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Python类的方法需要加self作为第一个参数?

为什么Python类的方法需要加self作为第一个参数?比如Python类的方法都是这样定义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lass CharField(Field):

    description = _("String (up to %(max_length)s)")

 

    def __init__(self, *args, **kwargs):

        super(CharField, self).__init__(*args, **kwargs)

        self.validators.append(validators.MaxLengthValidator(self.max_length))

 

    def check(self, **kwargs):

        errors = super(CharField, self).check(**kwargs)

        errors.extend(self._check_max_length_attribute(**kwargs))

        return errors

看到一篇文章讲这个问题,转载过来了。


《简明python教程》对self的用法介绍如下:

类的方法与普通的函数只有一个特别的区别——它们必须有一个额外的第一个参数名称,但是在调用这个方法的时候你不为这个参数赋值,Python会提供这个值。这个特别的变量指对象本身,按照惯例它的名称是self。

虽然你可以给这个参数任何名称,但是 强烈建议 你使用self这个名称——其他名称都是不赞成你使用的。使用一个标准的名称有很多优点——你的程序读者可以迅速识别它,如果使用self的话,还有些IDE(集成开发环境)也可以帮助你。

Python中的self等价于C++中的self指针和Java、C#中的this参考。

你一定很奇怪Python如何给self赋值以及为何你不需要给它赋值。举一个例子会使此变得清晰。假如你有一个类称为MyClass和这个类的一个实例MyObject。当你调用这个对象的方法MyObject.method(arg1, arg2)的时候,这会由Python自动转为MyClass.method(MyObject, arg1, arg2)——这就是self的原理了。

这也意味着如果你有一个不需要参数的方法,你还是得给这个方法定义一个self参数。

我这里补充一下几个实例程序以加深理解:

PHP

 

1

2

3

4

5

class Person:

def sayHi(self):

  print 'Hello,how are you?'

p=Person()

p.sayHi()

结果显示为:

Hello,how are you?

改一下

PHP

 

1

2

3

4

5

class Person:

def sayHi(self):

  print 'Hello,how are you?'

p=Person()

Person.sayHi(p)

结是同上!

再改一下:(去掉self,会怎么样呢?)

PHP

 

1

2

3

4

5

6

class Person:

def sayHi():

  print 'Hello,how are you?'

p=Person()

Person.sayHi(p)

p.sayHi()

出现如下错误信息: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C:\pro\Person2.py”, line 5, in ?
Person.sayHi(p)
TypeError: sayHi() takes no arguments (1 given)

__name__是用来识别一个模块是直接运行还是作为一般的模块被导入的状态。当一个模块是直接运行时,__name__就等于__main__,如果它是作为一般模块被导入时,__name__就是模块本身的名字。

示例:

PHP

 

1

2

if __name__ == "__main__":

run()

self是一种约定。在Python中,类方法的第一个参数表示对象本身,在Python中一般使用self。你也可以使用this.

示例:

a是你想用的方法。但self是一种约定。在调用一个对象的方法时,对象本身被作为self参数传入。如:

PHP

 

1

2

3

4

5

class A:

    def p(self, name):

        print name

a=A()

a.p('aa')

这时,相当于A.p(a, ‘aa’)

Python的对象不一定要有__init__方法,无论它是基类还是子类。因为__init__不是构造函数,Python对象在调用__init__的时候已被构造出来,称为“初始化”比较合适。

如果一个对象是子类,且需要有__init__,那么在__init__的第一个语句就是父类的__init__(除非父类是像dict一样的内置数据类型则不需要__init__)。调用完后再进行子类的相关初始化,作为方法覆盖。

一般在子类覆盖“专有类方法”,并触发相关动作,这样不必使用__init__也能进行更高级的初始化。

如果子类的方法覆盖了父类,想调用父类的方法怎么吗?Python没有super啊。很简单,直接“父类名.方法”即可。

一般在类定义中方法之外的属性叫“类属性”,它跟定义在方法内的属性有什么区别呢?“ 类属性”可以使得不必生成实例也可以调用,而嵌在方法内的(特别是由__init__初始化后产生的属性),一定得产生实例才可以调用之。

