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PHP内核
关于作者:王帅,腾讯企业QQ SaaS团队Leader。
深入PHP内核(一)——弱类型变量原理探究
PHP是一门简单而强大的语言,提供了很多Web适用的语言特性,其中就包括了变量弱类型,在弱类型机制下,你能够给一个变量赋任意类型的值。
PHP的执行是通过Zend Engine(下面简称ZE),ZE是使用C编写,在底层实现了一套弱类型机制。ZE的内存管理使用写时拷贝、引用计数等优化策略,减少再变量赋值时候的内存拷贝。
下面不光带你探索PHP弱类型的原理,也会在写PHP扩展角度,介绍如何操作PHP的变量。
1. PHP的变量类型
PHP的变量类型有8种:
- 标准类型:布尔boolen,整型integer,浮点float,字符string
- 复杂类型:数组array,对象object
- 特殊类型:资源resource
PHP不会严格检验变量类型,变量可以不显示的声明其类型,而在运行期间直接赋值。也可以将变量自由的转换类型。如下例,没有实现声明的情况下,$i可以赋任意类型的值。
- <? php $i = 1; //int $i = 'show me the money'; //string $i = 0.02; // float $i = array(1, 2, 3); // array $i = new Exception('test', 123); // object $i = fopen('/tmp/aaa.txt', 'a') // resource ?>
如果你对弱类型原理理解不深刻,在变量比较时候,会出现“超出预期”的惊喜。
- <? PHP $str1 = null; $str2 = false; echo $str1==$str2 ? '相等' : '不相等'; $str3 = ''; $str4 = 0; echo $str3==$str4 ? '相等' : '不相等'; $str5 = 0; $str6 = '0'; echo $str5==$str6 ? '相等' : '不相等'; ?>
以上三个结果全部是相等,因为在变量比较的时候,PHP内部做了变量转换。如果希望值和类型同时判断,请使用三个=(如,$a===0)来判断。也许你会觉得司空见惯,也许你会觉得很神奇,那么请跟我一起深入PHP内核,探索PHP变量原理。
2. 变量的存储及标准类型介绍
PHP的所有变量,都是以结构体zval来实现,在Zend/zend.h中我们能看到zval的定义:
- typedef union _zvalue_value { long lval; /* long value */ double dval; /* double value */ struct { char *val; int len; /* this will always be set for strings */ } str; /* string (always has length) */ HashTable *ht; /* an array */ zend_object_value obj; /* stores an object store handle, and handlers */ } zvalue_value;
属性名 | 含义 | 默认值 |
refcount__gc | 表示引用计数 | 1 |
is_ref__gc | 表示是否为引用 | 0 |
value | 存储变量的值 | |
type | 变量具体的类型 |
其中refcount__gc和is_ref__gc表示变量是否是一个引用。type字段标识变量的类型,type的值可以是:IS_NULL,IS_BOOL,IS_LONG,IS_FLOAT,IS_STRING,IS_ARRAY,IS_OBJECT,IS_RESOURCE。PHP根据type的类型,来选择如何存储到zvalue_value。
zvalue_value能够实现变量弱类型的核心,定义如下:
- typedef union _zvalue_value { long lval; /* long value */ double dval; /* double value */ struct { char *val; int len; /* this will always be set for strings */ } str; /* string (always has length) */ HashTable *ht; /* an array */ zend_object_value obj; /* stores an object store handle, and handlers */ } zvalue_value;
布尔型,zval.type=IS_BOOL,会读取zval.value.lval字段,值为1/0。如果是字符串,zval.type=IS_STRING,会读取zval.value.str,这是一个结构体,存储了字符串指针和长度。
C语言中,用"\0"作为字符串结束符。也就是说一个字符串"Hello\0World"在C语言中,用printf来输出的话,只能输出hello,因为"\0"会认为字符已经结束。PHP中是通过结构体的_zval_value.str.len来控制字符串长度,相关函数不会遇到"\0"结束。所以PHP的字符串是二进制安全的。
如果是NULL,只需要zval.type=IS_NULL,不需要读取值。
通过对zval的封装,PHP实现了弱类型,对于ZE来说,通过zval可以存取任何类型。
3. 高级类型Array和Object数组Array
数组是PHP语言中非常强大的一个数据结构,分为索引数组和关联数组,zval.type=IS_ARRAY。在关联数组中每个key可以存储任意类型的数据。PHP的数组是用Hash Table实现的,数组的值存在zval.value.ht中。
后面会专门讲到PHP哈希表的实现。
对象类型的zval.type=IS_OBJECT,值存在zval.value.obj中。
4. 特殊类型——资源类型(Resource)介绍
资源类型是个很特殊的类型,zval.type=IS_RESOURCE,在PHP中有一些很难用常规类型描述的数据结构,比如文件句柄,对于C语言来说是一个指针,不过PHP中没有指针的概念,也不能用常规类型来约束,因此PHP通过资源类型概念,把C语言中类似文件指针的变量,用zval结构来封装。资源类型值是一个整数,ZE会根据这个值去资源的哈希表中获取。
资源类型的定义:
- typedefstruct_zend_rsrc_list_entry { void *ptr; int type; int refcount; }zend_rsrc_list_entry;
其中,ptr是一个指向资源的最终实现的指针,例如一个文件句柄,或者一个数据库连接结构。type是一个类型标记,用于区分不同的资源类型。refcount用于资源的引用计数。
内核中,资源类型是通过函数ZEND_FETCH_RESOURCE获取的。
- ZEND_FETCH_RESOURCE(con, type, zval *, default, resource_name, resource_type);
5. 变量类型的转换
