学习python 有所帮助。
  关于递归函数:
  函数内部调用自身的函数。
  以n阶乘为例:
  f(n) = n ! = 1 x 2 x 3 x 4 x...x(n-1)x(n) = n x (n-1) !
  1 def factorial(n):2     if n==1:3         return 14     return n * f(n-1)
  //调用过程如下:
  >>f(5)>>5 * f(4)>>5 * 4 * f(3)>>5 * 4 * 3 * f(2)>>5 * 4 * 3 * 2 * f(1)>>5 * 4 * 3 * 2 * 1>>120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直观得看到递归函数在不断的调用自己的函数,直到n==1(函数出口)。
  关于河内塔:
  规则:
  1. 三根柱子,A,B, C
  2. A 柱子上的盘子从小到大 排列,最上面的是最小的,最下面的是最大的。
  3. 将A上的盘子移动到C上,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最大的在下面,最小的在上面。
  假设 A 柱子上有一个盘子,可以直接从A移动到C完成:
  A --> C
  假设 A 柱子上有两个盘子,需要借助B,移动到C:
  A --> B
  A --> C
  B --> C
  将A 最上面的盘(2-1)移动到B,然后将A中剩下一块盘移动到C,最后将B中的盘移动到C
  假设 A 柱子上有三个盘子,需要借助B移动A 上面的两个盘,然后将A剩下最大的盘移动到C,最后将B中的盘移动到C。
  A --> C
  A --> B
  C --> B  //这三步将A上前两个盘子移动到B
  A --> C //这一步将A上最大的盘子移动到C
  B --> A
  B --> C
  A --> C //后面这三步将B上的盘子移动到C
  原理是将 A 上的(n-1) 块盘移动到B,然后A中剩下的,也是最大的一块盘移动到C,最后将B上(n-1)块盘移动到C。
  def Hanoi(n , a, b, c):
  if n==1:
  print (" Hanoi Tower move", a, "-->", c)
  return
  Hanoi(n-1, a, c, b)
  Hanoi(1, a, b, c)
  Hanoi(n-1, b, a, c)
  print (" When there is  1 ring on A")
  Hanoi(1, 'A', 'B', 'C')
  print (" When there are 2 rings on A")
  Hanoi(2, 'A', 'B', 'C')
  print (" When there are 3 rings on A")
  Hanoi(3, 'A', 'B', 'C')
  print(" When there are 4 rings on A")
  Hanoi(4, 'A', 'B', 'C')

来源:博客园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