所有的类的实例都享有统一的“类属性”,那这“类属性”是否就是类的常量?不是!通过在任意实例调用self.__class__.NAME就可以修改“类属性”,修改后所有的实例都将应用这一新的“类属性”。self.__class__即代表类的引用,不代表任何实例,实例就是self。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bysu/blog/779411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解释Python中普通方法为什么需要传递self作为第一个参数的原因。首先,我得回忆一下自己学习Python时的相关知识点,并结合用户提供的引用资料来整理思路。 根据用户提供的引用,比如引用[1]提到self是每个方法第一个参数,用于访问对象的属性和方法。引用[3]和[4]则通过示例说明self方法中的作用,比如在初始化方法__init__中给对象添属性,或者在方法之间调用其他方法。这些引用都强调了self是面向对象编程中的重要概念,用于绑定方法的调用者。 首先,我需要明确self的作用:它代表的实例,让方法能够访问该实例的属性和其他方法。例如,在Dog中,调用bite方法时,self就是当前的dog实例,这样就能访问它的name和age属性。 然后,为什么会强制要求将self作为第一个参数?这可能与Python方法调用机制有关。Python中,当调用实例方法时,解释器会自动将实例作为第一个参数传入,所以方法定义时需要显式声明self来接收这个参数。例如,dog_1.bite()实际上会被转换成Dog.bite(dog_1),这时候self就指向dog_1。 可能还需要解释为什么其他语言如Java或C++不需要显式传递this,而Python需要。这是因为Python的设计哲学强调显式优于隐式,所以要求显式声明self,使得代码更清晰,明确方法的调用者。 另外,用户可能存在的疑问是:如果不写self会怎样?比如定义一个方法时漏掉了self参数,调用时会报错,因为Python会尝试传递实例作为第一个参数,但方法没有参数接收,导致参数不匹配的错误。例如,def bite(): 在调用时会引发TypeError。 需要结合用户提供的例子,比如Solution中的xorOperation方法,说明即使方法没有使用实例属性,仍然需要self参数,因为它是实例方法,必须接收实例作为第一个参数。 最后,总结self的作用和必要性,强调其在访问实例成员、实现方法间调用以及Python方法绑定机制中的重要性。同时,可以指出方法和静态方法不需要self,用@classmethod或@staticmethod装饰器来区别,但这可能超出当前问题的范围,可以简要提及。 现在需要将这些思考整理成结构清晰的中文回答,并确保正确引用提供的资料。</think>### Python中普通方法需要self参数的原因 在Python中,普通方法(即实例方法)**必须显式声明`self`作为第一个参数**,这是由Python的面向对象设计机制决定的。以下详细说明其作用和原因: --- #### 1. **访问实例属性和方法** `self`参数指向的**当前实例对象**,使得方法能够访问该实例的属性和其他方法。例如: ```python class Dog: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 通过self绑定实例属性 self.age = age def bark(self): print(f"{self.name} 在叫!") # 通过self访问实例属性name ``` 当调用`dog = Dog("哈士奇", 3)`后,`dog.bark()`会输出“哈士奇 在叫!”。此时,`self`自动指向`dog`实例,从而能正确引用`name`属性[^3][^4]。 --- #### 2. **Python方法调用机制** Python在调用实例方法时,**隐式地将实例本身作为第一个参数传递**。例如: ```python dog.bark() # 实际等价于: Dog.bark(dog) # 将dog实例作为第一个参数传入 ``` 若方法定义时未声明`self`参数,解释器会因参数不匹配而报错[^1][^4]。 --- #### 3. **显式优于隐式的设计原则** Python要求显式声明`self`,而其他语言(如Java、C++)通过`this`关键字隐式传递。这种设计的优势在于: - **代码可读性**:明确显示方法操作的是实例自身。 - **灵活性**:允许在方法中显式操作其他对象(例如将实例作为参数传递给其他函数)[^2]。 --- #### 4. **对比其他方法** - **方法(`@classmethod`)**:使用`cls`作为第一个参数,表示本身。 - **静态方法(`@staticmethod`)**:无需`self`或`cls`,与普通函数似。 普通方法因需要操作实例,必须通过`self`绑定。 --- ### 示例分析 用户提供的代码中: ```python class Solution: def xorOperation(self, n: int, start: int) -> int: # 即使未使用实例属性,仍需self参数 pass ``` 即使`xorOperation`未使用实例属性,它仍是一个实例方法,因此必须声明`self`。如果省略`self`,调用`Solution().xorOperation(5, 0)`会触发`TypeError`。 --- ### 常见问题 **Q1:能否将`self`改为其他名称?** 可以,但强烈不建议。`self`是约定俗成的名称,改用其他名称会降低代码可读性。 **Q2:如何避免传递`self`?** 若方法不需要访问实例,可改为静态方法: ```python @staticmethod def my_method(arg1, arg2): # 无需self pass ``` ---
评论 2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