按照现在我们对PHP语言的了解,变量的类型依赖于zval.type字段指示,变量的内容按照zval.type存储到zval.value。当PHP中需要变量的时候,只需要两个步骤:把zval.value的值或指针改变,再改变zval.type的类型。不过对于PHP的一些高级变量Array/Object/Resource,变量转换要进行更多操作。
变量转换原理分为3种:
5.1 标准类型相互转换
比较简单,按照上述的步骤转化即可。
5.2 标准类型与资源类型转换
资源类型可以理解为是int,比较方便转换标准类型。转换后资源会被close或回收。
- <? php $var = fopen('/tmp/aaa.txt', 'a'); // 资源 #1 $var = (int) $var; var_dump($var); // 输出1 ?>
5.3 标准类型与复杂类型转换
Array转换整型int/浮点型float会返回元素个数;转换bool返回Array中是否有元素;转换成string返回'Array',并抛出warning。
详细内容取决于经验,请阅读PHP手册: http://php.net/manual/en/language.types.type-juggling.php
5.4 复杂类型相互转换
array和object可以互转。如果其它任何类型的值被转换成对象,将会创建一个内置类stdClass的实例。
在我们写PHP扩展的时候,PHP内核提供了一组函数用于类型转换:
void convert_to_long(zval* pzval) |
void convert_to_double(zval* pzval) |
void convert_to_long_base(zval* pzval, int base) |
void convert_to_null(zval* pzval) |
void convert_to_boolean(zval* pzval) |
void convert_to_array(zval* pzval) |
void convert_to_object(zval* pzval) |
void convert_object_to_type(zval* pzval, convert_func_t converter) |
PHP内核提供的一组宏来方便的访问zval,用于更细粒度的获取zval的值:
内核访问zval容器的API | |
宏 | 访问变量 |
Z_LVAL(zval) | (zval).value.lval |
Z_DVAL(zval) | (zval).value.dval |
Z_STRVAL(zval) | (zval).value.str.val |
Z_STRLEN(zval) | (zval).value.str.len |
Z_ARRVAL(zval) | (zval). value.ht |
Z_TYPE(zval) | (zval).type |
Z_LVAL_P(zval) | (*zval).value.lval |
Z_DVAL_P(zval) | (*zval).value.dval |
Z_STRVAL_P(zval_p) | (*zval).value.str.val |
Z_STRLEN_P(zval_p) | (*zval).value.str.len |
Z_ARRVAL_P(zval_p) | (*zval). value.ht |
Z_OBJ_HT_P(zval_p) | (*zval).value.obj.handlers |
Z_LVAL_PP(zval_pp) | (**zval).value.lval |
Z_DVAL_PP(zval_pp) | (**zval).value.dval |
Z_STRVAL_PP(zval_pp) | (**zval).value.str.val |
Z_STRLEN_PP(zval_pp) | (**zval).value.str.len |
Z_ARRVAL_PP(zval_pp) | (**zval). value.ht |
6. 变量的符号表与作用域
PHP的变量符号表与zval值的映射,是通过HashTable(哈希表,又叫做散列表,下面简称HT),HashTable在ZE中广泛使用,包括常量、变量、函数等语言特性都是HT来组织,在PHP的数组类型也是通过HashTable来实现。
举个例子:
- <? php $var = 'Hello World'; ?>
$var的变量名会存储在变量符号表中,代表$var的类型和值的zval结构存储在哈希表中。内核通过变量符号表与zval地址的哈希映射,来实现PHP变量的存取。
为什么要提作用域呢?因为函数内部变量保护。按照作用域PHP的变量分为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每种作用域PHP都会维护一个符号表的HashTable。当在PHP中创建一个函数或类的时候,ZE会创建一个新的符号表,表明函数或类中的变量是局部变量,这样就实现了局部变量的保护--外部无法访问函数内部的变量。当创建一个PHP变量的时候,ZE会分配一个zval,并设置相应type和初始值,把这个变量加入当前作用域的符号表,这样用户才能使用这个变量。
内核中使用ZEND_SET_SYMBOL来设置变量:
- ZEND_SET_SYMBOL( EG(active_symbol_table), "foo", foo);
查看_zend_executor_globals结构
- Zend/zend_globals.h
- struct _zend_executor_globals { //略 HashTable symbol_table;//全局变量的符号表 HashTable *active_symbol_table;//局部变量的符号表 //略 };
在写PHP扩展时候,可以通过EG宏来访问PHP的变量符号表。EG(symbol_table)访问全局作用域的变量符号表,EG(active_symbol_table)访问当前作用域的变量符号表,局部变量存储的是指针,在对HashTable进行操作的时候传递给相应函数。
为了更好的理解变量的哈希表与作用域,举个简单的例子:
- <? php $temp = 'global'; function test() { $temp = 'active'; } test(); var_dump($temp); ?>
创建函数外的变量$temp,会把这个它加入全局符号表,同时在全局符号表的HashTable中,分配一个字符类型的zval,值为‘global‘。创建函数test内部变量$temp,会把它加入属于函数test的符号表,分配字符型zval,值为’active' 。
7. PHP扩展中变量操作
创建PHP变量
我们可以在扩展中调用函数MAKE_STD_ZVAL(pzv)来创建一个PHP可调用的变量,MAKE_STD_ZVAL应用到的宏有:
- #define MAKE_STD_ZVAL(zv) ALLOC_ZVAL(zv);INIT_PZVAL(zv) #define ALLOC_ZVAL(z) ZEND_FAST_ALLOC(z, zval, ZVAL_CACHE_LIST) #define ZEND_FAST_ALLOC(p, type, fc_type) (p) = (type *) emalloc(sizeof(type)) #define INIT_PZVAL(z) (z)->refcount__gc = 1;(z)->is_ref__gc = 0;
