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用的数据类型
Char()
Varchar2()
Number()
Date
–六大约束都是列级约束:
主键primary key,
外键foreign key references,
唯一unique,
非空Not Null,
检查check(条件),
默认default
2、创建表和表的约束,如
Create table userinfo(
Nickname Varchar2(20) not null unique , --用户昵称,增加非空和唯一约束
Sex char(2) check(Sex in(‘男’,‘女’)), --用户性别,一个中文字符,只能输入男或者女
Age number(2)not null check(age <=35 and age>=18), --用户年龄,年龄最大是99岁
Address varchar2(100) default(‘深圳龙岗’) not null , --用户所在地址 –100个英文字符(数字) 50个中文字符
Tel number(11) not null check(Tel between 10000000000 and 19999999999) --用户电话号码
);
3、创建临时表
创建会话级临时表
CREATE GLOBAL TEMPORARY TABLE STUDENT
(STU_ID NUMBER(5),
CLASS_ID NUMBER(5),
STU_NAME VARCHAR2(8),
STU_MEMO VARCHAR2(200)) ON COMMIT PRESERVE ROWS ;
创建事务级临时表
CREATE GLOBAL TEMPORARY TABLE CLASSES
(CLASS_ID NUMBER(5),
CLASS_NAME VARCHAR2(8),
CLASS_MEMO VARCHAR2(200)) ON COMMIT DELETE ROWS ;
两种临时表的异同:
相同点:两种表都不能永久的保存记录。他们都是用临时表空间。
不同点:会话级别只有当会话结束临时表中的数据才会被截断,而且事务级临时表则不管是COMMIT、ROLLBACK或者是会话结束,临时表中的数据都将被截断。
什么时候使用临时表?
把复杂的逻辑拆分开来,用临时表储存中间结果,以方便后面的逻辑处理。程序执行过程中可能需要存放一些临时的数据,这些数据在整个程序的会话过程中都需要用的等等。
4、数据插入、更新、删除、清空等
INSERT INTO student_1 VALUES(‘s001’,‘SASA’,‘女’,23,TO_DATE(19950820,‘YYYYMMDD’))
UPDATE student_1 SET ssex=‘男’ WHERE sno=‘s001’;
DELETE FROM student_1 WHERE sno=‘s001’;–删除表中的sno=’s001’的内容
Truncate table student_1;–清空表的内容,保留表结构
Drop table student_1;–删除表
5、添加约束、删除约束
语法格式:添加主键约束
ALTER TABLE 表名 ADD CONSTRAINT 约束名 PRIMARY KEY(列名1[,列名2…])
语法格式:添加外键约束
ALTER TABLE 主表名 ADD CONSTRAINT 约束名 FOREIGN KEY(列名1[,列名2…]) REFERENCES 从表名(列名1[,列名2…])
语法格式:添加CHECK约束
ALTER TABLE 表名 ADD CONSTRAINT 约束名 CHECK(条件)
语法格式:添加唯一约束
ALTER TABLE 表名 ADD CONSTRAINT 约束名 UNIQUE(列名)
语法格式:添加非空约束
ALTER TABLE 表名 MODIFY 列名 NOT NULL
语法格式:删除约束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CONSTRAINT 约束名
本文详细介绍数据库中常见数据类型,如Char、Varchar2、Number、Date等,并讲解了如何创建表及其约束,包括主键、外键、唯一、非空、检查和默认约束。同时,介绍了创建临时表的方法及应用场景,以及数据的插入、更新、删除和清空操作。此外,还提供了添加和删除约束的具体语法。

32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