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篇:
排序一直以来都是让我很头疼的事,以前上《数据结构》打酱油去了,整个学期下来才勉强能写出个冒泡排序。由于下半年要准备工作了,也知道排序算法的重要性(据说是面试必问的知识点),所以又花了点时间重新研究了一下。
排序大的分类可以分为两种:内排序和外排序。在排序过程中,全部记录存放在内存,则称为内排序,如果排序过程中需要使用外存,则称为外排序。下面讲的排序都是属于内排序。
内排序有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二分法插入排序、希尔排序。
(2)、选择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堆排序。
(3)、交换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
(4)、归并排序
(5)、基数排序
二、排序算法一-插入排序-Java
package com.sort;
public class 直接插入排序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49,38,65,97,76,13,27,49,78,34,12,64,1};
System.out.println("排序之前:");
for (int i = 0; i < a.length; i++) {
System.out.print(a[i]+" ");
}
//直接插入排序
for (int i = 1; i < a.length; i++) {
//待插入元素
int temp = a[i];
int j;
/*for (j = i-1; j>=0 && a[j]>temp; j--) {
//将大于temp的往后移动一位
a[j+1] = a[j];
}*/
for (j = i-1; j>=0; j--) {
//将大于temp的往后移动一位
if(a[j]>temp){
a[j+1] = a[j];
}else{
break;
}
}
a[j+1] = temp;
}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排序之后:");
for (int i = 0; i < a.length; i++) {
System.out.print(a[i]+" ");
}
}
}
(4) 分析
直接插入排序是稳定的排序。关于各种算法的稳定性分析可以参考http://www.cnblogs.com/Braveliu/archive/2013/01/15/2861201.html
文件初态不同时,直接插入排序所耗费的时间有很大差异。若文件初态为正序,则每个待插入的记录只需要比较一次就能够找到合适的位置插入,故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这时最好的情况。若初态为反序,则第i个待插入记录需要比较i+1次才能找到合适位置插入,故时间复杂度为O(n2),这时最坏的情况。
直接插入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2)。
2、二分法插入排序(按二分法找到合适位置插入)
(1)基本思想:二分法插入排序的思想和直接插入一样,只是找合适的插入位置的方式不同,这里是按二分法找到合适的位置,可以减少比较的次数。
(2)实例
(3)用Java实现
public class BinaryInsert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1,2,4,5,3};
System.out.println("排序之前:");
for (int i = 0; i < a.length; i++) {
System.out.print(a[i]+" ");
}
//二分插入排序
sort(a);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排序之后:");
for (int i = 0; i < a.length; i++) {
System.out.print(a[i]+" ");
}
}
private static void sort(int[] a) {
for (int i = 0; i < a.length; i++) {
int temp = a[i];
int left = 0;
int right = i-1;//是a[i]和之前0-i-1进行相比
int mid = 0;
//求mid的值,一直加到right小于left为止
while(left<=right){
mid = (left+right)/2;
if(temp<a[mid]){
right = mid-1;
}else{
left = mid+1;
}
}
//将left~i-1处数据整体向后移动1位
for (int j = i-1; j >= left; j--) {
a[j+1] = a[j];
}
a[left] = temp;//left就是最终的结果位置
}
}
}
(4) 分析
3、 希尔排序(最小增量排序)
(1)基本思想:先取一个小于n的整数d1作为第一个增量,把文件的全部记录分成d1个组。所有距离为d1的倍数的记录放在同一个组中。先在各组内进行直接插入排序;然后,取第二个增量d2<d1重复上述的分组和排序,直至所取的增量dt=1(dt<dt-l<…<d2<d1),即所有记录放在同一组中进行直接插入排序为止。该方法实质上是一种分组插入方法。
(2)实例:
(3)用java实现
package com.sort;
//不稳定
public class 希尔排序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49,38,65,97,76,13,27,49,78,34,12,64,1};
System.out.println("排序之前:");
for (int i = 0; i < a.length; i++) {
System.out.print(a[i]+" ");
}
//希尔排序
int d = a.length;
while(true){
d = d / 2;
for(int x=0;x<d;x++){
for(int i=x+d;i<a.length;i=i+d){
int temp = a[i];
int j;
for(j=i-d;j>=0&&a[j]>temp;j=j-d){//和前一个数(增量为d)比较
a[j+d] = a[j];
}
a[j+d] = temp;
}
}
if(d == 1){
break;
}
}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排序之后:");
for (int i = 0; i < a.length; i++) {
System.out.print(a[i]+" ");
}
}
}
(4)分析
我们知道一次插入排序是稳定的,但在不同的插入排序过程中,相同的元素可能在各自的插入排序中移动,最后其稳定性就会被打乱,所以希尔排序是不稳定的。
希尔排序的时间性能优于直接插入排序,原因如下:
(1)当文件初态基本有序时直接插入排序所需的比较和移动次数均较少。
(2)当n值较小时,n和n2的差别也较小,即直接插入排序的最好时间复杂度O(n)和最坏时间复杂度0(n2)差别不大。
三、总结
1、稳定性:
稳定:冒泡排序、插入排序、归并排序和基数排序
不稳定: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希尔排序、堆排序
2、平均时间复杂度
O(n^2):直接插入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冒泡排序。
在数据规模较小时(9W内),直接插入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差不多。当数据较大时,冒泡排序算法的时间代价最高。性能为O(n^2)的算法基本上是相邻元素进行比较,基本上都是稳定的。
O(nlogn):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希尔排序,堆排序。
其中,快排是最好的, 其次是归并和希尔,堆排序在数据量很大时效果明显。
3、排序算法的选择
数据规模较小
(1)待排序列基本序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直接插入排序;
(2)对稳定性不作要求宜用简单选择排序,对稳定性有要求宜用插入或冒泡
数据规模不是很大
(1)完全可以用内存空间,序列杂乱无序,对稳定性没有要求,快速排序,此时要付出log(N)的额外空间。
(2)序列本身可能有序,对稳定性有要求,空间允许下,宜用归并排序
数据规模很大
(1)对稳定性有求,则可考虑归并排序。
(2)对稳定性没要求,宜用堆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