MAKE_STD_ZVAL(foo)展开后得到:
- (foo) = (zval *) emalloc(sizeof(zval)); (foo)->refcount__gc = 1; (foo)->is_ref__gc = 0;
可以看出,MAKE_STD_ZVAL做了三件事:分配内存、初始化zval结构中的refcount、is_ref。
内核中提供一些宏来简化我们的操作,可以只用一步便设置好zval的类型和值。
API Macros for Accessing zval | |
宏 | 实现方法 |
ZVAL_NULL(pvz) | Z_TYPE_P(pzv) = IS_NULL |
ZVAL_BOOL(pvz) | Z_TYPE_P(pzv) = IS_BOOL; Z_BVAL_P(pzv) = b ? 1 : 0; |
ZVAL_TRUE(pvz) | ZVAL_BOOL(pzv, 1); |
ZVAL_FALSE(pvz) | ZVAL_BOOL(pzv, 0); |
ZVAL_LONG(pvz, l)(l 是值) | Z_TYPE_P(pzv) = IS_LONG;Z_LVAL_P(pzv) = l; |
ZVAL_DOUBLE(pvz, d) | Z_TYPE_P(pzv) = IS_DOUBLE;Z_LVAL_P(pzv) = d; |
ZVAL_STRINGL(pvz, str, len, dup) | Z_TYPE_P(pzv) = IS_STRING;Z_STRLEN_P(pzv) = len; if (dup) { {Z_STRVAL_P(pzv) =estrndup(str, len + 1);} }else { {Z_STRVAL_P(pzv) = str;} } |
ZVAL_STRING(pvz, str, len) | ZVAL_STRINGL(pzv, str,strlen(str), dup); |
ZVAL_RESOURCE(pvz, res) | Z_TYPE_P(pzv) = IS_RESOURCE;Z_RESVAL_P(pzv) = res; |
ZVAL_STRINGL(pzv,str,len,dup)中的dup参数
先阐述一下ZVAL_STRINGL(pzv,str,len,dup); str和len两个参数很好理解,因为我们知道内核中保存了字符串的地址和它的长度,后面的dup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它指明了该字符串是否需要被复制。值为 1 将先申请一块新内存并赋值该字符串,然后把新内存的地址复制给pzv,为 0 时则是直接把str的地址赋值给zval。
ZVAL_STRINGL与ZVAL_STRING的区别
如果你想在某一位置截取该字符串或已经知道了这个字符串的长度,那么可以使用宏 ZVAL_STRINGL(zval, string, length, duplicate) ,它显式的指定字符串长度,而不是使用strlen()。这个宏该字符串长度作为参数。但它是二进制安全的,而且速度也比ZVAL_STRING快,因为少了个strlen。
ZVAL_RESOURCE约等于ZVAL_LONG
在章节4中我们说过,PHP中的资源类型的值是一个整数,所以ZVAL_RESOURCE和ZVAL_LONG的工作差不多,只不过它会把zval的类型设置为 IS_RESOURCE。
8. 总结
PHP的弱类型是通过ZE的zval容器转换完成,通过哈希表来存储变量名和zval数据,在运行效率方面有一定牺牲。另外因为变量类型的隐性转换,在开发过程中对变量类型检测力度不够,可能会导致问题出现。
不过PHP的弱类型、数组、内存托管、扩展等语言特性,非常适合Web开发场景,开发效率很高,能够加快产品迭代周期。在海量服务中,通常瓶颈存在于数据访问层,而不是语言本身。在实际使用PHP不仅担任逻辑层和展现层的任务,我们甚至用PHP开发的UDPServer/TCPServer作为数据和cache的中间层。
关于作者:王帅,腾讯企业QQ SaaS团队Leader。
深入PHP内核(二)——SAPI探究
SAPI是Server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服务器应用编程接口)的缩写。PHP通过SAPI提供了一组接口,供应用和PHP内核之间进行数据交互。
简单的讲,就像函数的输入和输出一样,我们通过Linux命令行执行一段PHP代码,本质是Linux的Shell通过PHP的SAPI传入一组参数,Zend引擎执行后,返回给shell,由shell显示出来的过程。同样的,通过Apache调用PHP,通过Web服务器给SAPI传入数据,Zend引擎执行后,返回给Apache,由Apache显示在页面上。
图1. PHP架构图
PHP提供很多种形式的接口,包括apache、apache2filter、apache2handler、caudium、cgi 、cgi-fcgi、cli、cli-server、continuity、embed、isapi、litespeed、milter、nsapi、phttpd pi3web、roxen、thttpd、tux和webjames。但是常用的只有5种形式,CLI/CGI(命令行)、Multiprocess(多进程)、Multithreaded(多线程)、FastCGI和Embedded(内嵌)。
PHP提供了一个函数查看当前SAPI接口类型:
- string php_sapi_name ( void )
PHP的运行和加载
无论使用哪种SAPI,在PHP执行脚本前后,都包含一系列事件:Module的Init(MINT)和Shutdown(MSHUTDOWN),Request 的Init(RINT)和Shutdown(RSHUTDOWN)。 第一阶段是PHP模块初始化阶段(MINT),可以初始化扩展内部变量、分配资源和注册资源处理器,在整个PHP实例生命周期内,该过程只执行一次。
什么是PHP模块?通过上面的PHP架构图,在PHP中可以使用get_loaded_extensions 函数来查看所有编译并加载的模块/扩展,相当于CLI模式下的php -m。
以PHP的Memcached扩展源代码为例:
- PHP_MINIT_FUNCTION(memcached) {
- zend_class_entry ce;
- memcpy(&memcached_object_handlers,zend_get_std_object_handlers(), sizeof(zend_object_handlers));
- memcached_object_handlers.clone_obj = NULL; /* 执行了一些类似的初始化操作 */
- return SUCCESS;
- }
- PHP_RINIT_FUNCTION(memcached) {
- /* 执行一些关于请求的初始化 */
- return SUCCESS;
- }
第三阶段,请求处理完成后,会调用PHP_RSHUTDOWN_FUNCTION进行回收,这是每个扩展的请求关闭函数,执行最后的清理工作。Zend引擎执行清理过程、垃圾收集、对之前的请求期间用到的每个变量执行unset。请求完成可能是执行到脚本完成,也可能是调用die()或exit()函数完成
第四阶段,当PHP生命周期结束时候,PHP_MSHUTDOWN_FUNCTION对模块进行回收处理,这是每个扩展的模块关闭函数,用于关闭自己的内核子系统。
