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星认为,为吸引更多的点击,获得更多的广告分成
个人博客就会写与(空调)产品相关的文章;
同时,阅读此类文章,点击此类广告的网民
要么有消费意向,要么对此行业感兴趣。"
借此新闻点评一二:
1:
一个公司最怕的就是把钱砸向虚空。
bokee、TCL依据什么做出了这样的商务策略?
第一点,个人博客为什么会根据"为吸引更多的点击"而写"与(空调)产品相关的文章"?这个条件A本身就是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上的。博客作者自己凭什么断定写与产品相
另外,如果真的有这么一种受众,他们看到写空调写电视机就眼睛发亮
我倒是觉得亚马逊和卓越和当当这种卖书的,打广告更靠谱!
第二点,我们先不谈会不会有大量博客作者主动写这种软文
我在这里质疑它的可读性。
这又分两个层面,是否能引来点击量,取决于两个条件:1:博客作者写得好不好?2:是否流露出明显的广告倾向?
换句话说,如果我是在餐馆百无聊赖地等座位,那么手中拿一本精英广告图册,我也许会一页一页地翻看那些软文。但如果我是在上网
bokee的这种做法无异于揠苗助长,结果可能是TCL又白投了一千万,当然有没有真划帐呢?今年上半年亏损2.05亿美元的TCL多媒体,在去年净亏损 达5.99亿港元,在此种形势下,李东生会把TCL这一千万事先划过来吗?深表怀疑。
2:
评点一下bokee的商业意识。
经济观察报的方军认为"我始终认为,对个人来说,blog不需要盈利,我们写blog不是为了盈利,正如过去那些参与自由软件、开源软件的人
这个我同意,写blog的人,你不要把他们认为是经济动物,他们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
这个可以类比于IBM和开源软件的关系。
写各种各样开源软件的高手们很难从软件方面盈利。
IBM最开始想依靠把这些开源软件打包卖给用户,卖软件卖硬件来挣钱
博客也是如此。虽然bokee开发并给用户提供了博客空间,博客作者写得很起劲。但是,请注意
所以基于这种判断,方军才会总结说:
"
但IBM其实很轻松地做到了,它是通过向服务转型做到的这一点的
我以为,公司试图从blog中盈利,大概不是卖广告这么简单。没有真正的模式转换,发现不了blog的商业价值。
"
也就是说,
试图向bokee自己的博客作者和读者直接销售广告,其实是在走一条崎岖的路。
blog是有商业价值的,但因为它与广告的商业模式是不相容的,所以不采用 IBM式的"为顾客提供整合的信息"是没有出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