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flow发展的10个里程碑
l (1995,08)果敢的提出“一切都是工作流”的断言。
l (1996,05)“动态业务工作流引擎”的第一个雏形建立。
l (1997,03)SuperFlow技术创始人一幅凝固的油画先生在自己的毕业论文中,第一次从哲学的高度,把企业需求与应用系统界定为“需求具体”与“应用具体”。并且提出并在CORBA环境中实现了“逐层镜像”算法,把应用具体与需求具体的差异性缩减至最小。
l (1999,05)提出了“需求表达机”的概念,并且实现了基于规则引擎的流程需求馈送机。
l (1999,10)流程树,流程森林的剥离;ft,d,方法。审核流转,多路分支与多路并发流转。基于C/S 的1.0 版本推出
l (2000,06)任意复杂业务流程的分解算法研究成功,或然流转,条件并发流转,自适应流转、不确定性流转方法流转算法研究成功。增加c,s,t,p,v,R,U方法。同时基于B/S与C/S的2.0版推出.
l (2001,03)产品第一次应用到东南亚物流企业。
l (2001,06)Superflow这个名称第一次使用,其基于.net的3.0版在国家版权中心登记。
l (2002,12)基于J2EE 的SuperFlow4.0版的推出。彻底支持国际工作流程联盟的工作流协同规范,开创了工作流自动化的积木化时代。
l (2003,06)Superflow5.0版的推出,完全的支持Web Service。产品再次出口到到东南亚。
l (2004,08)Superflow6.0版的推出,成为一个真正的嵌入式中间件容器,与Linux/Solaris/Window server操作系统真正融合。
l (2005,06)Superflow的全部产权被某投资集团收购,并斥巨资全力打造,Superflow7.0版终于隆重推出。
SuperFlow7.0无论从技术架构与数学模型上彻底的打破了原有的框架,摒弃了所谓基于规则的流程驱动思想,采用了全新的Superflow知识发现模型。Superflow7.0不仅仅是一个工作流引擎,更是一个自我适应的智能中间件群组平台。
Superflow自1995年提出以来,历经多个重要发展阶段。从最初的工作流引擎雏形到支持WebService,再到成为智能中间件群组平台。其间,Superflow不断引入新技术,如流程树算法、基于规则引擎的需求馈送机等,并最终采用全新的知识发现模型。
1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