- PHP_MSHUTDOWN_FUNCTION(memcached) { /* 执行关于模块的销毁工作 */ UNREGISTER_INI_ENTRIES(); return SUCCESS; }
常见的运行模式
常见的SAPI模式有五种:
- CLI和CGI模式(单进程模式)
- 多进程模式
- 多线程模式
- FastCGI模式
- 嵌入式
1. CLI/CGI模式
CLI和CGI都属于单进程模式,PHP的生命周期在一次请求中完成。也就是说每次执行PHP脚本,都会执行第二部分讲的四个INT和Shutdown事件。
图2. CGI/CLI生命周期
2. 多进程模式(Multiprocess)
多进程模式可以将PHP内置到Web Server中,PHP可以编译成Apache下的prefork MPM模式和APXS模块,当Apache启动后,会fork很多子进程,每个子进程拥有自己独立的进程地址空间。
图3. 多进程模式生命周期
在一个子进程中,PHP的生命周期是调用MINT启动后,执行多次请求(RINT/RSHUTDOWN),在Apache关闭或进程结束后,才会调用MSHUTDOWN进行回收阶段。
图4. 多进程的生命周期
多进程模型中,每个子进程都是独立运行,没有代码和数据共享,因此一个子进程终止退出和重新生成,不会影响其他子进程的稳定。
3. 多线程模式(Multithreaded)
Apache2的Worker MPM采用了多线程模型,在一个进程下创建多个线程,在同一个进程地址空间执行。
图5. 多线程生命周期
4. FastCGI模式
在我们用的Nginx+PHP-FPM用的就是FastCGI模式,Fastcgi是一种特殊的CGI模式,是一种常驻进程类型的CGI,运行后可以Fork多个进程,不用花费时间动态的Fork子进程,也不需要每次请求都调用MINT/MSHUTDOWN。PHP通过PHP-FPM来管理和调度FastCGI的进程池。Nginx和PHP-FPM通过本地的TCP Socket和Unix Socket 进行通信。
图6. FastCGI模式生命周期
PHP-FPM进程管理器自身初始化,启动多个CGI解释器进程等待来自Nginx的请求。当客户端请求达到PHP-FPM,管理器选择到一个CGI进程进行处理,Nginx将CGI环境变量和标准输入发送到一个PHP-CIG子进程。PHP-CGI子进程处理完成后,将标准输出和错误信息返回给Nginx,当PHP-CGI子进程关闭连接时,请求处理完成。PHP-CGI子进程等待着下一个连接。
可以想象CGI的系统开销有多大。每一个Web 请求PHP都必须重新解析php.ini、载入全部扩展并始化全部数据结构。使用FastCGI,所有这些都只在进程启动时发生一次。另外,对于数据库和Memcache的持续连接可以工作。
5. 内嵌模式(Embedded)
Embed SAPI是一种特殊的SAPI,允许在C/C++语言中调用PHP提供的函数。这种SAPI和CLI模式一样,按照Module Init => Request Init => Request => Request Shutdown => Module Shutdown的模式运行。
Embed SAPI可以调用PHP丰富的类库,也可以实现高级玩法,比如可以查看PHP的OPCODE(PHP执行的中间码,Zend引擎的指令,由PHP代码生成)。
详细请见: http://www.laruence.com/2008/09/23/539.html
SAPI的运行机制
我们以CGI为例,看一下SAPI的运行机制。
- static sapi_module_struct cgi_sapi_module = {
- "cgi-fcgi", /* 输出给php_info()使用 */ "CGI/FastCGI", /* pretty name */
- php_cgi_startup, /* startup 当SAPI初始化时,首先会调用该函数 */
- php_module_shutdown_wrapper, /* shutdown 关闭函数包装器,它用来释放所有的SAPI的数据结构、内存等,调用php_module_shutdown */
- sapi_cgi_activate, /* activate 此函数会在每个请求开始时调用,它会做初始化,资源分配 */
- sapi_cgi_deactivate, /* deactivate 此函数会在每个请求结束时调用,它用来确保所有的数据都得到释放 */
- sapi_cgi_ub_write, /* unbuffered write 不缓存的写操作(unbuffered write),它是用来向SAPI外部输出数据 */
- sapi_cgi_flush, /* flush 刷新输出,在CLI模式下通过使用C语言的库函数fflush实现*/ NULL, /* get uid */
- sapi_cgi_getenv, /* getenv 根据name查找环境变量 */
- php_error, /* error handler 注册错误处理函数 */
- NULL, /* header handler PHP调用header()时候被调用 */
- sapi_cgi_send_headers, /* send headers handler 发送头部信息*/
- NULL, /* send header handler 发送一个单独的头部信息 */
- sapi_cgi_read_post, /* read POST data 当请求的方法是POST时,程序获取POST数据,写入$_POST数组 */
- sapi_cgi_read_cookies, /* read Cookies 获取Cookie值 */
- sapi_cgi_register_variables, /* register server variables 给$_SERVER添加环境变量 */
- sapi_cgi_log_message, /* Log message 输出错误信息 */
- NULL, /* Get request time */
- NULL, /* Child terminate */
- STANDARD_SAPI_MODULE_PROPERTIES
- };
由上面代码可见,PHP的SAPI像是面向对象中基类,SAPI.h和SAPI.c包含的函数是抽象基类的声明和定义,各个服务器用的SAPI模式,则是继承了这个基类,并重新定义基类方法的子类。
总结
PHP的SAPI是Zend引擎提供的一组标准交互接口,通过注册初始化、析构、输入、输出等接口,我们可以将应用程序运行在Zend引擎上,也可以把PHP嵌入到类似Apache的Web Server中。PHP常见的SAPI模式有五种,CGI/CLI模式、多进程模式、多线程模式、FastCGI模式和内嵌模式。
了解PHP的SAPI机制意义重大,帮助我们理解PHP的生命周期,并了解如何更好的通过C/C++为PHP编写扩展,并在生命周期中找到提高系统性能的方式。
深入PHP内核(三)——内核利器哈希表与哈希碰撞攻击
【导读】王帅在海量分布式Web系统有超过8年沉淀,主导过多个大型系统的架构设计,目前在腾讯企业SaaS团队。
PHP内核系列文章,是作者在PHP领域实践中,把相关原理性的知识,通过更便于理解的方式,系统整理出来分享给读者。希望通过PHP原理性的轻量解读,对这门Web领域最热门技术的优秀架构分析解构,让更多的人不断的深入了解语言的原理本身,更容易定位、理解一些问题背后原因,更游刃有余的做基础架构设计。同时希望影响更多的人才投入Web开源领域,不仅是应用和学习一门技术、组件,同样能够贡献更多高质量组件,像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样,PHP开源界花开遍地。
作者一直倡导技术的深入学习就像职业篮球训练,80%的时间都是基本功的训练,球场上实际战术的练习只是基本功的应用。同样的,学习PHP语言本身的特性,应当是每个PHP领域工程师所掌握、理解的,至于系统的架构设计也是基于对Linux、Mysql、Nginx等原理机制足够理解后,战术性的使用。
深入PHP内核(三)——内核利器哈希表与哈希碰撞攻击
在PHP的Zend Engine(下面简称ZE)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结构——哈希表(HashTable)。哈希表在ZE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PHP的复杂数据结构中数组和类的存储和访问就是用哈希表来组织,PHP语言结构中的常量、变量、函数等符号表也是用它来组织。
1. 哈希表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哈希表呢?哈希表在数据结构中也叫散列表。是根据键名经过hash函数计算后,映射到表中的一个位置,来直接访问记录,加快了访问速度。在理想情况下,哈希表的操作时间复杂度为O(1)。数据项可以在一个与哈希表长度无关的时间内,计算出一个值hash(key),在固定时间内定位到一个桶(bucket,表示哈希表的一个位置),主要时间消耗在于哈希函数计算和桶的定位。
在分析PHP中HashTable实现原理之前,先介绍一下相关的基本概念:
如下图例子,希望通过人名检索一个数据,键名通过哈希函数,得到指向bucket的指针,最后访问真实的bucket。
键名(Key):在哈希函数转换前,数据的标识。
桶(Bucket):在哈希表中,真正保存数据的容器。
哈希函数(Hash Function):将Key通过哈希函数,得到一个指向bucket的指针。MD5,SHA-1是我们在业务中常用的哈希函数。
哈希冲突(Hash Collision):两个不同的Key,经过哈希函数,得到同一个bucket的指针。
2. PHP的哈希表实现原理
哈希表的结构:
- Zend/zend_hash.h
- typedef struct _hashtable {
- uint nTableSize; //哈希表的长度,不是元素个数
- uint nTableMask; //哈希表的掩码,设置为nTableSize-1
- uint nNumOfElements; //哈希表实际元素个数
- ulong nNextFreeElement; //指向下一个空元素位置
- Bucket *pInternalPointer; //用于遍历哈希表的内部指针
- Bucket *pListHead; //哈希表队列的头部
- Bucket *pListTail; //哈希表队列的尾部
- Bucket **arBuckets; //哈希表存储的元素数组
- dtor_func_t pDestructor; //哈希表的元素析构函数指针
- zend_bool persistent; //是否是持久保存,用于pmalloc的参数,可以持久存储在内存中
- unsigned char nApplyCount; // zend_hash_apply的次数,用来限制嵌套遍历的层数,限制为3层
- zend_bool bApplyProtection; //是否开启嵌套遍历保护
- #if ZEND_DEBUG
- int inconsistent;
- #endif
- } HashTable;
2) nTableMask 为nTableSize-1,用于调整最大索引值。当哈希后值大于索引值时候,把这个值映射到索引值范围内。
3) nNumOfElements HashTable中的个数。数组操作中,sizeof和count函数获取的是这个值。
4) nNextFreeElement 下一个空元素的地址。
5) pInternalPointer 存储了HashTable当前指向的元素的指针,当我们使用一些内部循环函数的时候会用到这个指针比如reset(), current(), prev(), next(), foreach(), end()。相当于游标。
6) pListHead和pListTail则具体指向了该哈希表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元素,对应就是数组的起始和结束元素。哈希表的pListHead、pListTail与Bucket的pListNext、pListLast维护了一个哈希表中Bucket的双向链表,按照插入的先后顺序,用于哈希表的遍历。
7) arBuckets 实际存储Buckets的数组。
8) pDestructor 是一个析构函数,当某个值被从哈希表删除的时候会触发此函数。他还有一个主要作用是用于变量的GC回收。在PHP里面GC是通过引用计数实现的,当一个变量的引用计数变为0,就会被PHP的GC回收。
9) persistent 定义了hashtable是否能在多次request中获得持久存在。
10) nApplyCount 和 bApplyProtection 是用来防止嵌套遍历的。
11) inconsistent 是在调试模式下捕获对HT不正确的使用。
Bucket的结构:
- typedef struct bucket {
- ulong h; //数组索引的哈希值
- uint nKeyLength; //索引数组为0,关联数组为key的长度
- void *pData; //元素内容的指针
- void *pDataPtr; // 如果是指针大小的数据,用pDataPtr直接存储,pData指向pDataPtr
- struct bucket *pListNext; //哈希链表中下一个元素
- struct bucket *pListLast; //哈希链表中上一个元素
- struct bucket *pNext; //解决哈希冲突,变为双向链表,双向链表的下一个元素
- struct bucket *pLast; //解决哈希冲突,变为双向链表,双向链表的上一个元素
- const char *arKey; //最后一个元素key的名称
- } Bucket;
通过下图来表示HashTable的原理:
我们先来看一下,ZE是如何创建一个hash表的。创建并初始化一个Hash比较容易,调用_zend_hash_init函数。PHP的哈希表最小容量8(2^3),最大容量是0x80000000(2^31,即2147483648)。nTableSize会按照2的整数次幂圆整来增加,直到超过预设值的nSize。
Zend/zend_hash.c
- ZEND_API int _zend_hash_init(HashTable *ht, uint nSize, hash_func_t pHashFunction, dtor_func_t pDestructor, zend_bool persistent ZEND_FILE_LINE_DC)
- {
- uint i = 3;
- SET_INCONSISTENT(HT_OK);
- if (nSize >= 0x80000000) {
- /* prevent overflow */
- ht->nTableSize = 0x80000000;
- } else {
- while ((1U << i) < nSize) {
- i++;
- }
- ht->nTableSize = 1 << i;
- }
- /* 省略哈希表初始化步骤 */
- return SUCCESS;
- }
1) *ht 是哈希表的指针,这里既可以传入一个已存在的HashTable, 也可以通过内核宏ALLOC_HASHTABLE(ht)来自动申请一块HashTable内存。ALLOC_HASHTABLE(ht)相当于ht=emalloc(sizeof(HashTable))
2) nSize 哈希表能拥有的最大数量。通过预先申请好内存的方式,减少哈希表rehash操作。
3) pHashFunction 自定义哈希函数的钩子
4) pDesctructor 哈希表析构的回调函数,当删除一个哈希表的时候,会调用。
5) persistent 对应HashTable.persistent,当设置为true的时候,不会在RSHUTDOWN阶段自动销毁。
我们通过更新哈希表的操作方式,来分析哈希表的操作机制:
- h = zend_inline_hash_func(arKey, nKeyLength);
- nIndex = h & ht->nTableMask;
- p = ht->arBuckets[nIndex];
- while (p != NULL) {
- if (p->arKey == arKey ||
- ((p->h == h) && (p->nKeyLength == nKeyLength) && !memcmp(p->arKey, arKey, nKeyLength))) {
- if (flag & HASH_ADD) {
- return FAILURE;
- }
- /* 省略 */
- UPDATE_DATA(ht, p, pData, nDataSize); // 找到h 和 Key都相等的Buckets,说明需要更新
- /* 省略 */
- }
- p = p->pNext; // 这里说明有哈希冲突,按照Buckets[nIndex]的链表找下去
- }
- /* 省略 */
- p->nKeyLength = nKeyLength;
- INIT_DATA(ht, p, pData, nDataSize); // 把Bucket.pData数据更新
- p->h = h;
- CONNECT_TO_BUCKET_DLLIST(p, ht->arBuckets[nIndex]); // 挂到
- if (pDest) {
- *pDest = p->pData;
- }
- HANDLE_BLOCK_INTERRUPTIONS();
- CONNECT_TO_GLOBAL_DLLIST(p, ht);
- ht->arBuckets[nIndex] = p;
- HANDLE_UNBLOCK_INTERRUPTIONS();
- ht->nNumOfElements++;
- ZEND_HASH_IF_FULL_DO_RESIZE(ht); /* 如果哈希表满了,重新散列,这里有一定开销 */
2) 判断arBuckets[A]是否存在,如果存在而且没有哈希冲突,进行数据update(UPDATE_DATA)。如果存在但是Key不相同说明有哈希冲突,在arBuckets[A]链表中寻找Key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执行update操作(UPDATE_DATA)
3) 如果arBuckets[A]不存在,创建新的arBucket[A](INIT_DATA)。或哈希冲突情况下,在arBuckets[A]的链表中找不到Key。创建新的bucket(INIT_DATA),并把新的buckets放在arBucket[A]链表头
4) 维护哈希表的逻辑链表(CONNECT_TO_GLOBAL_DLLIST)。
5) 如果发现新插入元素已经超过HashTable的nTableSize,自动扩容至2倍nTableSize,重新哈希后维护新的HashTable。
3. PHP使用的哈希函数
PHP的哈希表是用Times33哈希算法,又称为DJBX33A。这是一个使用比较广泛的对字符串的哈希算法,计算速度快,散列均匀,Perl和Apache都使用了这个算法。算法原理就是不断的乘以33,其算法原型如下:
- hash(i) = hash(i-1) * 33 + str[i]
- static inline ulong zend_inline_hash_func(const char *arKey, uint nKeyLength)
- {
- register ulong hash = 5381;
- /* variant with the hash unrolled eight times */
- for (; nKeyLength >= 8; nKeyLength -= 8) {
- hash = ((hash << 5) + hash) + *arKey++;
- hash = ((hash << 5) + hash) + *arKey++;
- hash = ((hash << 5) + hash) + *arKey++;
- hash = ((hash << 5) + hash) + *arKey++;
- hash = ((hash << 5) + hash) + *arKey++;
- hash = ((hash << 5) + hash) + *arKey++;
- hash = ((hash << 5) + hash) + *arKey++;
- hash = ((hash << 5) + hash) + *arKey++;
- }
- switch (nKeyLength) {
- case 7: hash = ((hash << 5) + hash) + *arKey++; /* fallthrough... */
- case 6: hash = ((hash << 5) + hash) + *arKey++; /* fallthrough... */
- case 5: hash = ((hash << 5) + hash) + *arKey++; /* fallthrough... */
- case 4: hash = ((hash << 5) + hash) + *arKey++; /* fallthrough... */
- case 3: hash = ((hash << 5) + hash) + *arKey++; /* fallthrough... */
- case 2: hash = ((hash << 5) + hash) + *arKey++; /* fallthrough... */
- case 1: hash = ((hash << 5) + hash) + *arKey++; break;
- case 0: break;
- EMPTY_SWITCH_DEFAULT_CASE()
- }
- return hash;
- }
PHP在哈希算法上有所优化,使用了(hash<<5)+hash,效率有所提高。至于hash的初始值为什么为一个大素数5381,要数学上来解释了,不是很理解。
4. 操作哈希表的内部函数
PHP的变量符号表是通过哈希表来维护,首先介绍一下再PHP扩展中如何创建一个新的变量。PHP变量介绍,请看我上一篇文章,《深入PHP内核 - 弱类型变量原理探究》。
- ZEND_FUNCTION(variable_creation)
- {
- zval *new_var1, *new_var2, *new_var3; //创建两个新的变量容器
- char *string_contents = "This is a new string variable";
- MAKE_STD_ZVAL(new_var1); //为new_var1申请空间并初始化
- MAKE_STD_ZVAL(new_var2);
- ZVAL_LONG(new_var1, 10); //设置new_var1并赋值为long
- ZVAL_LONG(new_var2, 5);
- ZVAL_STRINGL(new_var3, string_contents, sizeof(string_contents), 0); //设置new_var3为字符串
- ZEND_SET_SYMBOL(EG(active_symbol_table), "local_variable", new_var1); //设置long_variable为函数variable_creation的局部变量
- ZEND_SET_SYMBOL(&EG(symbol_table), "global_variable", new_var2); //设置global_variable为全局变量
- zend_hash_update(
- &EG(symbol_table),
- "new_var3",
- strlen("new_var3") + 1,
- &new_var3,
- sizeof(zval *),
- NULL
- );
- RETURN_NULL();
- }
增加一个关联数组:
- zval *new_array, *new_element;
- char *key = "element_key";
- MAKE_STD_ZVAL(new_array);
- MAKE_STD_ZVAL(new_element);
- array_init(new_array);
- ZVAL_LONG(new_element, 10);
- if(zend_hash_update(new_array->value.ht, key, strlen(key) + 1, (void *)&new_element, sizeof(zval *), NULL) == FAILURE)
- {
- // do error handling here
- }
- zval *new_array, *new_element;
- int key = 2;
- MAKE_STD_ZVAL(new_array);
- MAKE_STD_ZVAL(new_element);
- array_init(new_array);
- ZVAL_LONG(new_element, 10);
- if(zend_hash_index_update(new_array->value.ht, key, (void *)&new_element, sizeof(zval *), NULL) == FAILURE)
- {
- // do error handling here
- }
哈希表的增删改查
- int zend_hash_add( HashTable *ht, char *arKey, uint nKeyLen,void *pData, uint nDataSize, void **pDest);
- int zend_hash_update( HashTable *ht, char *arKey, uint nKeyLen, void *pData, uint nDataSize, void **pDest);
- int zend_hash_index_update( HashTable *ht, ulong h, void *pData, uint nDataSize, void **pDest);//与zend_hash_update类似,不过哈希值计算是用h&TableMask
- int zend_hash_next_index_insert(HashTable *ht, void *pData, uint nDataSize, void **pDest);
- int zend_hash_find(HashTable *ht, char *arKey, uint nKeyLength,void **pData);
- int zend_hash_index_find(HashTable *ht, ulong h, void **pData);
- ZEND_API int zend_hash_exists(const HashTable *ht, const char *arKey, uint nKeyLength)
- ZEND_API ulong zend_get_hash_value(const char *arKey, uint nKeyLength)
- ZEND_API void zend_hash_merge_ex(HashTable *target, HashTable *source, copy_ctor_func_t pCopyConstructor, uint size, merge_checker_func_t pMergeSource, void *pParam)
- 通过source的逻辑双向链表,遍历source插入target
- ZEND_API void zend_hash_copy(HashTable *target, HashTable *source, copy_ctor_func_t pCopyConstructor, void *tmp, uint size)
哈希表的遍历
- ZEND_API int zend_hash_get_pointer(const HashTable *ht, HashPointer *ptr)
- ZEND_API int zend_hash_set_pointer(HashTable *ht, const HashPointer *ptr)
- ZEND_API void zend_hash_internal_pointer_reset_ex(HashTable *ht, HashPosition *pos)
- ZEND_API void zend_hash_internal_pointer_end_ex(HashTable *ht, HashPosition *pos)
- ZEND_API int zend_hash_move_forward_ex(HashTable *ht, HashPosition *pos)
- ZEND_API int zend_hash_move_backwards_ex(HashTable *ht, HashPosition *pos)
数组操作函数reset(), each(), current(), next()会用这些函数来实现。
比较,排序
- ZEND_API int zend_hash_sort ( HashTable * ht , sort_func_t sort_func , compare_func_t compar , int renumber TSRMLS_DC )
- ZEND_API int zend_hash_minmax (const HashTable * ht , compare_func_t compar , int flag , void ** pData TSRMLS_DC )
- ZEND_API int zend_hash_compare ( HashTable * ht1 , HashTable * ht2 , compare_func_t compar , zend_bool ordered TSRMLS_DC )
详细请见: http://php.net/manual/en/array.sorting.php
5. 哈希冲突(Hashtable Collisions)
因为任何一个哈希表的长度都是有限制的,所以一定会发生键名不同,hash函数计算后得到相同的bucket位置。也就是key1 != key2,但是HASH(key1) = HASH(key2)。如下图2,在发生哈希冲突时(Hash Collision),最坏情况下,所有的键名全部冲突,哈希表会退化成双向链表,操作时间复杂度为O(n)。
当发生了哈希冲突,会把当前bucket插入到哈希值所在链表的第一位,并插入HashTable的逻辑链表。
6. 哈希碰撞攻击及解决
在去年发现了PHP的哈希碰撞攻击漏洞,PHP5.3.9以下的版本都会受影响。我们在业务压力很重的情况下,还是最短时间内把运营服务器全部更新到5.3.13以上,防止通过PHP的哈希碰撞进行拒绝服务攻击。
如何哈希碰撞攻击呢?运用哈希冲突。在我们对PHP哈希算法足够了解以后,通过精心构造,可以让PHP的哈希表全部冲突,退化成链表,每插入元素时候,PHP都要遍历一遍链表,消耗大量的CPU,造成拒绝服务攻击。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掩码规律制造碰撞,我们知道HashTable的长度nTableSize会被圆整为2的整数次幂,假设我们构造一个长度为2^16的哈希表,nTableSize的二进制表示为:1 0000 0000 0000 0000,而nTableMask = nTableSize – 1为:0 1111 1111 1111 1111。这样我们只要保证后16位均为0,则与掩码与运算后得到的哈希值全部碰撞在位置0。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 0 1111 1111 1111 1111 = 0
- 0001 0000 0000 0000 0000 & 0 1111 1111 1111 1111 = 0
- 0010 0000 0000 0000 0000 & 0 1111 1111 1111 1111 = 0
- 。。。
以下这个例子就是这个原理的实现,插入65535个数据需要消耗30秒,而正常情况下仅需要0.01秒。
- <? php
- echo '
- ';
- $size = pow(2, 16); // 16 is just an example, could also be 15 or 17
- $startTime = microtime(true);
- $array = array();
- for ($key = 0, $maxKey = ($size - 1) * $size; $key <= $maxKey; $key += $size) {
- $array[$key] = 0;
- }
- $endTime = microtime(true);
- echo 'Inserting ', $size, ' evil elements took ', $endTime - $startTime, ' seconds', "\n";
- $startTime = microtime(true);
- $array = array();
- for ($key = 0, $maxKey = $size - 1; $key <= $maxKey; ++$key) {
- $array[$key] = 0;
- }
- $endTime = microtime(true);
- echo 'Inserting ', $size, ' good elements took ', $endTime - $startTime, ' seconds', "\n";
- ?>
结果是
- Inserting 65536 evil elements took 32.726480007172 seconds
- Inserting 65536 good elements took 0.014460802078247 seconds
文章来源:http://nikic.github.io/2011/12/28/Supercolliding-a-PHP-array.html
对于哈希碰撞攻击有2中常见形式:通过POST攻击或通过反序列化攻击。PHP会自动把HTTP包中POST的数据解析成数组$_POST,如果我们构造一个无限大的哈希冲突的值,可以造成拒绝服务攻击。
PHP5.3.9+是通过增加一个限制来尽量避免被此类攻击影响:
- - max_input_vars - 指定 GET/POST/COOKIE 的最大输入变量数。默认是1000。
反序列化同样是利用数组的哈希冲突,如果POST的数据有字段为数组serialize后的值,或数组json_encode后的值,在unserialize或json_decode后,会有可能造成哈希碰撞攻击。解决方法,尽量避免在公网上以数组的序列化形式传递数据,如果不可避免,请使用私有协议(TLV)增加供给难度,或使用加密协议(HTTPS)防止中间人攻击。
7. 总结
PHP的哈希表采用times33的哈希算法,通过HashTable数据结构维护Buckets,当有哈希冲突的时候,会将元素插入到该Buckets前形成双向链表。同时为了方便遍历,HashTable也会维护逻辑双向链表(按照插入顺序),通过内部游标指针可以遍历Hashtable。PHP的变量符号表、常量符号表和函数都是用哈希表维护,PHP的数组类型变量也是通过哈希表维护。
哈希表容易遭到哈希碰撞攻击,请更新PHP版本到5.3.9以上,可以解决POST数据的攻击问题;反序列化(把序列化字符串还原为Array)的哈希碰撞攻击,到目前位置PHP官方还没有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请尽量避免用户篡改数据和中间人攻击。
关于作者:王帅,腾讯企业QQ SaaS团队Leader。
文章来源:
http://www.youkuaiyun.com/article/2014-09-19/2821685-exploring-of-the-php
http://www.youkuaiyun.com/article/2014-09-26/2821885-exploring-of-the-php-2
http://www.youkuaiyun.com/article/2014-10-16/282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